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明悍匪:我认钱不认人 > 第255章 各项管理条例完善

朱橚听完,就连连点头,尴尬的笑道:“太孙说的对,是我不懂的举一反三了,想的太死板了。”

“也是我没说清楚。”

朱雄英摆摆手,继续道:“假药,毒药,高于《物价管理条例的》药,都是要严格管控的方向。”

“其中假药的方面,包括药效一分,却卖出十分药效的价格,可以根治的药,却刻意制作出延续治疗的药,长久拖延病根无法治愈,只求压制的药……”

“这一类,都在假药的范围之内。”

“刑部跟进一下这方面的处罚律法,发现假药,处于获利的五倍赔偿,五倍罚款,影响严重者,主谋以诈骗罪处罚,十年监禁,十倍总谋利的罚款。”

听着皇太孙的话,刑部侍郎立刻在册子上记录上。

“五叔,要记住,我发展医疗不是为了赚钱的,是为了治疗疑难杂症,解除病痛,医生宣言的那种精神和出发点,我希望可以严格遵守。”

“好,我明白。”

“对了,民间可允许开始私人医院吗,比如,我太医院的太医不干了,自己回老家去开一个一模一样模式的医院出来。”

朱橚又道。

“可以,皇家太医院除了是医院之外,最重要的还医学研究,医疗管控,医生考核,医药管控机构,只要民办的医院,遵守医疗管理条例就行了。”

“民办医院属于商业行为,交商业税,里面的违规行为,任何人都可以投诉举报到太医院,然后太医院要派人去调查。”

“各省成立一个都察院投诉司,收到任何投诉都要有御史去调查,根据犯罪类型,交给相关的执法部门去处罚。”

“都察院的御史们要升职,就要勤快点。”

“吏部去年的考核出来了吧,那些不做事的官员,淘汰革职名单也出来了吧?”

“殿下,已经出来了,七品官一百三十七个,七品以下的基层公职人员,一千两百二十三人,已经全部革职。”

“嗯,朝廷不养闲人,想着混日子,不干事的人,要开除掉,重新招人,不需要有功名在身,只需要秀才都行,甚至是童生都可以,只要做事认真,负责的人,不需要高学历混日子的人。”

“十年寒窗,拼了命的读书,就为了来朝廷当官,混日子?”

“这种人,考核进来,给三个月试用期,不合格的要全部清退出去,干的好升官发财,干不好革职开除,制度越简单,效果越好。”

“你们也都辛苦了,等会户部开年终奖金,每人一万两,在开一百万两下去,给各省优秀人员。”

朱雄英看着一众中央核心高层官员,笑道:“辛苦一年了,也要犒劳犒劳。”

“臣等谢过皇太孙赏赐”

众人立刻站起来拱手行礼,然后再在朱雄英示意下坐下,每个人都是笑容满面的,要搁以前,哪有这种好事。

一万两的年终奖,可是非常多了。

“国库税收都多了好多,这些都是大家一起为朝廷新政努力的成果,发点奖金是很合适的。”

朱雄英吐出一个烟圈,看着户部的税务账册,满意的笑了笑。

“对了,既然皇家太医院的医学研究经费,国库出了,那么正五品以及以上的官员,有任何病痛,可以去太医院治疗,免除所有费用,不用请旨。”

“其实,朝廷的新政,对大家的改变不大,除了特权无法覆盖你们的家里人之外,还提高了你们的俸禄,是吧。”

“影响的是官员本身之外的群体利益,只要你们不是太过贪心都是可以过的很好的,以后有任何好东西研制出来,大家都是第一个享受的群体。”

“好好干,这第二次的新政在南直隶,和浙江行省,要好好的试行下去,让所有制度和程序稳定,成熟下来,都要靠各位了。”

朱雄英给众人画了一个大饼,这当然不是一个假的大饼,而是真的。

“臣等明白。”众人又站起来行礼。

“礼部这边要把教育做好,各省府州县的学堂,把以前的儒学课程删减一些作用不大的,加入一些新的知识课程。”

“读书人毕业的学位,还是以,秀才,举人,进士为等级,再往上,就是一甲,二甲,三甲进士这样。”

“开办大学,每个省都要有一个大学,其实就是把官方的学堂,合并扩大成一个很大的学校而已,十六岁的进入大学的最低年纪。”

“十六岁以下的学子,依旧在小学堂内读书,把各省府州县的教授,整编以下,以能力高低来分,学识一般的去小学堂,学识厉害的去大学教书。”

“之前,从金陵帝国学府毕业出去的那些学生,除了一部分进入了朝廷实习之外,还有很多成绩一般的下放到外面教书去了,这些人也整编到礼部,全部放到大学里去教授新的知识学科。”

“这只是我给你的安排的事情,但是具体细节还是需要你来制定,明白吗?”

朱雄英看着齐泰。

“臣明白,殿下。”

齐泰一边记录一边点头。

“殿下,工部这边,收到了很多商人的营业证的申请,臣想问一下不确定的事情。”

“你问。”

“臣收到了钱庄的营业申请,所以臣想问,这个钱庄的生意,是否可以私人开设,老百姓们的钱放在这些商人手里,会不会安全?”

“还有一些行业,比如金矿,铜矿,铁矿,煤,木炭,贩盐,瓷器,茶叶……等等。”

“臣感觉这些行业利益很高,可以朝廷专营,没必要放给民间去搞。”

工部的官员顺便提了一个意见。

“什么都给朝廷垄断专营了,那我发展商业的意义在哪里,把所有人圈起来当猪养不就得了。”

朱雄英直接否定,看着众人,继续道:“朝廷专营,不得民办的商业项目,暂时只包括:军工,石油,银矿,货币发行,还有粮食大类的存储和价格管控。”

“银矿是因为现在的官方货币有银币,所以银矿管控,商业想要有良好的经济效应,就不可以执行行业垄断,必须要让经济维持良好的运行规律和良性竞争才行。”

“现在的皇家商会也就一个龙门商会,但是龙门商会关系着工业技术的和招商,再加上景德镇的御窑厂,三大织造局之外就没了。”

“但是,瓷器,丝绸,也没打算垄断,比如说,朝廷垄断了某个行业,那么整个行业的税怎么收?跟谁收?”

“大明只允许技术垄断,不允许行业垄断。”

事实上,古代很多行业都是允许私人开办的,只是工部这个逼看到甜头了,有些行业是全国老百姓都要需要的,所以朝廷垄断就能垄断整个大明的所有人的需求。

比如,盐,在古代就是垄断行业,全国所有人都是客户,这钱多好赚,但是后面,盐业里面有多混乱和腐败,就不用多说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