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明悍匪:我认钱不认人 > 第234章 解缙反对新政2

大明悍匪:我认钱不认人 第234章 解缙反对新政2

作者:春光不外泄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2:16 来源:平板电子书

朱雄英看着解缙,这个大名鼎鼎的解缙,知道这个人是个倔脾气,心高气傲,跟大多数自以为清流的文人士子一样,觉得敢于反对,就是对的,以反皇帝对为荣。

当然了,这个人有没有才华,当然是有的。

朱雄英能想到朝中会有很多官员会反对这次的新政,只不过不是福利上的,因为他们自己本身还是有福利和特权的,甚至社会地位还高了一个档次,除了当官的,所有读书人的特权都废除了,他们这些当官的,自然就更加特殊了。

而且,官员们的俸禄还增加三倍,他们当然没意见,至于不的经商,他们本来很多官员也没有去做生意,只有一些官员,家族里有生意而已。

本人和直属亲人不得经商,那么就转给其他人名下就行了,只是可惜,还是需要交商业税,只有官员本身能免除个人所得税,不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了。

连皇室亲王的福利特权都取消了很多,他们当官的自然不能再多说什么。

这次他们不满意的是制度,因为很多官员,从翰林院出来,会升都察院,然后再升到六部去,可谓是一步一个脚印,每个部门都是跳板,都是履历。

但是现在,陛下突然说,各司其职,还废除了兵部,按照官员的专业能力还划分部门,刑部的官员,必须要对司法有才干的人,才能去。

这还不止,更是废除了很多衙门,五寺,都只留下了大理寺跟太仆寺而已。

也就是说,很多人就无法从翰林院,以六部五寺当跳板了,这无疑是断了很多人的升迁之路,所以大部分人当然不愿意朝廷这次的新政。

上一次的新政,分了文官们的权力,本来就有点微词,只是不敢提出来罢了,但是这次变的就太大了。

“你觉得工部,就是木匠建房子?”

朱雄英看着解缙道。

“不错,工部管着建造,水利,制造……这些,不就是吩咐工匠们去建设吗。”

解缙道。

“你要是把工作想的这么简单,那就大错特错了。”

朱雄英摇摇头,然后解释道:“工部,负责全国所有城池的建设,规划,水利,林业,环境,一个城池的好与坏,全看工部官员的规划和建设,以后,全国所有工程,商业内发展和建设计划,都由工部总管和下发各个行省。”

“吏部全国人事行政,户部全国财政,刑部全国司法,礼部全国教育、礼法、外交,国防部全国军事,大理寺全国检控,都察院监察百官,太仆寺全国马政。”

“你说,就算现在调你去这些部门,你会什么?”

“看来看去,你也就只能去礼部!”

朱雄英见解缙不说话,便又道:“现在让你去工部,前段时间,陕西汉中有旱,你能去治理水利,去解决这个大旱吗?”

“比如吏部,你能想出来一些利国利民的新政吗,再比如户部,你能让国库开源节流,提高百姓生活水平吗?”

“刑部,你能让地方犯罪率降低吗,你能让大家都遵纪守法吗,熟读法律吗,你能编写法律让百姓不再受贪官污吏的欺压吗?”

“国防部,你能安定西南反叛吗?”

“还是你能干马政?还是大理寺?太医院管全国医疗和药物,你懂?”

“我看你也就只能去礼部做做教育,编编书,再则就去都察院,监督一下百官有没有违法乱纪!”

“如果,一个人读书读的再好,文章写的再好,但是一但干起事来,这也不会,那也不会,站着工部的位置,你们说,这是好事还是坏事!”

“比如,之前的工部侍郎练子宁,占着工部的位置,年年治水,都治了二十年了,一点成效都没有,花了国库多少银子!”

“而下面真正会治水的人才,就还是一个小小的知县,一有成绩就被上面一窍不通的人给捞走了!”

“新政不好,整天把新政不好挂在嘴边,你们说!”

朱雄英指着解缙一群人,道:“新政好不好,你们自己心里不清楚?我看你们清楚的很,就是新制度,让很多只会读死书的人,举步维艰,会显得你们除了读书之外,一无所长!”

“下面那些人才,没有资历,书读的没你们好,就没有出头之日了,一个那些不会,这也不会的人,却能再六部九卿衙门里窜来窜去,这种混乱老旧的制度,难道不应该改?”

朱雄英没有给这些人留面子,骂的很直白。

“太孙殿下说这些,是个别尸位素餐的人,不代表全部,而且,还弄了个优胜劣汰的的制度出来,那么那些干事不错,但是其他人干的更加不错,就依旧排在最低的人,就要被开除,那不也是太不合理了嘛!”

解缙满脸通红的倔强道。

“优胜劣汰的制度一直都有,只是以前吏部考核他们,没有开除制度而已,就容许了那些尸位素餐之人,拿着朝廷的俸禄混日子,还要用手中的权力去其他百姓,这样的人,不开除留着干什么!”

朱雄英继续道:“如果真事情干得不错,就算排名最后,也不会开除,这个制度针对就是那些不干事的人!”

“臣……”

解缙还想再说什么,就被朱标打断了。

朱标道:“好了,这件事,你们不要再说了,朝廷新政势在必行,没有商量的余地,如果有人不满意,不愿意在朝为官,大可以递交辞呈。”

“还有,朝廷给官员内部建设的图书馆,你们进去看过了没有?”

“没有。”解缙说着,又道:“翰林院内就有大把的书籍,甚至甚多外面没有的书籍都有,还特意去什么外面的图书馆干什么。”

解缙等人失望的叹了口气,他们知道,再多说什么都无法阻止了,因为朝廷提拔了很多新人进入六部两寺,甚至有很多人,之前连功名都没有。

就像朝廷说的,各个部门的官员,必须是能力相关的人才才行,礼部都开始重新编教学的书了,这就是改革新政的决心。

“那就去看看吧,你们太守旧了。”

朱标说着,又道:“走吧,等你们看完了,再来找陛下。”

“臣等告退。”

解缙等人不甘心的退出了大殿,其他都走了,只有解缙在殿外等候着皇太孙出来,想要一起商讨李善长案子的事情。

“哎……这些倔脾气文人,真的难搞。”

朱元璋看着这些人的背影,也是无奈的拍了拍额头。

“唉,解学士,你也在?”

都察院右都御史凌汉走了过来,见到解缙就上前打招呼。

“凌大人。”

解缙见来人,就立刻笑着拱手,又笑道:“您这是?”

“哦,为李善长案子来的,需要跟皇太孙一起去刑部,跟大理寺,一起三法司会审李善长。”

凌汉笑道。

“对于这次的新政,凌大人没有什么想说的嘛?”

解缙不解的看着对方,凌汉是老人,应该更加不适应才对。

“我又不是六部的人,都察院基本上没变多少,而且我觉得好的新政就是可以去做的,而且这次的新政,改变虽然大,但是我也研究过,确实是利大于弊。”

凌汉说着,又感叹一声:“皇太孙大才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