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1060章 法鸡:我居然成烤鸡了(第三更,求订阅)

我并不为自己扮演的角色自豪!

类似的话别人也说过——劳埃德就曾说过,几个月前应法国方面邀请,劳埃德前往法国首都巴黎。他的使命是同法国和以色列领导人协商制定进攻埃及的计划,即以色列先对埃及发起进攻,英法以此为借口介入、调停,最终将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从埃及手中夺回。

这一计划是法国政府向英国首相提出的。为了避人耳目,会议在巴黎郊区的塞弗尔秘密举行。

当时作为英国外交大臣的劳埃德接到的指示是:不留下任何书面记录。

换句话来说,他知道也知道这些行径是何等的卑劣,也知道不能留下证据。

但实际上他的廉耻之心也就仅仅只是不留下证据而已。

李国仁大抵上也是如此,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接连以非正义见面的方式,又与莫洛托夫在餐厅“巧遇”,双方很快达成了共识。

在出卖法国这件事,莫洛托夫远比美国人更热情,甚至还主动表示,愿意说服埃及接受“苏伊士运河的国际共管”。

帝国主义者与帝国主义者之间,是惺惺相惜的,是愉悦的,沟通起来当然也是非常顺利的。两个人很快就达成了共识,当然,也没有留下任何证据。

如果非要说证据的话,就是莫洛托夫当天发回莫斯科的秘电——“我认为,在法国被西方世界抛弃与出卖之后,法国势必会动摇其在北约以及西方世界的立场,在这一事件中,我们可以站在南洋一侧,支持他的密谋!从而促成西方世界的瓦解……”

最后,在他的密电中,还特意提到“事实证明,西方国家内部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为了彼此的利益,互相出卖仍然是必然的,这也正是苏联赢得这场竞赛的机会,同样也我们打破西方国家封锁的机会!”

不得不说,莫洛托夫虽然从来都没说过几句真话,但他的外交嗅觉绝对极其敏锐的,他敏锐的意识到,这一事件将会在西方国家埋下不信任的影子,而接下来,苏联所需要就是在这个影子中扩大裂痕。

几个小时后,他就收到了莫斯科的电报回复,不仅认同了他的看法,而且还有进一步的指示。

次日,会谈再一次开始,李国仁代表南洋表示对苏伊士运河国际共管的支持,但同时也表示,必须尊重埃及主权。

“……因此,我们认为,埃及不仅应该在未来的运河公司中占有一定的股份,而且运河公司缴纳的税金,也应该参照各国通行标准,制定合理的税率。”

对于南洋的仗义直言,埃及代表是感激的,这個时候,他似乎明白了,为什么南洋会支持匈牙利——人家真的是负责任的大国啊!

至于苏伊士城等地的误会……那根本就是不值一提的。

然后英国、法国也都表示支持,其实在选择战争之前,他们就有了这么方面的计划。只不过于那时候他们打的“扔出两块狗骨头安抚各国”的如意算盘。

而现在呢?

表示同意的英国和法国,尤其是法国,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将会变成狗骨头。

“为了实现持久和平,苏联并不反对对运河实施国际共管,但是必须要充分考虑到各方的利益,无论是埃及亦或是其它的国家。”

好了,第一个问题终于结束了!

法国外长克里斯蒂安·比诺有一种预感,这一次的日内瓦会议可会比想象的的更加顺利,可能很快就会拿出来成果。

这就是实力使然啊!

在顺利达成第一个共识之后,克里斯蒂安·比诺甚至想到上一次日内瓦会谈,那一次是法国痛苦的记忆,他们失去了越南。唯一令人安慰的地方就是,那次会谈法国人的底裤没被完全扒掉,总算是勉强保住了南越,尽管接下来,他们还是从越南撤离了,但至少还保留了一些成果。

而现在呢?

法国的利益将会得到保证!

外交工作看起来很复杂,可是实际上很简单,其实说到底,就是实力的问题,只要实力够强,一切都很简单。当然,也不像是表面上这么容易。

也就是现在各方都站在共同的立场上,要不然谈判也不会这么顺利,关系的问题是——大国利益是一致的。

只要大国一致了,那么问题就简单了,也就是一起谈上几天,然后就可以签字的散会了。

在“国际共管”的问题上达成了共识,那么下一步就是分脏了。

不对,应该说是确定国际管理权。

首先需要确定的是埃及的管理权,毕竟苏伊士运河是修建在人家土地上的,无论如何,都必须要表示尊重。况且南洋提出了这一点,美国表示赞同,苏联表示了支持。所以,埃及的管理权自然就是重中之重,埃及当然没有错过这个机会,一上来就要求30%的股份,这自然遭到各方的反对,最终通过激烈的讨论,埃及获得了15%的股份。

虽然这个结果有些不尽人意,但是对于打败了仗的埃及来说,他们的利益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被保障了,如果换成战前,他们妥妥是被彻底牺牲的对象,甚至就连开罗也会被占领。

对于这个结果,埃及当然也是满意的,在当天的会议结束之后,埃及代表又一次对外界称赞了“南洋的公正”,甚至表示“南洋是和美国以及苏联一样,都是极其负责的大国。”

作为被夸奖的一方,李国仁只感觉像是吃了只苍蝇一般,他并不喜欢这样的对比。

次日,会谈再一次开始了,而会谈一开始,李国仁就提出了苏伊士运河的运力问题。

“苏伊士运河的繁忙不仅因为其地理位置优越,更在于全球航运市场的动态变化。随着国际贸易的快速增长,尤其是亚洲与欧洲之间的贸易往来,大型船只的需求持续上升,为此,我方认为,应该以国际共管契机,对运河进行进一步的拓宽。”

突如其来的提议,让法国外长克里斯蒂安·比诺的心里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他压根就不知道这个消息,而英国的外交大臣劳埃德显然已经有了准备,事实上,在运河问题上,他们基本认同了南洋提出的方案,只要能够保证英国的控制权就行,至于稀释股权,在英国看来,也是不可避免的。

毕竟,国际共管,本身就需要拿出大量的股份,能够从法国人身上多吃两口,那么在英国的自然就会被少割几块肉。

“我认为,运河拓宽问题,可以等待国际运河公司成立后,再讨论这个问题,现在最重要的是进行会议,以便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运河的通行,以减少关闭运河对经济的影响。”

克里斯蒂安·比诺试图把这个问题拖下来,但是他的这个想法,显然是不可能,甚至直到这个时候,他都没有意识到,法兰西正在被人抬上餐桌。

其实,这个事实从来都是如此,你有可能坐在餐桌旁边,只不过当你的力量下降时,虚弱时,很有可能就会被抬上餐桌,甚至直到被抬上餐桌放到餐盘里的时候,可能都没有反应过来。

顶多也就只是有一种预感而已。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角度上来说,苏伊士运河现有的宽度和深度,确实不能够满足世界经济的发展需要,美国认为,对其进行进一步拓宽也是非常必要的,而且这也将是国际运河公司成立前,就应该加以协商的。”

杜勒斯表态让克里斯蒂安·比诺的心里“咯噔”一响,那种不祥的预感这会变得更强烈了,然后,就是苏联,苏联也表态支持,英国同样也是。

完蛋了!

克里斯蒂安·比诺的心里暗叫一声,对于这件事一无所知的他,明白了——他们背着法国进行密谈,心里不祥的预感,终于得到了证实——法国要被出卖了!

为什么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因为法国被置于一旁,意味着他们肯定进行了密谋,而密谋的内容肯定不仅仅只和运河的拓宽工程有关,他们抛开法国在私下里酝酿阴谋的时候,肯定是要牺牲法国的利益。

该死的!

他们怎么能够这么干!

瞬间,克里斯蒂安·比诺的心里就涌起一种屈辱感,就在这里,他听到南洋代表在那里侃侃而谈说道:

“我们认为,为了便于未来的国际管理运河公司的经营,除了官方持有的股权之外,私人持股应该控制在10%以内!”

“控制在10%,你们是在牺牲法国的利益吗?为什么!”

感受到羞辱与出卖的克里斯蒂安·比诺大声的质问道。

“我们法国的利益,难道就是被出卖,被牺牲的吗?先生们,法国也是一个大国,我们曾经竭尽全力的维护世界的基本秩序,可是代价呢?难道就是现在这样吗?”

克里斯蒂安·比诺之所以如此恼火,是因为法国民众持有了50%的运河股份,现在控制在10%,分明就是割法兰西之肉,以惠各国嘛!

法国为了运河打了一仗,难道就是这么下场?

就这么白折腾了!

恼羞成怒的他指着会议桌,说道:

“就是这样把法国抬上餐桌,任由你们分食吗?而这就是你们对待法国的方式吗?”

克里斯蒂安·比诺的语气是悲愤的,甚至就同看着这些国家代表时目光中也充满了愤怒,但是他的愤怒所换来的只是一句——“这是为了运河共同的未来!”

面对这样的回答,克里斯蒂安·比诺想要甩袖而去可是他做不到,他还不愿意一拍两散,是因为他还想要继续谈下去,他很清楚,如果他甩袖离开的话,那么接下来的方案,他们甚至可能会把法国像分尸一样,分的干干净净的,连一点渣都不会剩下来。

既然不愿意走,那就是有得谈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