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明悍匪:我认钱不认人 > 第370章 告御状4

大明悍匪:我认钱不认人 第370章 告御状4

作者:春光不外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2: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朱元璋,朱标一行人,先行回京,朱雄英则是留在海军基地总部的航海研究院之内,查看航空母舰的研制进度。

这里还有一个庞大的造船厂,禁卫军海军的军舰已经从金陵的龙江造船厂迁移到宝山,以方便配合研究院的研制工作。

“怎么样,航空母舰内部的电力操作系统,跟发动机研究的怎么样了?”

朱雄英之前花了巨资购买了教学影像之后,他一边学一遍写教学数据,还亲自教了这些研究人员,如今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想必应该是有点进展的。

“回禀太孙殿下,臣等人已经摸清楚了电力操作系统的运作原理和方式,目前正在打造第一艘航空母舰,就是不知道能不能成功,发动机也做出来了。”

“发动机就是大型的星形发动机,其内部的一些结构其实跟汽车,飞机的发动机相差不多,只不过难度却是大了很多倍不止。”

“殿下请看,这就是星形活塞发动机,我们正准备装在一艘运输舰上试试看,如果成功了的话,那么以后海军的军舰就不用蒸汽机为动力了。”

航海研究院的主管说道。

朱雄英来到摆放着发动机的地方,这个发动机确实是比汽车,直升机,战斗机的发动机大很多倍,其复杂程度也很高。

甚至他都怀疑这玩意有没有制作成功,别是个空架子,中看不中用。

“航空母舰的架子多久能打造出来?”

朱雄英比较关心这个问题。

“最短半年吧,最长两年,外壳已经出来一小部分了。”

主管笑道。

朱雄英没有多说什么,而且来到造船厂这边看了一下,如今的宝山,也是繁华无比,因为海军,空军基地总部在这里,大量禁卫军驻守,还不断的有生活物资和运输车进进出出的。

还有一些兵工厂也建立在苏州府的周边,导致这附近的一些小村镇,都富裕了起来,商铺也是多了起来,人多了,那自然经济就上涨了。

本来,苏州府也不差,带动宝山这个小地方也是轻而易举的。

“这海军的军舰,其实也就是一个铁壳子而已,里面就只有一个大型的蒸汽机,甲板上几门大炮,几个高射炮,仅此而已了。”

“跟二战时期的那些,战列舰,简直是差远了,航母看来是很难在短时间之内造出来了,海军工业还需要一点时间发展一下。”

朱雄英看着海面上的那些不断移动的军舰,也是不抱有什么太大的期望。

“巨港不断的有运输舰离港,为海外的军事基地和高丽那边运送物资。”

朱雄英有自言自语的道:“而宝山也是不断的有运输卡车运送战略物资过来,这些都是钱啊,养一个庞大的军工产业,和一支庞大的军队,真是耗钱。”

“要想想办法,扩大一下生意了。”

朱雄英思考了起来,兵仗局的兵工厂,如今在金陵,苏州府,济南府,开封府,北平府,沈阳府这几个地方都开设着。

还有山西的煤矿,玉门,扬州的石油,文莱的石油,缅甸,印尼的油矿,都在挖掘着,这都是大量的人力物力啊。

还有十几处的铁矿,铜矿,冶炼工厂,兵仗局下面的工人,起码都有十万人上下。

这些暂时都在为军工服务。

十日后。

“回京。”

朱雄英启程回金陵,打算搞钱,等不及扶桑倭国的那些金山银山了,要打下那边,再挖出来起码都要两年之久。

这期间不可能什么都不做的。

……

洪武三十年,十二月中。

大雪。

鹅毛大雪,将天地覆盖,飞禽绝踪,走兽无影,天地万物都是银白色的一片。

虽然是大冬天的,天气寒冷无比,但是金陵城的内内外外,也都是一片热闹,人人身上都穿着棉衣,披着棉袍,在大街上来来往往。

“如今的条件好了,家家户户都用的起炭火,用得起煤炉子,穿得起棉衣棉鞋,也都住着砖房子,装上了玻璃窗。”

“这要是在洪武二十年的那个时候,大街上可没这么热闹,那时候条件差,只能躲在屋子里,躺在被子里御寒,窗户也是透着冷风进来,那日子……啧啧啧。”

“是啊,即使是咱们过了几年的好日子了,也依旧记得那时候的苦日子。”

“这些都是皇太孙的功绩,话说太孙殿下是神仙转世,死而复生,有着神仙手段……才能发明这么些神奇的东西出来。”

“才能让咱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改革新政,整顿吏治,发展商业,废除贱籍,废除各种苛捐杂税……有次明君,真是咱们大明的福气啊……”

即使是已经好几年了,但是大家对金陵这繁华的一幕,都是时常赞叹不已,这金陵,十年的发展和变化,金陵的本地人可都是看在眼里的。

如今皇太孙朱雄英的威望,其他地方不敢说,但是在南直隶,那绝对是最高的,有心人硬黑都黑不动,毕竟事实摆在眼前。

“每次看到这金陵的建设,就感叹古人的审美。”

朱雄英在到金陵城内走着,看着四周的建筑,笑容满面。

古风的建筑,华丽的灯笼,比起现代的高楼大厦,不知道美多少倍,不过高楼大厦也是要建的,混合的建筑风格和街区。

不过这些都是以后的事情了,目前还不需要那种现代建筑。

“殿下,这个整个金陵城都铺满了石砖,这些全都是金陵百姓的税钱,工部的账目都是公开的,所有百姓都知道纳税的钱,一部分用在这了这上面,这就是真正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街道两边的路灯,下水道,污水处理厂,垃圾站……等等。”

“这些走的都是明账,在工部衙门的门口,有贴出来,纳税人思想宣传算是比较到位了,人人都积极的纳税,人人都知道自己是纳税人,人人都有监督公款的权力。”

应天府尹在旁边笑着介绍着如今金陵的一些官府建设的设施。

“这就是进步,文明的进步。”

朱雄英笑着点点头,又道:“有光明,自然也有黑暗,但是要平衡,不能只有黑暗,却没有光明。”

“殿下说得对,臣听说了开封杞县的那个大案子,那个地方,就是小地方,地方官府太黑暗了,百姓们一点光明都没有,都不平衡了,自然就出问题了。”

正三品大官的应天府尹配笑着,又道:“朝廷的一切,都是建立在百姓的基础之上,如果没有了百姓们的纳税,那么官府也维持不下去。”

“杞县那些小地方的官员,居然不明白这个道理,居然胆敢杀鸡取卵,简直是自取灭亡,这是罪大恶极之罪,臣痛恨这些人,前两天,这些犯人被押送来金陵,臣还去丢鸡蛋了。”

“你叫什么名字?”

朱雄英看了对方一眼。

“臣张禾秆,任职应天府尹才六年而已。”

张禾秆闻言,立刻激动的笑了起来,他虽然是正三品的高官,总管大明京城的民生,但是能见到天子的机会也不多。

他的直属上官还是六部,无法直接跟陛下,太子,或者皇太孙汇报工作,今日迎接太孙殿下,简直是走了大运了,也是刚好碰上太孙想要在城内散散步,才能有机会让他陪同。

金陵的府尹,其实也就是品级高点的知府罢了。

“不错,你下去忙吧,我要直接去刑部。”

朱雄英摆摆手,是时候审那个告御状的案子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