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塑千禧年代 > 044 上上强度(4K)

重塑千禧年代 044 上上强度(4K)

作者:渔雪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2:12:5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冰芯内部的庆功宴并不正式,或者,与其说是庆功宴,不如说是弥合内部技术争端的一个仪式。

很显然,当梁孟淞抛出他在大量工作基础上的技术直觉之后,这个仪式很圆满。

后闸极无可置疑的成为冰芯在28nm制程节点的技术方案,而同样耗费了研发精力的前闸极将可能作为冰芯下一个制程的方案。

只要没有太过浪费,只要没有太过做无用功,那就是好的,更何况,现在比想象中还更有用一些,不少人的情绪得到很大的缓解。

等到方卓陪着胡正明教授在科大校园里漫步,谈到这件事,他不由得笑道:“谁说梁博士性子直,他这次就特别好。”

“人都是会变的,他在台记那边坐冷板凳,来到这边有你的鼎力支持,有技术上的逐渐追进,他是愿意也有能力处理好这些事情的。”胡正明微微一笑。

他继续说道:“况且,他这次用事实再次有力证明了他在技术领域的实力,以一种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里的姿态推出后闸极方案,这对接下来的工作也很重要。”

方卓默默点头,走了一段路又笑道:“我不会是最后一个知道的吧?”

“那也不是。”胡正明指的正是冰芯下一步制程的超车发展,“这个事需要慎重,需要研发的结果支持,即便这样也还是没有把握,梁孟淞现在和你说,也有拉着你一起赌一把的意思。”

“那我应该支持吗?”方卓想聆听更多的意见。

“你知道为什么会有这样选择的可能吗?”胡正明反问。

“因为FinFET技术。”方卓回答。

“一个重要原因是这,FinFET把逻辑单元结构从平面2D转为立体3D,这和之前的技术就有了很大的差异性,而不是顺理成章的推进。”胡正明缓缓说道,“晶体管不能无限制的缩小,当它缩小到20nm左右就会遇到量子物理中的问题。”

他继续说道:“当年我就是为了解决里面的漏电现象而进行了改善,引入FinFET既能减少因物理现象所导致的漏电,也能增加接触面积,对继续缩小尺寸有帮助。”

胡正明见方总极其认真的听讲,笑道:“问题就在于这个20nm临界点,这个制程节点既可以延续原来的技术架构,也可以导入FinFET。”

方卓点头道:“英特尔选择在这个节点附近导入FinFET,台记选择不导入,三星大概也是不导入。”

这是来自厂商公布的技术路线方案,三星那边现在只谈了28nm的情况。

因为制程节点的特殊性,大家的选择类似于前后闸极方案再次出现了分岔。

“邱总呢他判断20nm这个点在市场上的作为就像90nm那样鸡肋,梁孟淞呢,他认为这样有过渡性质的节点是可以通过导入FinFET而有所突破的。”胡正明说到这里又补了一句,“当然,也是考虑到冰芯发展的特殊情况,我们的局势总是更难一些。”

方卓凝眉细思发现还是想听听胡教授这位大专家的意见:“胡教授,如果是你,你要怎么决策?”

冰芯在技术工艺上面临特殊的选择,也正如它在外界也可能会面临特殊的对待。

这种关头按部就班的研发20nm是个很稳妥的选择,激进研发下一代14nm的风险就大多了。

“很难决策啊。”胡正明由衷的说道,“如果是一个月前,你这么问我,我还是支持搞20nm,因为我们一直有在多线的做这方面。”

冰芯的先进制程研发不是线性的,而是多团队的展开。

“但是,现在,面对这样挥斥方遒的梁孟淞,我也很犹豫。”

胡正明叹道:“方总,制程研发牵一发而动全身,不仅是冰芯的事,也关系着易科的未来,还涉及上下游的方方面面,我实在没法提供更多的决策。”

冰芯的进步是易科长久成功的基础,这个基础一动,搭建在上面的成功都在冒险。

方卓许久才点了下头,陪着胡教授在校园里漫步和思考。

两人安静的走了一段路,碰见有热情的学生打招呼。

胡正明笑着回应,又关心了几句这位微电子学院学生的学业情况。

科大早先没有成立微电子学院,当初正是为了推动胡正明的回国,科大成立学院并邀请他成为第一届院长。

而这几年,科大与冰芯的合作,或者说,国内高校与冰芯的合作很深入很不错,一直在培养和输入人材。

方卓在旁边看着两人的交谈,心里还在转悠着冰芯这次的情况。

不曾想,这个学生临走的时候竟然也冲着自己喊了句。

“神秘人,加油啊!”

方卓:“……”

他只能回了个微笑。

“方总,也不用现在就非要出个结果,这事还要看内部研发的进一步判断,嗯,再看梁孟淞的判断。”胡正明注意到方总的面色凝重,这样缓了缓。

方卓只说了一句:“外部形势在恶化啊。”

胡正明立即皱眉,这就是冰芯最烦的一点,外部形势会放大冰芯决策的风险。

但怎么办呢,这个事永远需要人拍板。

梁孟淞能拍板吗?他可以在技术上提供强烈的倾向建议,真正下决策的还是身边的方总。

方卓呼吸了几口校园早晨清新的冰凉空气,微微摇头:“我再琢磨琢磨。”

他把话题转为来见胡教授的另一件事:“我听邱总说,教授考虑再多做做学术研究?”

“年龄大了,身上的毛病就多了。”胡正明玩笑道,“而且,又有梁孟淞这个,嗯,要我说,他现在就是全球第一人,有他在,我也放心,所以啊,我就想着乞骸骨。”

“教授,没有你坐镇,我总是心里不踏实。”方卓挽留道“这一次冰芯做前后闸极的方案验证,我想着,以后就留着这样的机制,学习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也成立一个冰芯微电子研究中心,教授在冰芯也是一样的做学术研究。”

冰芯内部有类似部门,现在是要进一步明确定位,也投入更多的资金,学习比利时的机制,把它塑造为内地微电子研究的明珠。

“我现在已经把手上的很多工作交给其他人来做,他们也做得很不错。”胡正明慢慢说道,“我也很犹豫。”

方卓问道:“犹豫什么?”

“如果冰芯继续往20nm进军,那我就歇一歇,要是奔着14nm去,那我就再撑一撑。”胡正明认真的说道。

方卓大笑:“教授,你这……”

你这不是给决策方向加码吗?

“方总,我不是要逼着你往14nm走,是真的我也看情况定,冰芯做20nm,我就换换脑子,梁孟淞他们能撑住,要是14nm导入FinFET……”胡正明顿了顿,“毕竟,当初是我发明这个技术。”

他感慨道:“那也是12年前的事了。”

胡正明1999年提出FinFET,到了今年,英特尔在22nm导入这一技术,时间已经过了12年。

“方总,你要基于现实状况来决策,我也是看情况来定,就算留下来,也就是个名头,就是想看看而已。”

胡正明又走了几步,提醒道:“方总,这次不像是当初90nm,那是梁孟淞在台记就验证过的事情,现在是他也没有太多把握,是在往前突破和尝试。”

方卓点点头,明白这个性质。

他又和胡教授聊了一会,眼看到了上课时间,也就目送他去给学生们上课。

这一天,各自都很忙,方卓浅尝辄止的听了听技术论证汇报,又交给助理一个任务,让他整理个万把字的冰芯技术情况,回头用来和上面聊。

到了晚上,方卓吃过晚餐又和美国那边通了通电话,躺在床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

现在是要等技术论证,但不管怎么论证,这个事不到最后成功都是带着风险的。

唉,只恨以前没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哦不,就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这得学到什么程度才能和梁博士他们讨论正确的技术决策?

方卓心里一会一个想法,这一夜只在后半夜朦朦胧胧的睡了一会。

等到清晨起来,他闷了一杯咖啡,给小苏老师打了个电话。

“黑眼圈挺重,连夜开会呢?”苏薇笑道。

“失眠了。”方卓摇头。

“首富还失眠啊?”苏薇更笑了。

方卓不以为然的说道:“首富怎么了,首富还有进去的呢。”

苏薇一想,也是,还不少。

方卓倾诉了一番压力所在,这次的这个情况比28nm的方案之争更让他有压力,偏偏,外界环境还在变化。

“尽人事,安天命。”苏薇仔细的听了听首富的压力,认真的说道,“如果是我……”

方卓有些期待的聆听下文。

苏薇卡了几秒,说道:“哎,别说,嘿,真别说,我嗓子忽然有些干,咳,我就不乱说了,方大总裁,不管怎么样,谁也不会怪你的。”

“不管怎么决策,冰芯进步了,大家一起被夸,冰芯遇挫了,你作为不懂技术的掌门人,都得揽责,都得保护底下研发的人,你还能把锅让出去吗?”

“这些年,你也没少被骂,有什么所谓。”

“至于公司嘛,易科在极力的开拓云业务,冰芯的这个28nm是甜蜜节点,是未来相当一段时间的钱袋子,差也差不到哪去,就是你一直在往最好的一批对标而已。”

易科和冰芯一直以来都是在对标行业最好的公司,这也是一种压力来源。

“哎,你们啊,一个两个的都说不能帮我决策,明里暗里又暗示我怎么决策。”方卓吐槽。

“别,我可不想被骂,我没这个意思哈。”苏薇笑道,“我是宽慰你。”

方卓多少还是有被宽慰到的。

不过,这个事还是要继续听听全球第一人的想法。

梁孟淞上午有工作,方卓中午在食堂吃饭的时候才见到他。

“嗯,怎么说呢,风险挺大的。”梁孟淞表情很淡定,“等等看吧,还是那句话,看看论证结果,但也还是有风险。”

方卓提议道:“我从中芯那边挖挖人怎么样?我看中芯的吴金刚他们也不错,拉过来一起帮忙论证。”

梁孟淞诧异的看了方总一眼,婉拒道:“别了,过来帮倒忙。”

他沉吟片刻,声音放低了一些:“方总,你说句实话,你觉得我们距离被限制还能有多少时间?”

“一两年。”方卓这样回答。

梁孟淞心里一抽。

方卓继续回答:“三四年,也可能,五年?”

梁孟淞没好气的说道:“你这和没说有什么区别?方总,你这样想,不管20还是14,冰芯都是在进步,区别在于进步幅度而已。”

不用那么患得患失。

方卓喝了一口汤,叹道:“梁博士,我想给台记上上强度啊。”

“你要这么说,那我实话实话,我个人,方总,是我个人,不包括其他第二个人,不包括咱们的团队,就我个人的意见。”梁孟淞严肃的说道,“我倾向于在14nm节点导入FinFET。”

方卓发现即便自己听了这话,仍旧存有迟疑。

“反正,事情现在是这样,方总,你帮忙争取发展时间,我们争取给台记上上强度。”梁孟淞继续说道,“我昨天晚上和邱总沟通了下,研发部门要三班倒来肝一肝了,不趁着这个时间往前冲,后面还不定怎么样呢。”

“就是这个待遇上也得给够,不然,可能没出成果就被反噬了。”

梁孟淞已经下了决心,不管哪个方向,先猛追一波。

方卓揉了揉脸:“这没问题,梁博士,好,我能做的也就是帮忙争取时间了,咱们分工,都尽力做好。”

“嗯。”梁孟淞点点头,又说道,“还有个事,过去几年的这个薪酬,你给我捐到你那个‘我看谁不喜欢半导体’奖学金里。”

方卓诧异:“这个……”

“花不完,后面还有,放在银行账户上也是浪费。”梁孟淞平静的说道,“不如让它多点用。”

方卓点了点头:“如果顺利,上市后还有一大笔钱。”

梁孟淞没有多谈这个的兴趣,只是说道:“既然方总你同意了,那我们的全天候研发作战就从明天开始了。”

他看了眼方总,最后说道:“给台记上强度,还得我亲手来。”(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