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1073章 美国的糖衣炮弹(第一更,求订阅)

南洋有航空母舰、有驱逐舰、有登陆舰……有一支规模可观的海军,从实力上来说,在世界范围内也是能排得上号的。

可是有一个笑话就是——南洋没造过军舰,那怕就是是潜艇,也是德国的21型潜艇部件的组装货。

在南洋已经造出了20万吨商船的情况下,南洋居然没造过一艘军舰,这可能吗?

当然不可能——因为长安船厂船台上的那艘核动力潜艇,也是军舰啊。

只不过,它还没有完工。

所以,南洋真的没有造过军舰,究其原因就是——美援太多,英援也不少,在美国都还用着二战的军舰在那里充当主力的时候,南洋自然也就没有建造新军舰的动力了。

当然,最重要是没钱!

按照目前军舰造价来说,驱逐舰每吨的造价在4000美元以上,一艘6000吨级的驱逐领舰,至少需要2400万美元。那怕就是美援驱逐舰中数量最多的弗莱彻级——标准排水量2100吨,满载也不过3050吨,那也要1000万美元。

别觉得贵,几年前唐山从苏联签署六四协定购买了大批军舰,其中,以相当于68吨黄金的高价购得4艘即将退役四艘苏联07型驱逐舰,其标准排水量才1660吨,满载排水量为2040吨。也就是每艘相当于当时17吨黄金,这些服役十几年的老舰,每艘约合1900万美元左右。按照时任是海军副司令给国内的密电称“苏联不但出售的都是废铜烂铁,而且要价奇高”。

由此可见,在国际军火市场上,军舰的价格一直都是居高不下的。

所以,单从军舰和辅助舰船上来说,这些年南洋确实没少从美国的身上薅羊毛,别说的不说,仅仅只是27艘驱逐舰,就价值好几亿美元的了。再加上老朋友送的富兰克林号航空母舰,这羊毛薅的可真香。

虽然南洋靠着美国佬援助的军舰,建造起了一支规模仅次于美、英、苏、法的世界第五海军,但是美国的援助却限制了南洋的海军发展。

“美援就是穿肠毒药!”

又一次,在海军舰政处内,身为舰船工程师的佐腾一,大声说着他的美援有害论。

“正是因为美援的关系,才使得我们时至今日都没有造舰的经验!”

作为归化民的佐腾一和处里的不少同僚一样,都是日裔,这在造船界很正常,当初长安船厂就是靠着从日本拉回来的几百名工程师和熟练技工撑起来的,后来又从德国拉了一波技术人员,但相比之下,日裔工程师和技工更多。这无关其它,仅仅只是因为……想搬空日本的造船力量。

其实,在过去的十年间,南洋通过引进人才的方式,几乎把日本工业界的人才一扫而空,不但像设计零战的堀越二郎到了南洋,就连同没什么名气的二式大艇的设计师菊原静男等人也在南洋。

这些航空工程师在南洋早就成就了一番事业,南洋航空工业这些年的成就或多或少都有他们的影响。而相比之下,这些舰船工程师就有一种“屈才”的感觉。

因为无舰可造——虽然在过去的几年中,他们先后完成了5万吨油轮以及10万油轮等超级商船的建造,甚至在长安船厂已经拿出了20万吨超级油轮的图纸。

但是他们过去所建造的都是民用船只。军舰……他们很想建造军舰。

“听说了吗?海军好像又要准备申请美援了,其中就有驱逐舰……”

佐腾一的话音刚落,那边就有人说道。

“没有办法啊,能捞到便宜的二手货,总比造新的便宜。”

“不是便宜,而是基本上不钱啊!”

“美援嘛,便宜是便宜,可他们那是别有用心,咱们要造航母的时候,把福兰克林送上来了,咱们还没想造驱逐舰,人家又送来了几艘,这是什么?分明是别有用心啊!”

“确实,米国佬不安好心啊!”

“他们向我们提供军舰。根本就是为了打击我们的军舰制造能力。”

“没错,就是黄鼠狼给鸡拜年,不安好心。”一时间,办公室里尽是一片言语声,便是抱怨只维持了一会,很快,他们就继续之前的工作——设计军舰,尽管海军没有建造新军舰,但是每年都会提出新的需求,而他们所需要的就是完成图上作业,绘制图纸,测试新舰型。

尽管海军并没有进行新舰的建造,但是该进行的试验和设计从来没停过。而且在很多子系统的设计和使用上,也是领先于世界的。

只不过他们并不知道的是,正当他们在那里吐槽“美援的别有用心”的时候,在海军司令部内,海军舰政工程处的首席设计师卡尔·奥托·萨德勒,看着面前的草图,问道。

“这是……”

“这是阁下绘制新型驱逐舰草图,你们可以借鉴一下。”

林致远随后继续介绍道。

“按照阁下的意思,新型驱逐舰的吨位在7000-8000吨左右,它是要作为航空母舰战斗群主力使用的,船体设计要进一步改良,以满足航母编队的高速要求。同时阁下特别强调,虽然在武器配备上着重考虑各型导弹,但是还必须考虑低强度作战任务下的任务需求,所以需要装备至少一门127毫米主炮。”

李毅安之所以会特意这么强调,是因为几年后,流行起了“导弹万能论”,不少飞机和军舰都成了其受害者,只装备导弹的军舰,不具备任何海战能力也无法火力支援登陆部队,甚至就连船只监视那样低强度作战任务都完成不成了,没有舰炮之前,它们唯一的对海攻击方式貌似只有我舰奉命撞击你!

所以歪路不能走,导弹万能论让美苏英的一批军舰变成了废物,让美苏的战斗机战斗力大打折扣的同时,还直接让我大英的航空工业寄了。大家都玩导弹了,谁还玩飞机啊。

同样的错误自然是不能犯下的,所以给予了一些指导性意见的同时,李毅安还绘制新的船形,它看起来和后世的现代级有点类似,前后两座单装舰炮,两套双联导弹发射架。

最大的区别就是失去了那两个标志性的四联“日炙”反舰导弹发射器。

按照李毅安的想法,南洋的反舰导弹应该类似于鱼叉和飞鱼之类,最好直接整合到双联悬臂导弹发射架内,这样既保证了甲板空间的整洁,在有效降低雷达反射面积的同时,还可以为将来整合到垂直发射系统内作好铺垫。

“那这个位置是?”

卡尔指着烟囱后方的平台问道,

“直升机库,这里是直升机平起降平台。”

“驱逐舰上要装备直升机?”

卡尔惊讶道。

“是的,未来水面舰艇反潜战的核心就是反潜直升机,新型驱逐舰上要装备两架通用直升机,用于人员运输和反潜作战。”

没有人比自己更了解现代军舰,这个牛,李毅安是可以吹的,毕竟,再怎么样,也是目睹了美苏以及欧洲各国战后军舰发展路径的,甚至他还特意指出不要采用铝合金减重的歪路——这是战后军舰设计的特意,为保障远洋航行时的舰艇稳定性能,各国军舰的上层建筑纷纷采用更轻的镁铝合金性能,同等条件下会比钢材减重30%以上。但是铝合金的耐燃烧性要远低于钢材,如果被导弹击中,铝合金会更容易熔化或着火。

马岛战争中英国海军的“谢菲尔德”号的上层建筑就因中弹导致的起火而沉没,这個试错时间长达——30年!马岛之后,各国军舰的上层建筑纷纷重新采用高强度钢建造。

其实李毅安所绘的草图和其它一样,都是指导性意见,最终还是要靠卡尔舰政工程处的工程师们以及南洋的各家企业去实现它,当然了,它还有一些需要进口的子系统,比如mk42舰炮不仅射速高达40发/分,更重要的是旋转速度特别快,配上先进的雷达火控系统,加上高效率的无线电近炸引信,可以称为目标防空舰炮的领衔之作。

至于反潜武器,则选择了美军的mk4鱼雷,未来会选择阿斯洛克反潜导弹,它们都是这个时代最优良的反潜装备,引进子装备,有助于减少军事支出,这也是西方世界的优势,每个国家都有几样性能精良的武器装备,不需要像苏联一样,那怕就是一支手枪,都需要他们自己投资研制,然后再把图纸提供给盟友。这样的贪多求全,本质上就是资源的浪费,在将有限的资源浪费在子系统上的同时,也扼杀了盟友的工业创造力,损害了盟友的经济。

这一点,美国就做的很好,抓大放小,装备主体是美国的,子系统可以向整个西方世界采购,在降低军事成本的同时,还有助于增进与盟国之间的关系,同样也可以平衡贸易,而且还促进了盟国之间的技术发展。

而在对于身处西方世界的南洋来说,自然不会放弃这一优势,甚至还不断的利用这个优势,引进更多的先进技术。

毕竟,南洋的技术正是通过不断的引进吸收才有了现在的发展。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