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1109章 因为它在那里(第一更,求订阅)

其实当全世界都在为他们的太空英雄欢呼的时候,在太空英雄们还在太空中的时候,一场新的竞赛随之开始报。

在克里姆林宫,尽管赫鲁晓夫的内心是有些失落的,他仍然给科罗廖夫打去了电话,对他说道:

“科罗廖夫同志,俄罗斯的冬天从来都是如此,有时候,它是我们的朋友,有时候,他是我们的敌人,这一次是南洋人用他们的间谍飞机,发现了我们的火箭和飞船,知道了我们的秘密,但是这没有什么,我们仍然还是世界第一,至少在某些方面!”

在接到赫鲁晓夫的电话时,科罗廖夫的心中长松了一口气。

其实从早在发现南洋的间谍飞机之后,他就已经有了面对这一切的心理准备!

甚至他都担心过的能不发射成功。

毕竟,按照计划,他们应该进行7次不载人发射,但是直到现在,他们只进行了5次,用以试验和研制东方火箭系列和太空舱。虽然这些飞行任务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但是,科罗廖夫有他自己的担心——因为到目前为止苏联的太空发射率是75%(20次发射中有5次失败),一个东方号由于运载火箭故障未能到达轨道,另外一个在轨道上出现故障。

其实,相比于另一个世界,科罗廖夫应该感到庆幸了——那个世界苏联的太空发射率是50%,24次发射中有12次失败,至于东方号的7次试验之中4次都失败了——两次未能入轨,两次在轨道上出现故障。

他甚至为此患有胸痛和焦虑,毕竟,那可是超过一半的故障率!

但是在进行这次发射的时候,故障率“仅仅”只有40%。

万幸的是,他成功了!

“但是,你听到了,美国人发出了新的挑战——是月球,怎么样?我的科罗廖夫同志,我们能把我们的人抢在他们之前,送上月球吗?”

所以面对询问,科罗廖夫直接给出了一個答案。

“我们可以做到的!”

在作出这个决定的时候,科罗廖夫的语气是坚定的,他知道这一次无论如何,都必须要赢得这场竞赛的胜利。

从科罗廖夫那里得到答案之后,赫鲁晓夫则沉默一会,然后说道。

“科罗廖夫同志,全苏联人民在期待你的好消息!”

现与此同时,拜科努尔的发射场指挥中心。

这里的人们,仍然焦急的呼叫着加加林——因为没有海外地面站,仅仅只在地中海和太平洋上有两艘军舰充满中转站的关系,所以加加林每绕地球一圈,就有半圈基本是处于失联状态。

终于,又一次与加加林恢复联系后,他们急切的询问着他的情况,而加加林的回答是:

“地球看上去可真美丽啊!”

听着加加林的回答,科罗廖夫和其它人一样,只是笑了笑,然后就走出了发射中心。

此时,拜科努尔又下起了雪。

看着外面的风雪,看着风雪中的发射架,科罗廖夫的眉头皱成了一团儿,他默默的抽着烟,就这样站在雪地之中,一名将军走到他的身边,说道。

“总工程师同志,南洋航空航天局宣布,他们的太空飞船将会结束在太空中的飞行……”

然后将军顿了顿,又说道:

“之前出现在这里的,肯定是南洋人的间谍飞机,他们用间谍飞机……发现了我们的秘密,所以他们抢在我们前面了!否则……”

好了,一切都弄清楚了,是南洋人。

并不是美国人,只不过,南洋人是怎么知道这个发射中心存在呢?

毕竟,为了保密,这里不仅驻扎着大量内务部的军队,他们甚至还在另一个的拜科努尔修建了一个假发射基地,从而达到迷惑外界的目的。

但是南洋人的间谍飞机仍然找到了这里。并且发现了他们即将发射的秘密。然后这场竞赛就这样悄无声息的展开了。

不过,现在这一切都不重要了。

抽了一口烟,看着远方,看着风雪中耸立的发射塔,但是科罗廖夫说道。

“他们的飞行结束了,我们的飞行只是刚刚开始,将军同志,现在我们有了新的任务。”

科罗廖夫的回答,让将军一愣,问道:

“新的任务?是什么?”

“去月球!”

抬头看着天空,科罗廖夫说道:

“我们将会重振旗鼓,从这里出发,把我们的宇航员送上月球,把我们的国旗插到月球了。”

抬头看了一眼天空,科罗廖夫用一种淡淡的语气说道:

“现在,太空就是一个新的竞技场,我们将会赢得新的胜利,而月球,就是我们的下一个目标。”

这一天,两个超级大国,在共同的刺激下,同时朝着遥远的月球发起了进军,而,这将是一场新一轮的竞赛!

……

一个月后,一架C707-30型客机,正在从青藏高原上空飞过,这是C707的超远程型,它不仅重新修改了气动外型,重新设计机翼,且改良了尾翼设计,减少阻力,而新翼设计也改进了航程,而巡航速度也有所提升,它的航程达到了惊人的12380公里。它是第一款能够从长安不经转场直飞北美和伦敦的飞机——它几乎可以直飞到世界任何一个国家。

当然,它也是南洋的第一架“空军一号”,而这也是李毅安第一次搭乘它出国。不过,不是访问,而是前往斯德哥尔摩去领奖。

又一次,李毅安获得报诺贝尔奖。

诺贝尔和平奖!

因为他的从中斡旋让“匈牙利危机”消弥于无形,令欧洲又一次走出了战争的边缘。

总之,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他是实至名归的。

不过现在,这架“空军一号”上的乘客并不仅仅只有他,还有另外三位诺贝尔奖得主——杨振宁、李政道以及吴健雄,他们共同获得了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但与另一个世界不同的是,这一次,吴健雄的功劳没有被抹杀——杨振宁、李政道是理论的提出者,而吴健雄证实了他们的理论,这才是他们获得诺贝尔奖的前提!

在飞机从高原上飞过时,透过舷窗可以看到天空中高悬的明月,在李毅安凝视着天空上的明月时,李诗芸则顺着父亲的目光看去,看着那轮明月,问道。

“爸爸,我们会上月球吗?”

那双大而深邃的眼睛,就那样看着月亮。

“嗯,这一点,你应该去问袁伯伯,他更了解南洋的太空计划。”

李毅安指了下正与妻儿聊着天袁家骝,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人去做。点了点头,李诗芸便起身走了过去,随后问出了同样的问题。

“袁伯伯,现在美国和苏联都在实施登月计划,我们有这样的计划吗?”

面对李诗芸的问题,袁家骝沉默了下来,而吴健雄则看着面前的“长公主”,作为李家的长女,她的相貌继承了父母的优点,对十一岁的她就显露惊人的美丽,眉眼间都透露出几分混血气质,漂亮的脸蛋衬着雪白的肌肤,简直就像是从童话里走出来白雪公主。

不过话说回来,阁下家的孩子无论男孩女孩,相貌都完美的继承了父母的优点,相貌都是出类拔萃的。

而杨振宁和李政道两人显得也非常有兴趣,他们无不是把目光投向了袁家骝。面对众人的询问,袁家骝先把目光投向了李毅安,只见他正看着机窗外,想了想,他便答道。

“很多年前,英国探险家乔治·马洛里,在回答记者“为何想要攀登珠穆朗玛峰”提问时,他回答“因为山就在那里!””

好了,已经不需要再回答了。

是的,因为它在那里。

得到这个答案之后,李诗芸想了一会,然后说道:

“祝你们成功,无论是不是第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到那里!”

长公主的话,让众人先是一愣,然后又是一阵哈哈大笑。直到现在,关于如果不是因为天气因素影响,王宝贤和加加林谁才是第一次的争论,仍然存在着,甚至在苏联有人嘲笑南洋的太空之旅是“跳蚤的一跃”,因为王宝贤呆的时间短。

等到几个月之后,当美国人把他们的宇航员送入太空的时候,人们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跳蚤的一跃”——就是进入一下太空,甚至都没有绕着地球飞行。

即便是如此,美国人仍然是为之激动不已——毕竟美国人进入了太空。

好吧,哪怕是“跳蚤的一跃”,那也是进入了太空!

“是的,第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要到那里!”

李毅安笑着说道,然后把女儿抱在怀中,指着月球说道。

“未来。我们不仅要到达月球,还会在那里建立空间站,然后以月球为基地,向火星进军,火星……”

抿了下嘴唇,李毅安想到另一个世界某位大资本家的狂想,便说道:

“或许有一天,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移民火星,或许那里也将是我们迈向新征程的中转站,我们可以通过那里,抵达更为遥远的深空,也许,我们并不是太空中唯一的智慧生物,可谁知道呢?太空……它就在那里,所以,我们要征服它!”

是的。

最重要的是征服它,在不久的将来,必定要征服太空。

听着父亲的描述,李诗芸的双眼就那么看着星空,看着满天的繁星……

这时,飞机的机窗外出现了飞机,是俄国派来给他们护航的飞机,除了护航之外,还带来了赫鲁晓夫的问候,但是那个小气的家伙并没有发出访问邀请。

玉米帝这家伙,真的是太小气了,不就是送给自己一个诺贝尔和平奖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