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1118章 老大哥的问题(第一更,求订阅)

在不经意之中,在有的国家还没有意识到的时候,他们就被端上了餐桌,是在很多时候,当事人都是一无所知的。

而这也是国际事务的复杂性,即便是手持刀叉的超级大国,有时候也会因为选择的问题,摇身一变成为盘中之餐,让其它国家大快朵颐。

也正因如此,在国际事务中,即便是大国,也不能妄自尊大,看似不可以一世的背后也许很有可能就已经沦为了盘中餐。

就像南洋一样,虽然从五六年起,凭借着正面硬刚苏联,南洋已经挤身有影响力的大国了,但是仍然小心的应对着纷乱的国际事务。

对抗从来都不是永恒的,对抗之中也难够需要缓和。

而为了缓和与苏联之间的关系,南洋首先向赫鲁晓夫发出了邀请,邀请其访问南洋。

这个消息自然震惊了世界——毕竟,众所周知,南洋是西方世界的头号打手!

而南洋的邀请,虽然有些意外,但莫斯科却是欣喜的,毕竟,利用—切可能性分化西方集团,是后钢铁时代苏联的即定策略。

在过去的几年中,赫鲁晓夫频繁出访西欧各国,本质上就是为了缓和以及分化。

所以,对于南洋的主动邀请,赫鲁晓夫是非常高兴的,他甚至颇兴奋的拿着南洋大使馆递来的邀请函,说道:

“你们看,这就是南洋……在过去的一年中,我们在各个方向施压,已经让他们意识到,与苏联的对抗,是不可能持续的,而且也不会取得胜利的,所以,他们开始要让步了!”

克里姆林宫武器库大楼中会议室里,那张铺着绿色的台面呢的会议桌前,面对着同僚们,赫鲁晓夫显得有那么一些意气风发。

此时的他,无疑是得益的。

去年,十月底,莫洛托夫、卡冈诺维奇、伏罗希洛夫、布尔加宁等一大批前朝老臣,联合马林科夫在会议上共同发难,要求赫鲁晓夫下台。

眼看局面不利于自己,赫鲁晓夫只好宣布暂时休会,明天再议。

马林科夫等人并没有当回事,毕竟大部分委员都在他们这边。

再议?再议也是这个结果。

然而,他们注定要为这次轻敌大意,付出惨重的代价。

在过去的几年间,靠着纠正钢铁时代的错误,赫鲁晓夫获得了许多中低层党员的支持,尤其是地方上的支持。只要召集这些人,办一次扩大会议,到时候马林科夫那帮人就要变成少数派了。

说干就干,赫鲁晓夫连夜派遣飞机到苏联各地,把委员们接来莫斯科开会。在第二天的会议上,直接逆转了战局,把马林科夫等人全都赶出了中央。

他不仅成功的挫败了那场政变,而且还成功的掌握的大权,过去那些前朝老臣和他平起平坐,而现在呢?

在坐的可都是他提拔上来的人。

“是的,尼基塔同志,南洋的示弱,正是您英明决策所促成的,”

去年刚提拔上来的勃列日涅夫立即谦卑且恭敬的语气附和道,他的话声刚落,阿里斯托夫、科兹洛夫、库西宁、福尔采娃等人都接连恭维起来,就连同米高杨、苏斯洛夫他们也跟着附和着。

现在这间会议室里的声音,总算是和谐了,没有了马林科夫等人的反对声,一切都是那么的完美。

“我已经接受了他们的邀请,不过……”

话声稍微顿了一下,赫鲁晓夫说道。

“不是现在,我总不能坐着螺旋桨飞机去南洋吧,别尔乌辛同志,你去询问一下,图波列夫同志的飞机设计的怎么样,我什么时候可以坐着它,飞到南洋去。”

赫鲁晓夫是好面子的,两年前,在莫斯科机场见到李毅安搭乘的C707的情况下,他当然不可能搭乘双发的图104去南洋了。

与历史上不同的是,因为米亚4轰炸机采用了新式涡扇发动机,所以图波列夫的涡浆战略轰炸机的方案理所当然的被否决了,这让他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喷气式客机的研发上。

而图104正是他的得意之作,五二年,C707白天鹅第一次降落在莫斯科后,让钢铁等苏联高层顿时感到很大的挫败感。于是立即紧急召见图波列夫、伊留申、安东诺夫等飞机设计师,商讨喷气式客机的制造事宜,要求他们研发一款后置发动机的苏联客机。

要求新客机有更大的有效载荷和更多的座椅。面对慈父的要求,图波列夫自然不敢怠慢,他们在借鉴C717的基础上进行进行了深度改进:将机身加长,发动机移尾翼修改成“T”型。由此推出了图104,并且在五三年岁末开始试飞。

这款可以容纳135人飞机,比C717飞的更远,载客更高,飞机完成验收后,赫鲁晓夫迫不及待的下令让图-104访问英国。在随后的两年中,赫鲁晓夫搭乘它频频出访包括英国、法国在内的西方国家,这让西方领教到苏联航空工业的实力,也赫鲁晓夫感到极大的满足。

不过,后来在莫斯科见到李毅安的C717后,相形见绌的他就要求苏联也要研制类似的飞机,而且在飞机要更大且飞的更远,而这一任务仍是由图波列夫负责的。

“尼基塔同志,我正准备向您汇报这件事呢,”

面对询问别尔乌辛连忙回答道。

“图114客机早在去年年底就已经进行了试飞了,相信很快就会完成验收。”

听到这个回答之后,赫鲁晓夫满意的点了点头,说道。

“告诉图波列夫同志,我期待他的好消息,这并不仅仅只是为了访问,而是为了我们的国家,在过去的三年中,我们已经出口了上百架图104,新型大飞机的出口潜力还是非常大的,南洋已经把他们的C707、C717卖遍了全世界,我们的飞机同样也可以卖给我们朋友们,他们肯定是需要这些飞机的!”

这倒是实话,事实上,在五三年C717开始交付,投入商业运营后,即使是铁幕另一边,对它也是极其羡慕的,如果不是手中没有硬通货,他们甚至都希望购买C717,最终南斯拉夫通过贷款的方式,从南洋购买了6架C717,一时间南斯拉夫民航,甚至成为了东欧蓝天上最靓的仔。

直到两年后,图104的推出,总算让东欧国家过了把瘾,在短短两年内就出口了超过100架。

一时间,东欧各国俨然成为引领喷气时代的先锋,甚至就连塔斯社都得意洋洋的说道——东欧国家最早实现了民航的喷气化,这当然是他们的伟大成就。

不过赫鲁晓夫对于四发动机的大型客机显然更情有独钟的,更大,更强,才是他的最爱嘛!

随后他们又讨论了一些问题,最后,赫鲁晓夫问道:

“现在,还有什么问题吗?”

说完,他就把目光在自己的新战友们身上一一掠过,最后落在科兹洛夫的身上,他负责农业。

“现在春播已经开始了,今天的春播怎么样?能够保证全国的需求吗?”

面对询问,科兹洛夫连忙汇报道;

“今年的春播面积比去年增加了7%,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产量将增加5%以上,但是,根据国家计委的分析研,即便是产量增加了5%,我们的粮食供应也是非常紧张的。

毕竟,现在人民的生活水平在提高,他们对牛奶以及肉食的需求在增加,集体农庄需要把更多的粮食用于生产牛奶、牛肉以及猪肉。所以,今年我们可能需要进口粮食。”

想了想,他又补充道:

“即便是今年不进口,明年,或者将来,我们总是会进口的,即便是我们加大垦荒的力度,但是这又怎么样呢?人民对于的牛奶和肉类的需求,远远超过粮食产量的增加。”

在一片好消息之中,突如其来的坏消息,让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了之中,如果马林科夫等人在的话,一定会指责是玉米帝废除配给制——为了让人们吃的更多,更好。

他们甚至会说,在过去我们的粮食出口曾经占全世界的40%,现在生产了更多的粮食却不够吃了,这简直就是莫大的罪过,甚至还需要进口——用宝贝的黄金去进口。

当然了,现在不会有人说,但并不代表没有人想,那些人或许已经被打倒了,但并不意味着他们的支持者会沉默,他们同样在等待着机会。

对于此,赫鲁晓夫还是非常清楚的,

他默默的抽了口烟,然后说道。

“我们还要进一步加大垦荒的力度,抽调更多的人,更多的机器,去垦荒,我们的国家那么大,适合耕种的土地还是非常多的,还有……”

赫鲁晓夫又扭头把目光投向其它的同志,说道。

“除了开垦更多的土地之外,我们还要培育更好的种子,生产更多的化肥,进一步提高我们的粮食产。

当然了,还有就是猪,我们可以想办法从西方国家引进更好的种猪,提高猪肉的产量,我想这些都是有办法解决,这并不是什么难题。

我们总是能够解决这些问题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