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兼职艺术家 > 第496章 十年生死两茫茫!

兼职艺术家 第496章 十年生死两茫茫!

作者:我最白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5-02-11 02:12:34 来源:平板电子书

写完词。

林知白放下笔。

而在此时,其他的参赛词人们也相继的完成了各自创作,毕竟时间也差不多了,不过因为是比赛的缘故,大家不能彼此交流,甚至都看不到彼此写了什么,直到本轮时间到,所有参赛的词人都放下笔,大家的作品,被工作人员收起来,交到评委们的手中。

显然。

接下来要打分了。

参赛的词人们逐渐紧张起来,第一轮有四人要被淘汰,淘汰率还是非常高的,倒是楚洲邀请来的那位赵洲外援金燃,始终是笑容轻松的样子。

就这样。

五分钟。

十分钟。

十五分钟过去了。

大多数选手们的表情都越来越紧张。

林知白倒还好,他对自己的作品有足够的信心。

而此时能和他一样心情淡定的,也就只剩下同样是外援的金燃了。

终于。

主持人开口道:“好的,各位老师的作品,分数已经出来了,按照我们的规则,每位老师的作品都会被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然后算出平均分作为最终成绩,那么我首先要公布成绩的,是我们的楚洲选手白关舞老师,她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后得到的平均分是92.1分!”

九十以上!

这绝对算高分!

白关舞顿时喜笑颜开。

随后又有几位词人的分数被公布,只是其他的几位词人,运气就没有那么好了,大多得分都八十分出头,还有个七十多的,倒是齐洲那个叫黄玉的,得了90分。

“各位。”

主持人道:“接下来要公布的,是代表我们楚洲出战的赵洲外援,金燃老师的成绩……”

这顺序好像是随机的。

至少参赛的词人们这么以为。

观众却猜测,这个主持人大概率是故意把金燃和林知白留到最后的,因为只剩下这两人的成绩没有公布了。

果然!

当金燃的成绩出来,观众愈发确认了这一点。

因为金燃得到了93.5分,比白关舞和黄玉的成绩还要好!

听到主持人公布自己的分数,金燃依旧是那副淡淡的微笑模样,好像一切都在他的预料之中,并没有什么值得惊喜的地方。

“最后……”

主持人笑道:“我们要公布的,是林知白老师的成绩,那大家都知道林知白老师参加齐楚文斗以来每次的表现都堪称惊艳,不知道这一次他是否还能惊艳全场呢?”

顿了顿。

主持人提高了声音:“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林知白老师的平均分是98.2分!”

结果宣布的同时。

林知白所写的词,也是出现在了大屏幕上!

顿时!

弹幕炸了!

“我就知道会是超高分!”

“这个分数简直了!”

“值得,这个分数完全值得!”

“你们快看,五十个评委,接近二十位都打了满分!”

“在我心中这首词就应该是满分!”

“同意!”

“才98.2,绝对给低了!”

“这首是我看过最棒的闺怨词!”

“就闺怨题材来说,这部作品触摸到天花板了!”

林知白的分数,以碾压的方式,成为了首轮的第一位,很多观众却仍不满足,觉得这首词应该值得满分,部分评委们打分太保守了一些。

……

而相比起观众预料到结果的反应,那些现场参赛的词人们却是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白关舞目瞪口呆的看着林知白。

身为齐洲队友的黄玉,更是满脸都是震惊之色。

甚至就连从比赛起就一直云淡风轻的微笑着,仿佛泰山崩于前也面不改色的金燃,此刻笑容也突然消失了,他如电一般的目光,死死锁定林知白,隐约中体验到了那些赵洲外援前辈们的心情。

这个林知白不对劲!

再回首看向大屏幕上那首词:“……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金燃感觉自己的心,瞬间被一只神秘的手给用力攥住了一般。

“那么很遗憾。”

主持人开口宣布了四个名单。

被念到名字的四个词人,都被淘汰了。

巧合的是,这四个人,刚好有两个齐洲的,两个是楚洲的。

那四个词人苦笑着对视一眼,离开了舞台,结果刚下去就被记者拦住,问他们有什么想说的。

“我只能说,林知白老师是神。”

这是齐洲第一个词人的采访,他摇着头离开。

“林知白会长注定是所有人都翻不过的大山,既然如此,那我早点输和晚点输其实没有区别。”

这是齐洲第二位词人的最后发言。

接下来的两个楚洲词人,淘汰感言就有趣了。

他们一个说的是:“希望金燃老师可以加油,拼杀到最后……”

另一个说的则是:“我希望下一届的齐楚文斗,可以取消外援制度,禁止任何一个洲引进其他洲的外援!”

这是第一次有参赛者公开抨击外援制度。

而且这个抨击外援制度的参赛者,还是楚洲人,明明这玩法,就是楚洲先开发出来的。

搞得齐洲观众都笑嘻了。

“去年楚洲靠外援占了多少便宜,今年就被白帝打断了多少条腿,挑断了多少根筋。”

“得白帝者得天下!”

“就冲首富今天的状态,我想不到那个金燃凭什么能挡住他!”

……

楚洲观众则开始自闭了。

“第一轮林知白就开始虐其他选手了嘛!”

“我不信,难道他真的可以比肩陈王!?”

“您猜怎么着!陈王也写过闺怨词,但知名度并不高,至少在闺怨词这块,林知白比陈王还狠!”

……

秦洲观众:

“没有人比白帝更懂闺怨!”

“这不会是要六连冠的节奏吧!?”

“我看行!”

……

赵洲。

“情况不妙啊!”

“金燃老师,金燃老师,一定要撑住啊,你是我们的最后两道防线之一了!”

“难道林知白是陈王转世不成!?”

……

中洲。

“比肩陈王!”

“这才一轮,我不能完全认可,但确实猛的过分。”

“再看吧,我感觉林知白好像真有陈王当年的气概。”

……

这才第一轮,林知白就已经得到了更多“比肩陈王”的评价。

不过显然。

正如某些网友说的。

这种程度还是不够。

那就继续加大火力吧。

恰在此刻,主持人准备抽取第二轮关键词了。

“六位老师做好准备了吗?我准备抽第二轮关键词了哦!请大屏幕开始转起来!”

刷刷刷。

屏幕转动。

“停!”

随着主持人的一句“停”,大屏幕上出现了这样两个字:

悼亡!

没有错,正是“悼亡”两个字。

这两个字出现的瞬间,仿佛连空气都沉重了几分,包括主持人也没想到,第二轮抽到的关键词,竟然比第一轮还要邪乎。

闺怨虽然少见,但不算小众。

可悼亡的话,这主题还是比较小众的。

“没想的这关键词竟然是悼亡,悼亡诗悼亡词,相信大家都读过,同时我相信大家也都明白,这是生人悼念死者才会创作的题材,但大家未必知道的是,我们蓝星写悼亡诗悼亡词最多的洲,正是齐洲和楚洲,而那些悼亡的诗词,大多生产在同一个时期,便是当年齐楚战争的时候。”

齐楚战争太惨烈了。

那时候,有很多血泪故事,至今还在流传。

主持人声情并茂道:“比如齐洲大将军范五,妻子重病垂危,他却不得不外出征战,直到十年之后才回到故乡,这时候他的妻子早已病故多年,连大将军尚且如此无奈,普通的夫妻在战争中分离,直到天人永隔的例子就太多了,所以我觉得各位老师可以从这些情感出发,写出你们的作品……”

题意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六位词家表情都是若有所思。

而林知白的表情,则是有些懵逼。

在中国文学史上,从《诗经》开始,就已经出现了“悼亡诗”题材。

悼亡诗写得最有名的,有西晋的潘岳,和中唐的元稹,包括晚唐的李商隐亦曾有悼亡之作。

他们的作品悲切感人。

可用词写悼亡,在前世却极为罕见!

包括在蓝星。

悼亡词应该也是相当小众的题材了。

好在!

有苏仙!

从悼亡诗首次出现,一直到北宋期间,所有人都在写悼亡诗,没有人写过悼亡词!

直到苏东坡写下了一篇叫《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的作品。

没错,用词来写悼亡,苏轼是首创!

而这部作品一出,从此就成了悼亡词的天花板,在千百年后登上了课本,以至于大天朝的学生都不陌生!

尤其是开篇。

简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不过用这首是不是太夸张了?

林知白想了想,好像也不算夸张啊,毕竟自己连《水调歌头》都抄了!

这部作品虽然也是顶级牛逼没错,但知名度和影响力,还是不如《水调歌头》的。

念及此。

林知白提笔。

……

从主持人讲完题目,镜头便一直在拍摄各位词人的反应。

台上还剩下六个词人。

最猛的,是林知白和金燃。

因此两人的镜头,天然就比其他人多。

尤其是林知白的镜头,所以他这一动笔,就引起了所有人注意。

“哦!”

“林知白老师动笔了!”

“他这次这么快就有灵感了吗?”

“哦!”

“他真的动笔了!”

在所有人注视中,林知白写下了这样一行字:“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这开篇!”

明明才第一句,观众却感觉到一种神秘的力量,压在了他们的心头!

直播间的几个解说更是忍不住反复念诵:

“十年生死两茫茫……”

“不思量……”

“自难忘……”

忽然,有个解说若有所思道:“这难道是范五将军的视角吗?”

就像主持人介绍的。

范五在妻子重病中外出征战。

据说直到十年之后,他才重新回到家乡,这时候妻子已经亡故了。

而林知白开局就写这样一句话,很难不让人联想。

“哎!?”

“好像真是!”

观众也觉得解说猜的没错。

“这是要以范五的角度,为其妻写悼亡诗的意思?”

这开篇,真的很像是在写齐洲那位将军,和他妻子的故事。

这时林知白又写: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女解说忍不住站了起来,满目都是惊艳,本能的进行了翻译:

“伱我夫妻诀别已经整整十年,强忍不去思念,可终究难以忘怀,千里之外那座遥远的孤坟啊,没有地方跟她诉说心中的凄凉悲伤,纵然夫妻相逢,你也认不出我,我已经是灰尘满面,两鬓如霜……”

顿了顿。

女解说声音颤抖道:“这首词,光是上阙,我就想给神跪下了,他这篇悼亡词的境界,好到哪怕不写下半阙,或者下半阙写烂了,也绝对值得九十分以上!”

词分上下。

林知白只写一半,都能得90分以上,这固然是女解说的个人说辞,但也间接说明,这个上阙对其产生的震撼有多强!

不过话说回来。

林知白上半阙堪称完美发挥,下半阙还会差吗?

略作休息后,林知白重新提笔,似乎是想到了后续思路的样子——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解说目光璀璨:

“昨夜我在梦中又回到了家乡,在小屋窗口,你正在打扮梳妆……”

“发现了吗?”

“这里的描写,变成了梦境!”

“这个下半阙的开局,一下子把艺术感都拉满了!”

观众有的激动。

有的则是懵懵懂懂。

可接下来,林知白的几笔,却可以打碎一切懵懂: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这一句“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哪怕没有念过书的,都能大概明白意思!

结合前文。

千古经典的魅力,肆意的绽放开!

林知白也是在此刻,添上了全词的最后一句“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这首词,是苏轼悼念妻子的作品。

感人至深!

而现在,在蓝星观众的视角里,却认为他写的是那位将军和妻子的故事。

不过这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不管怎么样理解,这首词的价值都摆在那,它被创作出来的瞬间,所有人都开始重新审视那句对林知白的评价:

比肩陈王!?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