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明悍匪:我认钱不认人 > 第35章 暗杀

大明悍匪:我认钱不认人 第35章 暗杀

作者:春光不外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2: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谨身殿。

朱元璋一回到宫里,就立刻召见了工部的两个侍郎和太子朱标过来。

“怎么样,你们对于永嘉县那边的具体章程出来没有?”

朱元璋脸上的笑容都没停过,看着三人,又道:“你们也都知道咱,叫你们过来,也是有关于治水的事情。”

朱标呈上刚才他们的方案,道:“治河道,都是重复的工程,重要是御史暗访的结果。”

朱元璋看了一下,道:“就这么办。”

“太子,你明日传旨兵部,澎湖巡检司保留,其他的不变。”

“另外,咱得到了一套更加好的治河方法。”

朱元璋看着秦奎和练子宁两人,脸上有点小得意。

朱标看了老爷子一眼,心想,又去雄英那里去了,怕是从他那里听来的。

秦奎见此,立刻回道:“陛下心系天下民生大事,是天下之福,是百姓之福。”

练子宁也是赶紧道:“陛下勤政,臣等望尘莫及。”

“好了,别他娘的拍马屁了。”

朱元璋笑骂一声,问道:“你们觉得,河道年年泛滥的源头在哪里?”

“回陛下,大雨,河道堤坝被河水……日久腐蚀……等等原因。”

练子宁道。

“亏你们在工部这么久,修筑的河堤也很多,真是一点见识都没有!”

朱元璋听到这么敷衍的话,顿时就来气了,听了雄英对黄河的理解,跟治理的方法,他真是越发觉得这些大臣,都是无能之辈。

“办事只会根据前人的方法和经验去办,一点没想过要自己去研究和发明!”

“这是什么,这就叫做,在其位,却不谋其职,不谋其责,不谋其事!”

“这就叫做,素餐尸位!”

“臣等愚昧!”

练子宁和秦奎顿时吓一跳,立刻跪地上认错,先别管陛下为何突然发火,反正先认错准没错。

朱元璋见两人这一副模样,就更加生气了,道:“一天天的,整天跟咱认错,愚昧,恶心,让咱觉得恶心!”

练子宁壮起胆子,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道:“陛下,臣也翻过很多书,专研治河之道,可方法都是大同小异的,古人都……”

“别说了!”

朱元璋直接打断对方,指着桌面上的纸,道:“这是从咱孙子那里得来的,一个十几岁的孩子,都比你们这些什么朝廷重臣,什么所谓的进士,国之栋梁懂的多!”

“都看看!”

三人大气不敢出一声,朱标虽然经常和老爷子争吵,但那是私下里。

而且,他们也都是很好奇,一个十几岁的皇孙,到底有什么法子,让陛下听了,居然可以对他们这么破口大骂。

王景弘走上台阶将书写好的纸拿起下去给秦奎和练子宁,朱标也是凑过去,三人一起看了起来。

很快,三人的表情就开始有了变化,从一开始怀疑,到逐渐震惊。

“呼……!”

良久,秦奎长出一口气,一脸的震撼,道:“这上面所写,确实是绝,臣佩服万分!”

他小心的将纸张收好,又道:“臣建议,将此法和这些理念,编写成书,入国子监,让学子们都有所学。”

“虽然陛下没说是那位皇孙的办法,但是臣要恭喜陛下,得此一位有着济世之大才的皇孙!”

练子宁脸色怪异,虽然心里很不服气,但是叹息一声,道:“臣心悦臣服,不得不承认,确实比臣懂得多,陛下骂的对。”

很快,他又脸色一喜,问道:“请问陛下,您说的皇孙,可是允炆殿下?”

爽!

爽快!

朱元璋看着两人的表情和态度,那心里可别提多舒坦了,这一群群的文人,整天装模做样的,自以为多博学多才呢,也不过是只会读死书的书生。

用咱大孙的话来说,就是,读了那么多书,只会用来考试了。

“是咱皇孙,但不是允炆。”

“这是一个长久的活,工部尽快开始盘算起来。”

“臣领旨,谨遵陛下教诲。”

秦奎和练子宁离开大殿之后,朱元璋看向朱标:“你也回去休息吧。”

等朱标离开,朱元璋闭上了眼睛,过了一会,他睁开眼睛,道:“传蒋瓛进来。”

……

东宫。

“二爷,有您的信件。”

来福来到朱允炆房前,轻轻敲门。

朱允炆放下书,打开门接过信件一看,立刻脸色一变,来到后院,来到吕氏房间,道:“母妃,这是练侍郎送来的。”

吕氏闻言,打开一看,目光闪动起来,沉思一会,便道:“哪里还有什么别的皇孙有这种本事,就是外面那个畜生!”

“你皇爷爷出去了一趟之后,才议的事,不是去找那个畜生,还会是谁!”

吕氏眼看着失神的朱允炆,安慰道:“别急,只是长得像而已,就算你皇爷爷再怎么样喜欢那个畜生,也不可能跟你这个长孙相比。”

“最多,封个官给那人也就顶天了。”

朱允炆点点头,回到房间就觉得心烦意乱,本来他自信满满,但是好像在皇爷爷那里,好像越来越失宠。

皇爷爷对他的看重,可以明显的感觉到,在急速下降。

“为什么!”

朱允炆怒从心中起,抓起一个花瓶就摔在地上。

“为什么死了一个大哥,又冒出来一个!!”

“砰!砰!砰!”

房间里的声响,让外面的太监宫女,诧异之余,也很惊慌,都纷纷退到一边去。

朱允熥打开房门,看着斜对面朱允炆的房间,也有点意外,小声道:“这还是二哥第一次发这么大脾气。”

吕氏拿着手中的信,在房里来回踱步,她心里的不安,越来越强烈,强烈到,仿佛回到了五年前,朱雄英还在的时候。

那个时候的朱雄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所有人都对他抱有期望,没人看她的儿子,朱允炆一眼。

直到,他死了!

吕氏看了看已经微微暗下来的天色,对外面的来福道:“去把周骥叫过来。”

周骥是东宫侍卫,被选入宫中任职勋卫的功勋子弟,被分到东宫护卫。

“臣周骥,参见太子妃。”

周骥站在殿外。

……

吃过晚饭,趁着城门还没关。

朱英就背起猎枪,朝着城外走去,凤阳府那边的矿山,前几天已经挖出来一车了,刚运到工厂那边。

所以他打算过去一趟,有了石英石就可以制造玻璃了。

其实这个年代,甚至更早,就已经有玻璃制品了,只是在大明没有得到广泛使用和发展,朱英自然不会去搞什么单纯的玻璃,而是要搞大块的玻璃镜。

区别在于,纯手工镜子是的铜锡盘,这个是玻璃,手工镜子造价贵,没办法做成大镜子,可延伸性也不高。

而玻璃搞出来,不止是可以做玻璃镜而已,延伸性就高很多,所以才要去买石英矿。

“朱兄,这么晚了出城,太危险了。”

李增枝提醒了一声,毕竟太子殿下吩咐了,要护卫朱英。

“没事。”

朱英淡定的笑了笑,又道:“这里哪里?”

“应天府,大明京师,谁敢在这里闹事。”

就在这时候,前方突然出现一人,张弓搭箭,朝着这边就是一箭射了过来!

“什么人,敢在这里闹事!”

李增枝大喝一声,雁翎刀快速出鞘,将射来的箭打飞。

借着月光看去,就立刻瞳孔一缩,只见大树后面出现了四五十人,全部穿着夜行衣。

一看就是早就埋伏在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