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重生超级帝国 > 第四百五十章 出了问题我负责

重生超级帝国 第四百五十章 出了问题我负责

作者:末日游侠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5-30 00:52:22 来源:平板电子书

紧接着,整段铁路上出现了数百个炸点,这些炸点参差不齐,长的有二三十米,短的则只有几米,维修起来虽然不费什么事,但却很费时间,最重要的是这么多的地方需要维修,火车根本就无法正常的通行。

如此一来,向前线调兵的时间就被无限的拖延了,这让负责调兵的苏联大将朱可夫很是郁闷不已,莫斯科保卫战结束了,最终朱可夫以超人的智慧取得了战争的胜利。

随着莫斯科保卫战的结束,朱可夫马不停蹄的又被派到了远东地区,早些年的时候朱可夫曾经在远东军区呆过,也指挥远东军区的部队跟日军在诺门坎进行过一次战役。

所以刚从莫斯科下来的朱可夫,转眼间便被派到了远东地区负责指挥跟北集团军群的作战,而为了表彰朱可夫在战争中的杰出贡献,本应该在1943年1月18日授予元帅军衔的朱可夫。

竟然提前了将近一年的时间被晋升为元帅,而此时距离朱可夫晋升为大将也不过只有两年不到的时间,而朱可夫也彻底的成为了斯大林的救火队员,哪里需要哪里去,哪里都能堵住漏。

只是这一次来远东地区,虽然朱可夫走向权力的巅峰时在这个地方,但是这一次,远东也未必会给朱可夫带来什么好运气。

苏军前期作战的规律一般都是春夏两季进行防守,等到秋冬两季开始反攻,来来去去一年下来,德国人费劲千辛万苦取得的优势,眨眼间便被苏联人给夺回去,并且给予德国人重创。

可是在北集团军群这里朱可夫能有什么好办法?秋冬两季反攻?拜托,人家什么都不缺。且能在冬季主动发起攻势,那么苏联人的攻势在他们面前能起到作用吗?

朱可夫虽然很优秀,经历了这么多大战使他越来越自信。打仗也越来越顺手,可这并不意味着他的内心就会急速的膨胀。换句话说,朱可夫虽然更加自信了,可他却一直都很谨慎,从来不会自大到看不起敌人。

此时的朱可夫也是坐在一节列车上郁闷的抽着烟,紧紧的皱着眉头,不知道该怎么去办,火车已经停在这里两天的时间了。虽然前便被炸断的铁路已经快要修通了,马上就可以通车了。

但是紧接着又传来铁路被炸断的消息,刚刚修通没多久,这边工兵前脚刚走。后边中华帝国那边就继续炸铁路,而前线的战斗也已经开始打响。

到目前为止他这个远东司令还没有抵达前线,数百万援军也还被堵在路上动弹不得,朱可夫很郁闷,当然了。他看到的并非只是援军无法按时抵达,他看到的是更多的东西。

中华帝国千方百计的阻拦援军到远东去,很显然是为了在援军赶到之前彻底的消灭远东军区的兵力,然后等援军抵达的时候在发起突然袭击,立足未稳的苏联红军又怎能是北集团军群的对手?

另一方面。即便援军抵达了前线又能怎样?他们且能袭击铁路,连运兵的火车都不惧怕,那么日后的补给该怎么办?铁路对于补给来说至关重要,一旦铁路被阻断,他们将面临着补给被切断的危险。

可以说,北集团军群那边只要派出几千人,甚至是几百人的部队就能硬生生的把补给线给切断,让前线上百万红军战士饿死。

每当朱可夫想到这里,他的心情便尤为的沉重,即便身经百战的朱可夫,此时也不知道这场仗到底该怎么打?可以说这就是个死局,无论下一步他做出什么样的举动,活下来的几率都不大。

无论是空军,装甲军,还是陆军,或者是炮兵,在北集团军群面前根本就不占有一丁点的优势,苏联人唯一可以依靠的天气优势也被降到了最低,中华帝国根本就不吃这一套。

况且北集团军群的士兵大多也都是在中华民国的东北地区呆了至少有一年的时间,那里的冬天虽然比不上苏联,可毕竟也是零下几十度的温度,只要稍微训练一下,适应苏联的环境也不是什么难事。

“下令全体红军战士下火车,原地防守,后面的部队守好铁路,确保后面的铁路完好无损,同时命令远东军区的红军战士们撤到我们这里来,我们就在这里跟北集团军群来一场战斗。”

许久之后,朱可夫终于下定了决心。

往前走,他没一点胜利的信心,现在只有停下来,守好后面的铁路,确保补给物资可以顺利的被送到他们手中,然后在这里跟敌人战斗。

不过朱可夫却知道,这里并非是战斗的绝佳地方,因为这里无依无靠,铁路主要都建立在平原上,这对于北集团军群的装甲兵团运动很有利,而且也利于敌军的空军进行轰炸,他们完全就是无险可守。

但是朱可夫却不敢随意的下达全军后撤的命令,即便斯大林已经全权授权朱可夫指挥远东地区的部队,并且保证不会过度干预他的决策,但那只是不会过度干预,而不是完全不干预。

朱可夫已经因为这种事情被斯大林搞过不是一次两次了,所以这一次朱可夫也是很小心翼翼的去做这个决定,虽然没有下令后撤,但这并不是说朱可夫就死死的钉在了这里,一旦出现对他们不利的局面,朱可夫还是要下令后撤的,他不可能亲眼看着这么多的部队被歼灭。

“朱可夫同志,做出这样的决定,你想过后果了吗?”

朱可夫的一名亲随惊讶的提醒道,好在现在朱可夫是司令兼政委,并没有人可以随意的去干预朱可夫的决定,但饶是如此,他也决定要提醒一下朱可夫。

“我只知道如果部队继续前进,很有可能会弹尽粮绝,敌人很有可能会不费一兵一卒就把我们消灭。”

朱可夫苦笑着摇了摇头,这个说法虽然很没有理据,但是此刻朱可夫却只能这么说了。除此之外,他也拿不出什么更重要的理据了。

“我觉得还是将这里的情况以及我们的想法汇报给斯大林同志,让斯大林同志来做决定比较好。”

亲随继续说道。他好不容易才再次崛起,自然不可能眼睁睁的看着朱可夫再一次的倒下。

而他也早已经与朱可夫结成了阵营。大家也是共同进退,而朱可夫就是他们的首领,这在苏联国内早已是众所周知,一个指挥官上任肯定会带一些自己人过去的,那么其他人只能给他们让路。

他以前也给别人让过路,现在只不过是来抢别人位置的而已,而且他也知道。一旦斯大林责怪下来,别说是他了,就连朱可夫也的吃不了兜着走。

“好吧,那你就去跟斯大林同志说一下这里的情况。顺便问问斯大林同志的意见。”

朱可夫现在也是左右摇摆不定,不知道该怎么去办,问一下斯大林的意见也好,至少这样可以让他有一个明确的目标。

到时候即便是责怪下来,也不会一撸到底。因为这样的话斯大林就等于是自己打自己的脸。

东北,锦西北集团军群司令部内。

刘令紧皱着眉头趴在地图上仔细的查看着,苏联贯穿东西部的铁路只有一条,也就是西伯利亚大铁路,由莫斯科开出。途径梁赞、萨马拉、车里雅宾斯克、鄂木斯克、新西伯利亚、伊尔库茨克、赤塔、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到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总长9,332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铁路。

奔跑在这一钢铁大动脉上的共有大约1000列货运和客运列车。车里雅宾斯克以西,于十九世纪中建成;以东长7,416公里,于1891年始建,1916年全线通车。

这条铁路在地图上很好找,即便市面上的地图并没有标注出这道铁路,但是在苏联境内稍微一打听都知道这条铁路的途径地。

“在新西伯利亚停了下来?难道是想在那里跟我们进行决战?”

刘令快速的在地图上找出新西伯利亚的位置,仔细的看过之后大概的明白了朱可夫的意图。

“报告司令,远东军区的部队开始往后撤了。”

紧接着,参谋的汇报让刘令更加确定了心中的想法,看来这个朱可夫果然是想在新西伯利亚地区跟他们展开决战。

刘令不由的在心中暗暗叹了口气,朱可夫倒是个不错的帅才,知道在往前进的话就会陷入我们的包围圈,面临着补给被切断的危险,现在倒是聪明了,直接龟缩在那里防守。

只是朱可夫未免也太看不起北集团军群了吧?你以为你蹲在那里我就要去进攻?你以为你摆好了阵势我就肯定会去?哼,你这么想,我偏偏不这么做,我偏不去那里,看你怎么办?

“蒋委员长那边进行的怎么样了?”

刘令紧接着询问道。

朱可夫自以为是的以为自己只要蹲守在新西伯利亚地区就可以稳坐钓鱼台,坐等北集团军群从正面去跟他们交锋,但却忽略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那就是此时的蒋委员长正在收复已经独立出去的外蒙。

一旦外蒙被蒋委员长收了回去,那么中华民国的蒙古地区将于苏联的领土直接相邻,而蒙古的西北部也正好与新西伯利亚地区相连接,只要刘令稍微施舍点恩惠,拉上蒋委员长一起去进攻朱可夫倒也不是什么难事。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可别小看蒋委员长手中部队的威力,也别总以为他们就是你想象中的那样不堪一击,当年在跟日本作战的时候,主要碍于装备差,弹药不足等问题。

通过两年多的发展,此时也算是兵强马壮,士兵最少也是经过一年以上训练的,而且还有很多从抗战中走出来了老兵,现在不是后世,没有八年抗战,蒋委员长的精锐部队都还在。

“已经逼近乌兰巴托了,估计一个月之内差不多会结束战斗,一年之内可以稳定住蒙古的局势。”

“太慢了,告诉蒋委员长,让他出兵新西伯利亚,蒙古出了问题我负责,打败了朱可夫之后,沙俄在清朝占领的土地全部划分给他。”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