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回到过去做财阀 > 第1030章 大英就是一个大韭菜(第三更,求订阅)

“我们所有人都很清楚,目前英镑是非常脆弱的,二战期间,英国的殖民地向英国提供大量出口,形成了巨大的英镑储备。47年,英国宣布英镑实行自由兑换,结果触发了严重的英镑危机,由于外汇储备迅速流失,仅一个月后英国被迫再次冻结英镑储备。

49年爆发的英镑危机尤为严重。为了缓解资金困难,英国政府被迫宣布英镑贬值30.5%,即每英镑对美元比价由4.03美元降至为2.80美元。英镑地位一落千丈。

接连两次英镑危机,都表明一个问题——即这笔巨大的英镑外债负担一直压得英国财政喘不过气来,只要世界经济稍有波动,英镑就会产生信心危机。”

虽然李国仁并不是金融专家,但是这两次英镑危机都是众所周知的,也充分暴露出了英镑的脆弱性。这也是为什么美国会选择以“货币”作为武器,对英国进行打压,本质就是就因此英镑自身的脆弱,让对方看到了机会。

英镑的脆弱性,就是英国衰退的根源!

战后英国为什么会衰退?

对此自然是众说纷纭,什么美苏的崛起啦,什么殖民地的独立啦。

如此种种。

但是,无论具体原因如何,英国的衰退都源自于二战!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英国是为了保卫大英帝国的利益打了二战,但却是以摧毁大英帝国为代价赢得的战争。战后英国的经济上是相当危险的。二战时欠下的巨额英镑外债,一直压得英国财政喘不过气来,国内经济复苏又步履缓慢,增长率一直于落后于其他欧洲主要经济体。

至于什么美国的打击,苏联的补刀,本质上来说,都建立在一个基础上——战后英国的虚弱,让他们看到了机会。如果英国自身够强大,自然可以撑得过去。

可问题在于,现在的大英,已经不再是昨日的大英了,只是一艘千疮百孔的破船而已!

甚至可以说

在这个问题上,李毅安和他的亲信们早就一次又一次的推演了很多遍,毕竟,对于有志继承大英帝国衣钵的他来说,英国的衰退就是南洋的机会。

英国的失败不在于其“坚船利炮”的威力不够大,也不在于埃及因“反对殖民主义”变成了战争中的“正义”一方而占据了道德制高点;而是因为美国发动了一场针对英国的“货币战争”,最终成功地将英国的势力挤出了苏伊士运河。

而英国在尝到了货币战争的反噬作用后,立即从做了数世纪之久的大国梦中清醒过来,看清了自己所处的国际地位。从这一点上来说,英国人还是非常现实且果断的,不像另一個世界的俄国,那怕是虚弱的不值一提了,还在那里强撑着,甚至自诩世界第二,而不是摆正心态,做好位置。

相比之下,英国就很果断啊!

面对现实的衰退,可以果断到直接把殖民地瓦解了,心甘情愿的当美国的小跟班,而像俄国人那样,不断的左蹦右跳的自寻死路,徒耗国力。

对于英国的虚弱,李国仁这位南洋的外交总长自然很清楚,毕竟,南洋早就把英国放到显微镜下去,对其简直就是了惹指掌。

“尽管我并不愿意承诺,但是众所周知,英镑确实很脆弱。”

麦克米伦有些无奈从桌上的烟盒中摸出一根香烟,点着烟后,默默的抽了一口。

“在战争期间,为了能够将战争进行下去,我们不得不大量发行英镑,以用于从英联邦采购物资,但是战后,我们却没有足够的资金回收那些英镑。这也是英镑脆弱的根源,这已经是第三次英镑危机了,以后……”

以后会怎么样?

麦克米伦的心里也没有答案,其实早在苏伊士运河战争之前,英国的外汇储备已经快降到了被视为最低安全水平的20亿美元。所以对英国来说,动武在经济上却是相当危险的。当时,英国仍背负着二战时欠下的巨额英镑外债,一直压得英国财政喘不过气来,国内经济复苏又步履缓慢,增长率一直于落后于其他欧洲主要经济体。

而与此同时,苏伊士运河每年的收益,对于英国而言是极其重要的,苏伊士运河公司年收入净利润超过一亿美元,而拥有44%英国财政部的利润分成超过4400万美元,对于英国窘迫的财政来说,其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的。

可是现在动武的后遗症却不断的出现——苏伊士运河的关闭会增加航运成本,并会提高进口石油的价格。市场加深了对英国能否维持住1英镑兑2.8美元的汇率的怀疑。

若英镑汇率再次下降,将会产生深远影响。那些习惯将其货币与英镑挂钩的英联邦国家以及其它国家是否还会延续这一习惯呢?它们或许会选择与美元挂钩,因为美国更强大,无论是经济上,还是军事上。

若是如此,无论对英镑区的凝聚力,还是英镑区成员国在伦敦的银行业务来讲,都将造成灾难性的后果。

因此,尽管对埃及的行为非常气愤,但英国最初还是希望通过外交手段解决问题,本质上来说,英国怂的原因,就是英镑太脆弱,甚至脆弱到不堪一击。现在,在李国仁指出这一现实问题后,麦克米伦也很无奈啊!

“其实我们都知道,其核心原因,就是海外的大量多余英镑反噬英国,这个问题不仅现在存在,以后还会存在,尤其是伴随着殖民地的独立,在他们独立后,必定会发行新货币,如果其货币与英镑脱钩,比如巴基斯坦就在这么威胁,而且印度在独立后,也在减少英镑持有量,这些英镑进入市场后,势必会冲击英镑汇率,而为了稳定汇率,英国就只能救市,在未来的几十年里,这样的事情,会不断的上演,一次又一次,而英国能怎么做呢?就是不断的救市,不断的耗费大量的财富用于稳定金融市场,换句话来说,既便是没有国家的抛弃,英镑也成为国际金融大鳄的韭菜!”

英国就是一个大韭菜!

绿得发亮的那种!

身为财政部长的麦克米伦怎么可能不明白,事实也是如此,接连三次英镑危机,早就让投机之徒盯上了英镑,只要有风吹草动,他们就会像闻到血腥味的鳄鱼一样扑上来。

“所以呢?”

麦克米伦将目光投向李国仁,他知道对方提到这个问题,必定是有解决问题的办法,而唯一的问题在于,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他们想要什么样。

至于10亿、20亿美元的支票……肯定是与这个条件相捆绑的。

“所以,我们要从根本上解决上这个问题,嗯,就是把这些英镑在一定程度上固定下来,至少把一部分英镑,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固定下来,从而稳定国际市场对英镑的信心,信心比一切都重要。”

在李国仁说话时,一言不发的赵士杰的心里却掀起一阵波澜,来了,终于要来了!

“固定下来?”

眉头紧蹙,麦克米伦似乎还没有明白对方的意思,但心底隐约还是猜到了一些,因为有一个国家就是这么干的。

“你的意思是?”

尽管麦克米伦是在询问,可李国仁也明白,对方应该理解了他的想法,便说道:

“就目前来说,英国所有的殖民地,虽然都使用殖民地的发行的货币,但是这些货币都是与英镑挂钩的,这是理所当然的,但是伴随着未来的发展,万一哪天殖民地独立了,如果其改变外汇储备种类,比如像巴基斯坦一样发出威胁有,那么市场上就会出现大量多余的英镑,这势必会反噬英国,这可不就乱套了嘛?”

“所以呢?”

麦克米伦反问道。

“也就是说,英国应该效仿法国发行殖民地法郎是吗?”

早在法国批准布雷顿森林协定,并首次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宣布平价。同时,法国政府宣布在各殖民地内使用殖民地法郎,其中非洲殖民地区的通用货币为“法属非洲殖民地法郎”。

对于法国人的这种做法,作为老牌金融玩家的英国人自然是了如指掌。

“难道不应该吗?”

反问之余,李国仁继续说道:

“法国在非洲推行非洲法郎,不仅把法郎变成了当地的储备货币,而且,还避免了殖民地独立后外汇储备的更迭,毕竟,非洲法郎已经与法郎捆绑在一起,而通过控制两者的捆绑,法国掌握了非洲殖民地货币发行权,只要控制住货币发行权,法郎就是当地的货币锚定,即便是在独立后,也无法改变这一点,各国就不敢轻易抛售法郎,这会影响到本国的经济。”

其实这一切,压根就不需要李国仁解释,作为老牌的金融强国,英国人当然知道“非洲法郎”的好处,也很清楚其对于英国经济的好处,它可以把英镑固定成为这些国家的外汇储备,这样也就不需要担心海量的英镑回流冲击了。原本脆弱的英镑,自然也就不再脆弱了。

对于其中的好处,麦克米伦很清楚,但是也清楚的知道,其中的难度。

“建立“非洲英镑区”需要大量的资金。”

麦克米伦无奈的说道:

“在二战刚结束时,英国也曾有过类似的计划,但是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工党认为这个方案是对殖民地的掠夺,是不公平的,而且将会占用大量的资金,这势必会影响到了英国的战后重建……所以这个计划流产了。”

说到流产的原因,就两字——没钱!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