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重生超级帝国 > 第五百二十三章 走,还是不走?

重生超级帝国 第五百二十三章 走,还是不走?

作者:末日游侠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30 00:52: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大规模的迁徙,这可不是什么小事,不仅要考虑到百姓的感受,同时还要密切的关注蒋委员长那边的反应。

距离十年期限已经过去了几年的时间,而东北那边现如今却是越高越激烈,经济水平更是呈直线的网上增长。

蒋委员长难免也会眼红,可是这些除了设备以外,没有专业的人才也是玩不转的。

根据协议规定,苏道要将这些设备全都留在东北的,虽然当初协议上并没有规定人员也必须要留在东北,可这显然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谁撤退还要带走大规模的平民?古往今来,这种事情可是从来都没有发生过的。可是现在,苏道就要利用这个漏洞,将东北地区的民众全都迁徙走。

可以说苏道这是在玩火,搞不好的话,也很有可能与蒋委员长之间的关系搞崩,一切都是有可能的。

但是,现在苏道已经别无他选了,他必须要这么做,苏联的远东地区现在已经在他手中将近一年的时间了,可是一年内他们都干了些什么?

因为缺少民众,可以说占领的大片领土都属于无人区,方圆百里除了部队以外,再也看不到一位平民。

至于苏联的平民,不是被赶走了就是被杀了,要么就是藏起来了。什么叫做荒无人烟?看看现在的苏联远东地区,就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荒无人烟了。

“父老乡亲们,我们现在大下了大片的土地,急需咱们过去对荒地进行开发,皇帝陛下说了,凡是去的人,每人分配一百亩地,并且采用机械化耕种。方便快捷还省力。

另外就是不满十八周岁的每人每月发五块钱的津贴,五十周岁以上的每人每月发五块钱津贴,看病什么的都不要钱,全部由政府买单。”

一名四十来岁的男子站在一座村庄的广场上,手中拿着自制的喇叭大声的吆喝着。

广场,是个多功能的广场,平时这里是村民们活动的地方。谁家办事什么的也基本都在这里。

农忙时期。这里眨眼就成了一处晒粮的谷场,像这种广场基本上在每一个村子里都有一个,不仅是这里,此时全国上下基本上都是一样。

现在不比后世。耕种收割全都是机械化,晒粮的话大多都是放在马路上,所以也不需要这种谷场,现代少了谷场可是不行的。

“瞎搞,我们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里,你要我们离开?哪有那么容易。”

一名年纪大约六十来岁的老人,手中拿着一根油光发亮的木棍,对着台上的中年男子回应道。

“孙叔,您不能这么想啊。将士们在前线拼死拼活的为我们打下了一块新的土地。而且时间也过了这么久,部队是已经确认了那里是安全的,所以才会让我们过去,现在正是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不能扯国家的后腿不是?”

台上中年男子陪着笑脸解释道。

村里其他人倒是好解决。可以说根本就不用他去操心其他人,他的任务就是说服这些老家伙们。

老人们在村子里的威望普遍都不低,很多事情都是只要老人下了决定,小辈们即便是心有不甘,也只能去听从老人们的指挥。

而若是老人们不同意,那么事情就很难办了,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放在战乱时可能是别无他选,走也得走,不走也得走。

只是现在么,和平的日子过得久了,人们也渐渐的对家乡有了更深的感情,一般人还真不愿意离开。

而很多人在其他地方安家之后,不管在那里住了有多久,他都会感觉到一股子的陌生,而那个生他养他的家乡,只要回去站在街道上,看着熟悉的建筑,心里面便会有种由内而外的亲切感。

“我知道国家对我们很好,国家需要我们的时候,咱们乡亲们谁也没退缩过不是?咱们村子总共才多少户?七十四户人家,可咱们村子出去当兵的就有四十八个人,你能说咱们在国家需要咱们的时候不肯出力?

其他什么事情都好说,可是要让咱们离开这里,反正我是不同意。”

老人拄着拐杖重重的倒着地,情绪略显激动的回应着。

这个村子在中华帝国都是赫赫有名的军属村,全村一共七十四户人家,其中有四十八户人家都是军属。

其余的二十多户要么就是孩子年龄不够,要么就是在参军范围年龄的不在家,早些年因为战乱,此时连个人影都找不到,更别提是死是活了。

之所以先选择这个村子进行说服,也是因为刘令等人心里很没有底气,若是连这个军属村都搬不走的话,那其他的村子还怎么搬?难度要比这高至少十倍。

“孙叔,这……”

中年男子一时有些语塞,老人所说的都是实情,他们对于国家的贡献的确也不少,况且人家也已经点明了,其他事情都好说,但是迁徙这件事情,就不要谈了。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他还能怎么说?难不成直接跟他们说这是命令,皇帝亲自下的指示,搬也得搬,不搬也得搬?要是这样的话,他们一下子就彻底的失去民心了。

可事情又陷入了问题之中,刚开始就遇到了这么严重的问题,中年男子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孙叔,咱们若是不去,那咱们部队占领的地方怎么办呢?总不能那么大的地方就让部队去守着,咱们老百姓就甘心让他们离家那么远吗?”

无奈之下,中年男子只好打起了感情牌,希望以士兵来说服他们。

而且还有一个问题很多人都不知道,那就是苏道跟蒋委员长签订的十年期限,直至现在,很多人都以为蒋委员长是默认了,默认东北已经划归为中华帝国的领土了。

而等他们知道十年之后东北将还给中华民国的消息之后,不知会有什么反应?

特别是这一次的迁徙,搬走之后,十年之后,这里对于他们来说,将会是国外,到那时可不是你说回来就回来的,是需要签证的。

而且回来之后,也未必会找到自己的家,因为谁也不敢保证,后来来到东北的人,会不会对他们的家进行破坏。

若是让他们知道了十年期限的事情,估计肯走的人就更少了,毕竟这可是一去不回的事情,换做谁都得认认真真的去考虑一番。

“这无缘无故的就走,家里这么多东西可怎么办啊?地里的庄稼怎么办?你们这不是把人往死了逼嘛?”

老人情绪有些激动的用拐棍倒着地面,眼眶中变得湿润润的。

现在他也纠结了,走还是不走?不走吧总觉得对不起国家,可这要是走了吧,又有太多的舍不得,怎么办?

“孙叔,东西什么的大可放心,只需要带上衣服被子,钱和粮食就行了,家具什么的就不用带了,到了那边以后,咱们可以重新做,部队会帮忙的。还有,若是您舍不得这里,那我可以帮忙把村子里的平面图给画下来,到了那边之后,咱们还按照村子现在的样子去建设。”

见老人的情绪激动,似乎有被说通的可能性,中年男子灵光一闪,直接开始许诺道。

部队帮忙建设,这是早就说好的事,现在留在家里的不是老弱就是妇孺,谁也没有能力去盖一个新家,部队若是不帮忙,到了那边这些人非得冻死不可。

而按照村子的原状去建设,这个倒是他临时想出来的,不过应该是没问题的,反正那边地方大的很,城镇什么的因为死人太多,所以也就没打算让他们去城镇里。

计划上是建设新的城镇,愿意住在城里的就住在城里,不愿意的,就在周边平原地区建设新的村子。

“这个,我们商量商量再说吧。”

老者有些犹豫的回应道。

各项条件都很诱人,到了那里可以有更多的土地,也可以按照自己的要求去建设新的房子,村子,这些条件对于这些农村人来说都很吸引人。

而且这些人大多是一辈子都呆在村子里的,没见过什么世面,国家肯给他们这么多的好处,老者觉得若是在拒绝的话,未免就有点太不给国家面子了。

跟官府作对,古往今来都没有一个好下场的,他们可不是那些开天辟地,建立新王朝的帝王,没那个能耐,也没有那份精力。

但这一个人却又做不了主,他必须要跟村子里所有当家的都商量一下,大家都同意了,那才行,若是大家都不同意,那也就只能这样了,大不了一死而已,那也得死在自己的家乡。

“王老头,你觉得咋样?走还是不走?”

“哎,走吧,人家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再不走的话,先不说对不对的住国家,万一影响到孩子可就不好了。”

“是啊孙老头,人家不也说了吗,到了那里咱们也可以按照村子原来的样子建设,而且看病什么的还免费。我看不如这样,除了村子按照现在的样子建以外,如果他们帮我们建一座学校的话,那我们就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