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1091章 海外基地(第一更,求订阅)

国与国之间的竞赛,其实从来都不曾停止过。

最为知名的竞赛是一战前英德两国的海军竞赛,这场竞赛直接诱发了一战。而到了冷战期间,美苏两国不仅在进行着军备竞赛,这场竞赛还延伸到了各个领域。

太空,不过只是其中的一个领域而已。

但是这个领域所涉及到的却是国家的声誉、民族的信心……当这一切被赋予了额外的政治色彩时,一切都变得不再简单起来。

在莫斯科中心东北约40千米的契卡洛夫区,这里现在只是一座机场,在未来这里将会成为大名鼎鼎的“星城”,冷战时代,苏联的宇航员在这里进行训练,然后从这里走向太空。

但此时这里仅是一个飞机场,所有训练设施还正在建造,很不完善。

甚至当科罗廖夫来到这里的时候,他还能够看到远处的工地,他的汽车刚一停下,科罗廖夫就看到了一位中将。尼古拉·卡马宁中将走了过来,他是宇航员训练负责人。

一见到科罗廖夫,卡马宁中将就问道。

“科罗廖夫同志,你上個月刚来过这里,现在又过来了,是不是要提前了?”

“是的,将军同志。”

科罗廖夫说道。

“莫斯科希望我们能够在革命节前发射……”

“革命节?那可是11月份!”

尼古拉·卡马宁中将说道。

“这远远超出了我们的计划,原本我们不是计划明年吗?这提前的会不会太多了。”

或许是因为激动,以至于在说话的时候,卡马宁中将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满。

“现在我们的宇航员还在训练之中,我甚至都不知道,他们到时候能不能做好准备。”

负责宇航员训练的卡马宁的眉头颦成一团儿,说道。

“万一他们要是没做好准备的话。”

抬头看了看中将,科罗廖夫说道。

“所以,将军,您必须要帮助他们做好准备。”

“做好准备?”

卡马宁中将语气尖刻地重读这句话,

“我们在几个月前,才从3400名飞行员中挑选出了20名宇航员,他们现在只是刚刚开始训练,在几个月内做好准备,这怎么可能呢?。”

像偏头痛一样恼人的不祥的气氛,向卡马宁中将心头逼压过来,使他憋闷得几乎无法喘息。

“所以,我来到这里,我想看看他们的训练。”

科罗廖夫蹙起眉头。

“我想亲自看一下他们的训练。”

这有什么用呢?

什么用都没有!

尽管心里这么想着,但是卡马宁中将还是带着科罗廖夫到飞船操作训练中心,在那里宇航员们正在进行飞船操纵训练。

在模拟飞船内,宇航员们正根据着训练员的命令,手动操作着飞船,如果他们操作错误的话,指挥台上的就会发出提醒。

在观看完几名宇航员的训练后,又有一名年青的宇航员走了过去,与其它人不同的是,在进入飞船之前,这个年青的宇航员却脚上的靴子脱了下来,只穿袜子进入座舱。

这个动作,让科罗廖夫的眉头微扬,问道。

“他叫什么名字?”

“尤里·加加林,”

卡马宁中将说道。

“他今年刚从契卡洛夫第一军事航空飞行员学校结业,成为红旗北方舰队航空兵歼击机飞行员,是一名优秀的飞行员……”

听着中将的介绍,科罗廖夫的心里记下了这个人的名字。在在进入飞船前,只有加加林一人脱下鞋子,只穿袜子进入座舱。

这一举动使加加林一下子赢得了科罗廖夫的好感。

科罗廖夫能够感到这位青年如此懂得规矩,又如此珍爱他为之倾注心血的飞船,于是他心里不禁对加加林有了一个好印象。

这里,科罗廖夫在训练中心呆了很长时间,直到傍晚才离开中心,在离开时,他看到了那个年青的小伙子,微微点了点头。

……

五七年9月,拜科努尔发射场。

随着倒计时声在静谧中回响,空气中弥漫起一种难以言喻的紧张与期待。每一声滴答,都像是时间的鼓点,敲打着每一个人的心房,

“8、7、6……”

在倒计时,科罗廖夫坐在椅子上,他的手边是那个他从西伯利亚带来的铝杯子,虽然很破旧,但是他总会随身携带。

而一旁的观测员则通过潜望镜观察着的发射台。

突然,一道耀眼的火焰从火箭底部喷涌而出,如同火龙觉醒,瞬间照亮了夜空,将周围的景象染上了一层梦幻般的橙红。火箭缓缓升起,速度越来越快,直至化作一道划破天际的流光,直冲云霄。

片刻后,伴随着“发射成功”的喊声,指挥中心里顿时响起一片欢呼声,一旁的军官向科罗廖夫恭喜道。

“科罗廖夫同志,恭喜你,我们取得了一次圆满的成功!”

“我们等着它安全的返航。”

科罗廖夫显得很平静。

在美国公开“水星计划”之前,在他的倡导下,苏联就秘密地进行着“东方计划”,从今年3月开始,“东方计划”发射了三次前体未执行的任务,用以试验和研制东方火箭系列和太空舱。这些飞行任务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功,但是距离真正载人飞行还有一定的距离。

从指挥中心里走出来,科罗廖夫看着远处的发射塔,表情显得颇为凝重,从赫鲁晓夫要求加快速度后,他就在全力加速,但是直到现在,他仍然没有取得成功的信心。

万一要是失败了呢?

就这在科罗廖夫一边迈着步子,一边思索着的时候,此时,他所需要考虑的问题有很多,但是了核心的问题,还是——时间。

这时,瓦西里·巴甫洛维奇·米申走了过来,作为科罗廖夫的副手,瓦西里在很多方面都给予他不少帮助,见科罗廖夫那副愁眉不展的模样,瓦西里便问道。

“还在担心时间上的问题?其实,能不能在革命节前发射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抢在美国之前发射!”

即便并不像克罗列夫那么了解政治,但是瓦西里也很清楚,对于他们来说什么是最重要的——只要比美国人领先就足够了。

所以在他看来能不能在革命节前发射并不重要。

点了一下头,克罗里夫说道:

“我们应该能比美国发射的更早,这一点我深信不疑。”

科罗廖夫之所以会如此的自信,是因为——美国方面的进度都是公开的,他们已经碰到了很多技术问题,期间还失败了两次。

“是的,安照美国目前的进度,他们最早也要等到明年7月。”

瓦西里接着说道。

“那么南洋呢?他们会不会领先我们?”

“他们?”

科罗廖夫直接了当的摇头说道。

“他们只是刚刚开始,甚至现在他们不过刚和英国人达成协议,在英国的海外殖民地修建观测站。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是不可能领先的。”

这倒不是因为自负。而是因为这是事实——事实就是南阳直到现在连最基本的发射准备都没有完成——他们的海外观测站,到现在还停留在图纸上。

但是在科罗廖夫说出这番话的时候,他显然忘记了一点……南阳是一个基建强国。

是一个可以在三天盖起一栋楼的基建强国。

就在他们说话的时候,三艘登陆舰已经在尼日利亚贝宁湾的海岸登陆了,这几艘从南阳驶出的登陆舰绕过好望角,不远万里来到这片土地,就是为了在这里修建卫星观测站。

“现在我们的任务是在一个月内完成观测站的基础修建工作,同时还要在这里修建一座简易机场。”

作为海军工程师的陈天乐,在工兵以及工程机械登陆的时候,展开了手中的图纸。

根据和英国达成的协议,为了更好的开展载人航天工程,南洋宇航局获得了这片土地99年的租借权,他的面积不大,“仅仅”只有45平方公里,但是足够用于建立一个包括机场在内的太空观测基地。

将来这种观测基地不仅会有观测站以及机场,同样还会有一座港口。作为基地设计师的陈天乐很清楚这个观测站在未来将会成为南阳在大西洋的第一个海外军事基地。

所谓的太空观测站,不过仅仅只是刚刚开始而已,在未来这座观测站会不断的完善设备,完善基础建设,最终他将会演变成一个综合性的军事基地。

毕竟,根据相关条款,南洋是可以派遣军人保护观测站点安全的。

面对长官的命令,另外几名海军工兵军官不是皱紧了眉头。林安少校则说道。

“陈长官,一个月的时间似乎有点太紧张了,哪怕就是平整土地也需要20天以上。”

“这是命令。”

陈天乐直截了当的说道。

“现在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在一个月之内完成这些工作。”

说吧,他把目光投向面前的几名军官郑重其事的提醒到:

“要知道这一任务关系的整个“夸父计划”的成败,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我们的任务。”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