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明悍匪:我认钱不认人 > 第288章 这些亲王,放到哪里合适?

朱雄英放下手中的工作,思考了一下刚才的内容,其实也就两个内容需要他做决定,其他的都内容都是已经完成了的政务。

还有,皇家海贸城建设完成,那么就可以开海了。

辽北战区的水师基地位置还算不错,天津,后世所在的海参威,至于新西伯利亚以西过来的女真野人?

那边还有女真野人部落?

朱雄英想不出来这是那群人,不过他不想接纳,孩他妈胃口挺大,要批一块地给他们生活。怎么,想自治?

“让通政司回复蒙古王,驱逐这群女真野人部落,如果对方敢潜入大明境内,就给西北战区申请调兵,清剿这群野人。”

“另外,回复陛下,说可以下令给齐王,代王,让他们驱赶为主,不必再添杀戮,把这些伊斯兰教,印度的婆罗门教的教徒,往西方驱赶,赶去不丹,和印度。”

“如果赶都赶不走,那就全杀干净,不能被这种极端宗教分子,分化,宣扬异度宗教文化和思想。”

“传令下去,除了现有的佛教跟道教之外的,其他的任何宗教,不得在大明的国土范围之内,建立寺庙和据点。”

“传令新疆巡抚,驱赶异度宗教,清真,回教,以及各种邪教,驱赶它们去西方,不肯离境者,杀无赦,国防部传令西北战区,调兵协助清剿这些境外宗教。”

朱雄英对极端宗教分子容忍度很低,各种邪教洗脑分子,就是从这些异外宗教中演变而来的。

比如后世的韩国,那里的邪教简直是害国害民,还多如牛毛,也不知道都是从哪些宗教发展出来的,萨满教?

他对佛教可以保留,是因为中原佛教算是汉化过来的,已经有了华夏的文化和思想了,而且其核心思想是好的。

只是一些和尚利益熏心,也最多骗骗钱财而已,大部分不会去干其他很恐怖的事情,最大活动面积也就在一个寺庙之内。

但是其他乱七八糟的邪教,各种献祭,蛊惑人心,洗脑,大面积活动,组织运动,暗地里搞鬼……这种邪教不得不清除掉。

“就这样,你退下吧。”

朱雄英摆摆手。

至于明文不得活人葬制,是为了防止有人自作主张的为皇帝,和那些王爷们搞殉葬,其实大明并没有明文规定要殉葬,也没有明文规定不可以殉葬。

所以朱雄英写这个条文,是明文禁止,而不是废除。

很多人说朱元璋搞殉葬,其实多半是朱允炆搞得,因为这小子得位不正,朱元璋在某个晚上,死的很快,然后建文和他的四大天王立刻发行矫诏登上皇位。

(矫诏的意思是:伪造,篡改。)

马上禁止所有亲王来金陵见自己父皇最后一面,匆匆将朱元璋下葬,自作主张得殉葬了一些妃子。

朱元璋死前除了一封矫诏的圣旨之外,没有任何关于要谁殉葬的旨意,包括死在前面的马皇后,太子妃常氏,太子朱标,朱雄英等人。

这些人死了,没有殉葬的旨意和记录,也就是说,朱元璋没有要求别人殉葬,但是也没有阻止,所以有几个亲王死后,就有殉葬的记录。

不知道这个朱允炆是他自作主张,还是听了他那四大天王提的意见,然后导致后来的朱瞻基也有殉葬记录,因为内阁三杨,就是在建文朝爬上来的。

原历史朱标死后,朱元璋身边全是外人,唯一的长大的孙子朱允炆,还是个被精心调教出来的反骨仔。

关于这方面,还有朱允炆夺位,就不多写了,不然要说明很多资料来源。

……

洪武二十七年,九月。

中东混战,扶桑倭国的一休和尚出生。

郑和东行时间已达一年之久,张栋梁回京。

“栋梁拜见太孙殿下!”

张栋梁来到朱雄英面前跪拜,其身后就滔滔不绝的讲起了在皇家海贸城的事情,还有海外商人,船队的事情,说了很多其他地方的风土人情。

这让他一个小人物,增加了很多关于外海的见识。

“准备船队,你选个得力又信得过的人,去管理海贸城,运送货物过去,正式开业。”

朱雄英吩咐了一些,就离开了龙门商会,然后吏部写了一道旨意,宣布开海。

又命户部在沿海的港口,建立市舶司海关,征收海关税。

不过禁止商船,前往高丽和扶桑倭国进行贸易。

第十四皇子,亲王朱楧分封为台王,封地为台湾,携十万河南移民,和三千富户赶赴台湾,加封朱楧为台湾巡抚。

这个地方,有个亲王也是比较合适的,毕竟这么大的一个岛屿,再加封为巡抚,也算是让朱楧自己治理台湾了,只不过不是真正的自治行省。

“福星,派一个得力的内侍去皇家海贸城管理,织造局的丝绸,景德镇御窑厂的瓷器,可以一起带着运过去了。”

“记住,人过去之后,如果城池建设的不好,就修缮,上档次一点,毕竟咱们的商品都是奢侈品,高档货,门面柜台也要高档次。”

朱雄英道。

“殿下,那店铺叫什么名字好呢?”

福星笑着问道。

“就叫‘绣罗间’把。”

朱雄英想了一下,就想到是杜甫的诗,《丽人行》中有一句

叫做:绣罗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银麒麟。

“还有,搞一些宣传册出来,但凡到哪里交易过的海外商人,都给一份宣传册,上面画出一份通往马六甲海峡的海洋路线图在上面,方便吸引更多的商人过来贸易。”

要靠这种方式,才能让欧洲那些商人提前找到这边,不然怎么赚他们这些人的钱,扩大贸易市场,不然光靠印度,波斯这两个地方的商人,是远远不够的。

“好嘞,奴婢马上去办。”

福星一溜烟的跑了出去。

朱雄英来到谨身殿,里面站着几个人,分别是朱权,朱植,朱栴,朱橞,朱松,朱模,看到他进来,还一起笑着行礼。

“这几个臭小子,算是咱比较满意的了,整天在咱耳朵边念叨,要出去打仗,说他们已经到了出去封王的年纪了。”

“还有几个不成器的,随便在外面开个王府就行了。”

朱元璋笑着道,又问道:“大孙子,来,你说说,把这两个臭小子放到哪里去合适?”

“有地方,有很多地方,不过要看你们有没有这个能力了。”

朱雄英忽然笑道,他正好也有海外军事行动的计划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