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历史 > 大明悍匪:我认钱不认人 > 第138章 方孝孺拉个血字横幅,为天下人

四天时间过去,进京科考的士子是越来越多的,而堵在承天门前面的那些学子依旧是巍然不动,以至于每天都有新到京的科考的士子过来围观。

“衍圣公被锦衣卫给抓进诏狱了,现在还没放出来。”

“这也太大胆了吧,连孔圣人之后都敢抓,陛下知道了吗?”

“刚开始可能不知道,但是这么多天过去了,陛下一定是知道的,只是不知道为何不管。”

“这件事很大,而现在山东的这么多学子过来堵门抗议,向陛下讨要个说法,此刻恐怕不好和平解决,陛下恐怕也在烦恼这件事。”

“不错,即便是陛下处罚犯事的锦衣卫,释放衍圣公,恐怕也会引起公愤和非议,怎么都要给天下人一个满意的说法。”

“锦衣卫确实越来越张狂了,这次居然胆子这么大!”

“大明迟早要灭在这些奸贼手中!”

“连衍圣公都敢陷害,还有什么是他们不敢的!”

围观的士子们看着立在四周的字牌,指指点点,议论纷纷,义愤填膺,大声的指责着罪魁祸首锦衣卫。

杨谦忽然站起来,握紧了拳头,大吼道:“圣人之后都敢抓,朝廷竟然连续四天不给回应,这是要弃天下文人士子于不用!”

“这样的朝廷,太让人寒心了,连衍圣公都陷害的朝廷,还敢去吗!”

这样的口号,他一天要带头喊好几次。

……

谨身殿内。

朱元璋手中拿着百官的奏疏,看的他脸色变幻莫测,大部分都是请求释放衍圣公,将南镇抚司镇抚使当众治罪,给天下文人一个交代的奏疏。

“算上第一天,已经过去四天了,你的计划呢?”

朱元璋看着他那一脸淡定的大孙子。

“现在参加科考的人越来越的了,这个事情要快点平息下去,不然会越闹越大。”

朱标也是觉得很棘手,又道:“或许,真不应该动孔家,元廷都可以放任孔家不管,咱们大明却要去碰一碰,现在怎么解决。”

“但凡处理不好,朝廷就会威信尽失,跟天下人离心离德。”

“你看看你,现在事情没平息,还一副不在乎的样子,看着就来气。”

朱标看着朱雄英真是气不打一处来。

“不要慌,人越多,对我们越有利。”

朱雄英淡定的笑道。

“何解?”

朱元璋疑惑的看着这大孙子,虽然他很相信这臭小子,但是现在已经是火烧眉毛的阶段了,由不得他不心急。

“知道的人少,即便是放了孔讷,有心人也会去挑唆不知情的人,以为锦衣卫陷害孔府就是事实,何况我还打算杀了孔讷。”

朱雄英解释着,继续道:“现在知道的人多了,时候我们怎么处置孔讷,大家都一清二楚,那有心人就无法编造谎言去挑唆别人,这件事想要办的让别人无话可说,只能让更多的人知道起因,过程,结果。”

“我已经将邸报,改成了大明时报,让工部拿去刻印了,到时候就真相大白,舆论爆炸。”

邸报不用解释是什么东西了吧,毕竟大家什么都知道。

“陛下!”

这时,王景弘忽然跑进来,汇报道:“陛下,太子殿下,太孙殿下,一个叫方孝孺的人,举着一个用血写的横幅,上面写着,此刻已经不是单纯的衍圣公之事,已经是天下人之是,他方孝孺要为天下文人讨个说法。”

“这个举动,已经赢得满堂喝彩,围观的人都纷纷拍手叫好。”

王景弘擦了擦脸上的汗水,此刻他都已经感到心惊了,这事闹大了,已经很难收场。

“方孝孺?他不是在汉中教书吗,怎么来金陵了?”

朱雄英眉头一皱。

“应该是有人推荐,此人又不是第一次了,上次咱打发他走了,没想到还来第二次。”

朱元璋说了一句,就又叮嘱朱雄英快去办事,心思全在孔家身上,对什么方孝孺丝毫不在意。

……

朱雄英离开谨身殿,荣升礼部尚书的齐泰,在外面等候多时,他拿着两封推荐跟在身后。

齐泰笑道:“殿下,王叔英写了两封推荐信给臣,我不敢做主,陛下不想管,说让殿下过目。”

“你总结一下。”

朱雄英走在前面,这种信写的长篇大论,他没心思看。

“王叔英本是教授,后来迁汉阳知县,他是浙江人台州府人,第一封信他推荐的正是方孝孺。”

齐泰简单介绍了一下王叔英此人,然后说了一下推荐的是谁,就直接拆开第二封信,说道:“第二封信,推荐的是杨士奇。”

“哦?杨士奇?”

朱雄英有点惊讶,按照原本历史发展,方孝孺第二次推荐给朱元璋,又被打发走了,直到建文上台才成为四大天王之一。

这个杨士奇也是这个时候被推荐进翰林院的,跟方孝孺一样,没有任何功名,靠关系进入翰林院了。

齐泰道:“正是,杨士奇在洪武十七年的时候乡试落榜,现在除了一封王叔英的推荐之外,还有他找了方孝孺,然后方孝孺就写了一封信给了我,让我帮忙。”

“什么内容?”

朱雄英问道。

“他想直接参加科考,还说让臣打点一下,看看能不能跟主考说说话。”

齐泰如实回答。

“本来我是想让刘三吾担任主考的,可惜他死了。”

朱雄英有点惋惜。

“啊?为何?”

齐泰有点懵,殿下惋惜的话,把刘三吾救下来不就行了嘛。

“刘三吾担任主考,一定会只取南方人,这样就能很好的避开那些关系户,被他选中的人,可以减少一半,另一半录取北方学子。”

“这样,可以平衡一下官场的南北学子人数。”

“我没说他死的冤,只是之前不想杀他而已,既然他参与到谋逆当中,那我也救不了他,本来可以通过他来规避南方学子的。”

朱雄英耸耸肩,笑道:“现在他死了,鬼知道哪些南方学子是关系户。”

齐泰有点心惊,这是一个十几岁的人?简直比老狐狸还老狐狸。

他擦了擦汗,道:“那杨士奇怎么安排?”

齐泰已经自动忽略了方孝孺。

“方孝孺此刻恐怕还不知道,练子宁大案你有参与,不然的话,他还不吓死。”

朱雄英继续道:“你是不是很想他们进来?”

“臣不敢,这两个废物,怎么配跟我等三甲进士同朝为官,要不是陛下准许百官举贤,他们的推荐信根本就不可能进入通政司。”

齐泰连忙开口解释,他跟方孝孺是认识,但跟杨士奇可不沾边。

“恩科嘛,你回信让他们科考,你担任主考,到时候他们是什么货色自然就一清二楚了。”

“等会你去通政司传令,就说是我说的,以后不准收推荐信。”

“本来就是皇爷爷口头上说一下而已,他们还真来劲了。”

朱雄英倒是没打算理会这两人,主要他们此刻也没犯什么事情,就心里那点鬼心思。

可现在那个点鬼心思,一个在建文朝,一个在三杨朝,以后怕是永远没机会展现了。

此刻。

承天门外,杨谦看着突然冒出来的方孝孺,立刻有点不爽,他走上去,小声道:“你这个时候出来搞这一套,不太合适吧?”

方孝孺微笑道:“这位公子哪的话,在下只不过是为天下文人鸣不平罢了。”

“这是我山东衍圣公的事情,也是我山东学子的事情,关你个屁事?”

杨谦不屑的看着方孝孺,又道:“再说了,这么多文人都不说话,你算什么玩意,就站在最前面拉个横幅,就说为天下文人了?”

“显得你能啊?显得就你有嘴啊?”

“看把你能的,还他妈搞个血字横幅!”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