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明悍匪:我认钱不认人 > 第14章 朱允炆感觉怪怪的

朱元璋和朱标坐在大殿内,他打算叫朱允炆过来考校考校,虽然他没有多说朱允炆的事情,但是内心里也是关心的,最近由于雄英的出现,导致他疏忽了允炆。

而刚才,雄英说出那句,朱允炆一上台,大明必定乱套,因为朱允炆没能力掌控大局这句话,虽然当时没说,但却记在了心里。

因为,朱允炆在宫里确实是最优秀的小辈,所有学士都对其赞不绝口,他自然很在意,他想看看允炆是不是如那臭小子所说。

“今日见了雄英,你觉得如何?”

朱元璋看向朱标,今儿他心里高兴,非常高兴,他们三人相处的不错,很融洽,这是相认前的好征兆。

“儿子失而复得,我心里自然是极为高兴的。”

朱标微微颔首,又继续道:“这小子在外五年,经历得多,也成长的多,见识才华方面也是见长很多,可整个人流里流气的,像个小混混。”

“哈哈,咱喜欢这一股小混混的气质,当初老子不也是个小混混,现在怎么样,还不是大明皇帝。”

朱元璋倒是毫不在意的笑道:“这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能力,有能力随你小混混气质,还是书卷气质,都可以。”

“可要是没能力,就是再有书生气质都没用。”

“父皇所言不错。”

朱标总体来说,对雄英还是很满意的,心里也是喜悦的。

……

东宫。

朱允炆拿着一卷书,一边看一边跟她母亲,聊天,聊着聊天,就聊到了朱元璋身上。

“对了,最近这几天,皇爷爷经常出宫,今日就连父亲都跟着去了。”

朱允炆说着,又道:“就算是微服私访,也不应该天天去把,想来是有什么事情。”

吕氏闻言,笑道:“你皇爷爷以前也经常出宫,特别是朱雄英和你皇奶奶去世之后,你父亲跟着去,也许就是照看一下而已,有什么好大惊小怪的。”

朱允炆沉思一会,道:“要不要打听一下,皇爷爷去了哪……”

“千万别。”

吕氏立刻打断对方,严肃道:“这种小聪明就别干了,你当锦衣卫是吃干饭的,你要真敢这么做,必定会被你皇爷爷发现,到时候你会减分的。”

“你现在在宫里的表现,评价都是最好的,朱雄英已经死了,而朱允熥已经废了,没人可以撼动你的地位,千万不能因为这点小事而影响了你的形象。”

“孩儿明白了。”

朱允炆微微颔首。

王景弘来到东宫外,表明来意,就直接走进东宫,他上台阶之时,一张纸从他袖口里掉落下来,无人注意。

“允炆小殿下在吗?”

很快他就站在殿外轻声喊了一声,立刻让吕氏和朱允炆走了出来,亲自迎接,毕竟是陛下身边的太监,自然不能太过轻视。

“王公公,可是皇爷爷找我?”

朱允炆猜到一些。

“不错,殿下聪慧,陛下请您去谨身殿一趟,太子殿下也在。”

王景弘弯腰笑道。

吕氏一听这话,立刻将朱允炆拉到一边,小声问道:“最近没做错什么事把?”

“绝对没有,孩儿整日除了去大本堂,就是在东宫,就连见皇爷爷的机会都少了,怎么可能会犯错。”

朱允炆道。

“那就好,好好应对,这可能是对你有所考校,能不能过关就看你了。”

吕氏整理着朱允炆的衣服,然后拍拍他的脸庞,笑着目送几人离开。

朱允炆跟着王公公来到谨身殿外,听到里面的话,再次整理了一下着装,轻声走了进去,只见皇爷爷端坐在龙椅上,父亲朱标坐在下侧,目不转睛的盯着他。

这场面有点严肃,一下子就让朱允炆有点紧张,但是基本礼仪还是没忘,便立刻行礼道:“孙儿见过皇爷爷,孩儿见过父亲。”

“叫你过来,是有政事上的问题,想考考你。”

朱元璋指了指一旁的椅子,示意朱允炆坐下。

“是。”

朱允炆内心一震,这还是皇爷爷第一次要问他政事上的事,问国事,是不是代表着,他皇太孙的位置稳了?

越想就越激动,以至于,脸上的紧张都转化为兴奋,虽然他极力掩饰,可嘴角那一丝弧度还是难逃朱元璋和朱标的眼睛。

“胡惟庸,空印案,郭恒案的处理方式,你说一个你自己的理解。”

朱标看着朱允炆,问出了同样的问题,雄英的答案他们都知道了,既然对方说朱允炆能力不行,那么一问便知。

显然雄英回来了,朱允炆多半在老爷子心里的地位就下降了。

“这三个案子,孩儿也有所闻。”

朱允炆沉思一会,便站起身来,开口道:“孩儿认为,应当恩威并施,诛恶首,收服人心,展现为君者的仁德宽恕之心。”

“这样既惩治了那些贪官污吏,也不会伤了君臣之间的和气,皇爷爷经常说,为君者,要仁,明,勤,断,孙儿谨记于心。”

朱允炆说完,又加了一句拍马屁的话,道:“但孩儿更加佩服皇爷爷的处理。”

“哦?”

朱元璋一愣,便笑道:“你且说说看。”

“孙儿刚才说的处理,也只做到了仁,明,勤而已,只有皇爷爷才做到的断,那种果决刚断让人望尘莫及。”

“此等手段,古往今来,少有帝王能做到,也只有有皇爷爷这种能力着,才能办到。”

朱允炆说完,就弯着腰,低着头,等待着皇爷爷和父亲的夸赞之词,以往都是这么过来的,每次考校,他都必定能回答自如,也都必定会得到赞赏。

可这次,却是等了一会,都没有回应,过了一会,才听到朱元璋的声音,不过不是夸赞的话,而是让他回去的话。

等朱允炆离开大殿之后,朱元璋才看向朱标,笑道:“这就是教的好儿子。”

“除了后面那两句拍马屁的话,全他妈都是酸儒那一套,你随便找个大官,大学士来,给出的答案都一样。”

“你看他多会说话,好像跟那些文人一个吊样。”

听了雄英的观点,在听允炆的观点,简直是天差地别,他突然觉得自己思想都开阔了不少,一瞬间就觉得,那些大学士都是酸儒,教出来的人都太统一了。

凡事有了对比,就有差距,本来以前还觉得允炆很优秀,现在一对比就发现问题所在了,凡事都要向着那些文人!

朱标是这样,朱允炆也是这样,全都是那群翰林学士教出来的。

“父皇你说得对,儿臣无话可说。”

朱标这次倒是没有跟老爷子唱反调,因为他自己也受到了雄英的影响,在想法上已经有了一丝改变。

“不过,您老也变得太快了,前几天还夸允炆好,夸那些老师教的好,怎么这会……”

“滚粗,别在这碍老子的眼……”

“对了,明儿,你带雄英去一趟徐家,说个亲,顺便把他家内城里的商铺,和城外那块空地要过来给雄英。”

……

朱允炆满怀心事的回到东宫,就发现黄子澄正在跟母亲说着什么,手中还拿着一张纸,走进去近看就发现是一首词,而且写的很绝。

“允炆殿下,这是你写的词,很不错,非常不错!”

黄子澄见朱允炆回来,便立刻毫不掩饰的夸赞起来,拿着手上的纸张,赞不绝口。

“这……”

朱允炆刚想说话,就被吕氏给打断了。

“这是允炆写完了,掉在门口的。”

吕氏在自家门口捡的东西,而且还是这么好的词,当然认为是自家儿子写的,同龄之中,还有谁有这等才华。

“既然太子殿下不在,那臣就告退了。”

黄子澄临走时,还特意抄写了一份拿走。

朱允炆心事重重,这种小事都不会放在心上,满脑子都是刚才考校的事情,虽然皇爷爷没有夸赞也没有批评,但是他总感觉怪怪的。

这几天皇爷爷都很怪。

但他又不知道,哪里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