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1058章 太平洋上的闪光(第一更,求订阅)

1月20日,农历腊月二十。

凌晨两时许,夜幕笼罩的南洋航空工业公司的机场,在满天繁星下,机场跑道的尽头,一架大型四发飞机静静地伫立在机场的跑道旁。

它看起来与c707客机有那么一点类似,但却明显不同,它细长的直筒形机身在尾部逐渐收细,翼展似乎更大。

它正是南洋航空工业的骄傲——xb-1战略轰炸机,半年前的6月18日,第一架原型机完成了首次试飞。2个月后,局部修改设计的第二架原型机进行了试飞,第二次试飞滞空2小时35分钟,最后在古晋空军基地着陆。虽然仍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故障,如起落架回收问题、液氧系统缺陷、发动机油阀泄漏等,但试飞员仍然对飞机赞誉有加,称它“好得令人受不了”

而这架机身编号为x10006的轰炸机,正是它的第六架原型机,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它已经完成了几万公里的飞行,基本上已经满足了空军的需求,此时它犹如一头沉睡的巨兽,等待着唤醒的时刻。

地勤人员们忙碌的身影在灯光下若隐若现,他们仔细地对轰炸机进行最后的检查,他们精心的检查着每一个部位,以确保万无一失。

时间缓缓流逝,凌晨2时15分,机场的塔台上亮起了绿色的信号灯。那是起飞的信号。xb1战略轰炸机的四台大型涡扇发动机开始发出低沉的轰鸣声,如同巨兽在苏醒前的深呼吸,震动着周围的空气。

随着轰鸣声越来越大,轰炸机的机身开始微微颤动,仿佛在积蓄着力量,然后开始的滑跑。终于,在一声震天的轰鸣中,它犹如离弦的箭,划破夜空,冲向了满是繁星的天空。

那一刻,整个机场都为之震动,仿佛大地都在为它的离去而颤抖。轰炸机的身影在夜空中消失了。

几個小时后,轰炸机降落在特鲁克机场,轰炸机刚一降落,早就乘运输机先期到达的公司勤务,就开始对轰炸机进行检查,而在他们检查时,机组人员也进入了任务室。在这里他们得知了自己的任务。

“你们将投下南洋的第一枚氢弹。”

长官的话音刚落,身为机长的张会期就觉得心脏猛然急跳。

南洋拥有氢弹了!

不过他并没有说话,作为曾执行过原子弹投掷试验的机组,他和他的机组都是个中的老手。

不过这一次任务却和过去不太一样——首先,他和机组在三个月前,才开始接触xb-1轰炸机,过去他们飞的都是b29,虽然xb-1的驾驶舱和c707有些类似,但仍然有很多不同。

现在,他们还没真正完成飞机的转型,而且,看着一旁坐着的三名英国飞行员,张会期隐隐觉得这次任务不同以往。

“因为氢弹是南洋与英国共同研制,所以,英方的亚当少校一行人,将参与此次任务。”

洪东升上校看着张会期说道。

“作为你的副手,你明白吗?你们有三天的时间进行磨合,明白吗?”

“是,”

一旁的亚当少校则起身说道。

“少校,我飞过喷气轰炸机,也驾驶过c707、c717,我相信我能够做好你的副驾驶。”

张会期点了点头,说道。

“合作愉快!”

在接下来的三天之中,这个由两国最优秀轰炸机飞行员组成的机组,便开始了高强度的训练,作为拥有数千小时飞行经验的驾驶员,他们很快就掌握相应的驾驶技术。

1月24日,上午九时,联合机组离开了飞行任务室,在他们进入机舱后,装弹车将一枚重达10吨代号为“团结力量”的氢弹装入弹舱,在xb1轰炸机缓缓滑行时,数百公里外的试验环礁处,也进行了最后的清场,环礁上的人员都是乘直升机撤离的。

为了获得试验数据,他们准备了1300多个测量仪器密切监测,传感器放置在环礁周围的混凝土桩上,传感器被特殊的辐射屏蔽罩内。许多军用车辆也被放置在范围内的混凝土桩以评估爆炸的影响。

对于没陆上试验场的南洋来说,这是唯一的选择。

“其实,第一次试验用高塔引爆更稳妥一些。”

在距离试验场100海里外的观测船上,梁振华随口中说了一句,但一旁的同僚却说道。

“成本啊……不说试验器材,就是造氢弹的成本就在那里摆着,别的不说,就是氘和氚的价格就高的惊人,生产一克氚的造价为71630元,而一克纯度90%的锂-6为538元,这么昂贵的成本,当然要尽可能一次完成试验了!”

众所周知,氘和氚是聚变的主要源头,氘可以从海水中提取,而氚则非常难以获取,在大自然中几乎不存在,需要在反应堆里用中子对锂进行辐照获得,所以造价高昂。

而为了降低试验成本,原本应该先塔爆再轰炸机投掷的两次试验,改成了一次到位——第一次试验即由轰炸机投掷。很快,观测船的雷达员就报告道。

“轰炸机过来了!”

轰炸机来了!

上午10点27分,由张会期和亚当为首南英联合机组驾驶的xb-1战略轰炸机在12000米高度投弹,在卡平阿马朗伊环礁上空投下一个降落伞,红白相间多个降落伞下是一枚重达十吨的氢弹。

虽然按照要求,在氢弹引爆时所有人都必须要在观测船内,但是周振华却坚持在舱外,而不是装的屏蔽层的所内观看试爆,由于读了美国的《核爆防护黑皮书》,他知道在安全距离不需要戴防护墨镜,因而能够目睹氢弹爆炸的真实景象。

氢弹在1550米高度引爆,氢弹爆炸时,张会期看到天空中出现一个耀眼的黄白色火球,沉寂的大海上空,宛若两颗太阳同时闪耀着万丈光芒。瞬间又变成橙黄色,然后又变成亮红色;火球延伸下端出现巨大的灰白色云团,逐渐与大地相连接,形成一个蘑菇云;天空中还出现了一条条奶白色冲击波射线,逐渐延伸为锥面;最开始一切都是寂静无声的,几分钟后传来巨大的爆炸声,随后是强劲的冲击波……

热浪和冲击波完全摧毁了数海里范围内的所有用于测试爆炸威力的装备,但是测试仪器仍然获得了准确的数据。

试验当量1200万吨!

……

南洋的氢弹试验成功了!

在消息传到长安时,心情最为复杂的是谁?

是费多连科!

这位苏联驻南洋大使是长安少有的几位知道南洋将在近日进行氢弹试验的外国人——为了避免核试验造成的误会,导致两国原本就有些敏感的关系再次紧张,从而影响到在匈牙利进行的谈判。

于是,南洋不仅将核试验的消息提前通知了美国,同样也通知了苏联,告诉他们,这只是一次正常的核试验,和目前的局势没有试验关系。

尽管南洋这边嘴上说着“希望能够谅解”,可是作为大使的费多连科却很清楚,这绝对不是一次普通的核试验,尽管表面上看起来,他们确实是按照计划进程进行南洋和英国的首次核试验,但是这却标志上,氢弹已经不再是美国和苏联所独有的武器。

“……不仅如此,根据他们提供的资料显示,虽然是第一次试验,但仍然采用轰炸机进行投掷,而这也标志着,南洋的xb-1轰炸机已经具备了战斗力,这种远程战略轰炸机,很快就会正式服役……”

作为kgb驻长安情报站站长亚历山大上校,一直关注着正在试飞的xb1轰炸机,南洋对于这种性能处于世界先进水平的轰炸机,保密程度并不严格,甚至在试飞成功当天,就将这款战略轰炸机公诸于众,甚至在去年的长安防务展览会上,xb1战略轰炸机还进行了公开展示,完全没有任何保密意识。

其实作为情报人员的亚历山大很清楚,这种不保密,未尝不是一种威慑,实际上,就是用它来告诉全世界——南洋不仅拥有核导弹,而且还拥有战略轰炸机。

苏联有米亚4轰炸机,美国的b52轰炸机,而南洋呢?

他们拥有xb-1轰炸机!

而且他们还使用这款远程战略轰炸机,完成了氢弹投掷试验,无疑是在告诉全世界——他们的轰炸机可以种蘑菇了!

“根据目前公开的情报来看,南洋的这款战略轰炸机可能是目前最先进的轰炸机,它的最大起飞重量超过200吨,航程超过15000公里,载弹量超过30吨,大使先生……”

亚历山大一边说,一边走到世界地图前,指着亚丁湾入口处说道。

“根据英国和南洋达成的协议,英国已经将索科特拉岛转让给了南洋,南洋仅仅只费了100万英镑,就获得了这个前进基地,他们的轰炸机从这里起飞后,其作战半径可以覆盖整个苏联!从莫斯科到列宁格勒,都在他们的战略轰炸机打击范围之内……”

说罢,亚历山大上校用一种近乎无奈的语气说道。

“或许,这正是英国人将索科特拉岛转让给了南洋的原因吧,拥有了索科特拉岛的南洋,不仅为英国守住了亚丁湾,而且他们的还威胁到了苏联的腹地,从高加索到中亚,我们所有的城市,都将处于他们的原子威胁之下。”

然后,亚历山大上校长出一口气,目标中尽是某种忧虑,不过,他显然想多了,至少在一开始的时候,南洋压根就没想过以索科特拉岛作为战略轰炸机的部署基地。

但这并妨碍了海空军在当地扩建机场,港口,毕竟,好不容易有了一个印度洋据点,要是不好好利用,那可真就是浪费了。

如何利用呢?

肯定并不仅仅只是控制印度洋的一个据点,就像亚历山大上校说的一样——同样也可以作为轰炸机基地,让俄国人感受到什么样是四面八方的威胁!

“这就是英国人的阴谋了!英国人是一群真正的帝国主义者,他们就是一根搅屎棍,总会在全世界范围内挑动事端。”

就在他们讨论着英国的阴谋时,办公室的房门被推开了,费多连科的秘书送来一份电报,接过电报看了一下,费多连科有些激动的说道。

“哈哈,那些该死的帝国主义者,把法国送到我们的怀里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