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玄幻 > 剑来 > 第28章 海上

剑来 第28章 海上

作者:烽火戏诸侯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5-29 20:33:11 来源:平板电子书

随着老观主脚步的递增,新桃花开了一朵又一朵。

宋云间被震惊得无以复加,数量已经接近八百了。

老观主一趟大骊京城闲游,这棵桃树新开了差不多两百朵桃花。

宋云间眯眼而笑,自言自语了一句讨喜的诗词,他年结作千年实,天公演示造化工。

桃树花满枝,金冠玉袍的俊逸道人,脚踩一双云履,人面桃花相映红,的的确确美如画。

身旁响起一个讥讽笑声,“撄宁道友,真是敢想。国祚千年的王朝,当是青冥天下呢。怎的,托隐官大人的福气,举城飞升,如今跑回家乡,当了国师,就又要鸡犬升天,举国飞升,搬迁到青冥天下那边?”

宋云间闻言,忙不迭侧过身,与这位老观主行稽首礼,羞愧道:“是晚辈得意忘形了。”

老观主讥讽之意愈发浓重,“得什么意,忘什么形?当自己是蝉蜕形骸的陆老三?”

宋云间不知如何作答,便乖乖闭嘴。

老观主说道:“珍惜道身,担当精神。”

宋云间大喜,“晚辈定会铭记在心。”

老观主斜了一眼。

宋云间说道:“也会转告陈国师。”

老观主叹了口气,不开窍的东西。说话真费劲。

宋云间也不知哪里说错了,只好闭嘴,免得说多错多。

老观主注意力转去隔壁的院落,说道:“剑修确实了不起,一个比一个做事毛躁。还不如一个学武的小姑娘来得守心。”

宋云间不敢也不宜接话,毕竟贬的,是竹素和袁化境。夸的,是国师的开山大弟子,裴钱。

老观主说道:“竹素,袁化境,不必瞎猜了,过来一叙。”

竹素和袁化境立即赶来桃树这边。

老道士有意将那境界更高的女子剑仙晾在一边,盯着袁化境,眯眼问道:“年轻人,为何要说‘自然’二字。”

宋云间顿时为这位袁剑仙担忧起来。

袁化境倒是不如宋云间那般诚惶诚恐,剑修使然,回答道:“诚然碧霄前辈大道与三世契合,在晚辈看来,依旧逃不出道法自然的大窠臼。”

老观主笑道:“倒像是老秀才的说话口气。”

相仿的口气,就是见识短浅了十万八千里。

袁化境赧颜。

老观主双手负后,抬头看那一树桃花,绣虎,终于是为人间赢得了一份升平之世的底子。

既然如此,贫道总要承情。也不必那贼精的家伙,拐弯抹角,将来通过小陌来劝自己走这趟。

还记得当初老秀才带着首徒崔瀺,这对师徒是偷摸走过一趟观道观的,表面也不聊什么人间大事与天下大势,就是东拉西扯,攀交情套近乎,顺便喝好酒,夸一夸自己那几位学生的优异。

袁化境问出一个最为好奇的问题,打断老道士的思绪,“碧霄前辈,新旧十四,果真悬殊如云泥?”

老观主笑呵呵道:“新十四里边也能矮个子里边拔出一二将军,老十四之内,亦有些软柿子,驴屎蛋。”

简而言之,是贫道够强。

袁化境懂了。

老观主绕着桃树走了一圈,转头望向崔瀺的书屋,可惜他不肯抑或是不屑与世界交心,人间少了多少句都能一一兑现的豪言壮语。

宋云间惊讶发现并未多开一朵桃花。

老观主斜眼这位撄宁道友,宋云间立即收拾好心境。

老观主望向袁化境身后的那副白骨傀儡,抖了抖手腕,凭空出现一把鎏金长柄的雪白麈尾,朝那三院法主的道身遗蜕轻轻一挥。

刹那之间,白骨生肉,三院法主恢复了远古岁月那场天劫之前的人身容貌,化腐朽为神奇。

青年容貌的道人,眼神清灵,一身浓郁道气,说是白骨道人以远古秘法再世现身,都没有问题。

袁化境惊骇发现白骨道人的道力,瞬间暴涨了三成。

老观主嘱咐道:“袁化境,不要辱没了一位到过十四的远古道士。”

袁化境沉声道:“晚辈绝不会单以傀儡视之,待之。”

老观主举起麈尾,指了指白骨道人,与袁化境提醒道:“贫道在他身上留下了一颗真灵种子,来年它若是能够开花结实,便是三院法主的转身,短则三五百载,长则漫漫无期了,直至这副道身彻底腐朽都未必能够破土见光。可如果成了,相信那时候的袁化境道力弱不到哪里去,就不必依靠白骨道人在登山路上保驾护航,否则剑心长久物于物,亦非好事,破不得大瓶颈。”

“记忆”一物,妙不可言。万年以来,能够在此事上边探本溯源的求道者,屈指可数。

袁化境顺乎本心,承诺道:“前辈放心,如果白骨道人真能重现一粒灵光,我便敬其为传道人和护道人,定会主动解契,让他恢复自由,不遗余力助他重修大道。”

老观主抚须赞赏道:“能结善缘,是大本事。若能转孽缘为善缘,更是真豪杰。”

袁化境诚惶诚恐。可不是老前辈的反话吧?

既然喊来了剑修竹素,老观主就丢给她一部道书,“是蛮荒那位云深道友的手本,参化三籁,颇有心得,于你的炼剑有些裨益,逐字逐句,悉心琢磨,莫要轻轻放过。”

竹素双手接过道书,她来到浩然,第一次与外人掐家乡简单剑诀,并无任何言语致谢。

老道士点点头,掐一古老道诀还礼,这才继续说道:“你再捎话给陈平安,让他别忘了一事,将来到了蛮荒,务必助言师兵解渡劫,至迟不要超过一甲子,晚了,言师就会合道失败,落个万劫不复的境地。届时这笔账,贫道就算在他陈平安头上。”

“今日贫道能够让桃树多出两百花,他年贫道也能让你这部道书,页页有桃花作书签。”

这种好似神仙打架的大道之约,竹素又能掺和什么呢,她只能答应下来。

老道士思量片刻,叮嘱道:“竹素,你再与他提醒一句,三山九侯先生的‘筌’字符,当初还有几分蹩脚理由,厚着脸皮说自己学不会,如今再无借口。”

竹素点头,将老观主的言语,一字一句默默记在心里。

老观主望向他们几位,说道:“学道之士,不要总是怨天尤人,需知天上无善恶,人间有因果。因果此物,混沌一片,看似错综复杂,团团乱麻,学道人不妨回想转念,单以一事一物一个自己为线头,持之以恒,用大毅力,一路顺藤摸瓜而去,见清澈脉络者见己见心见道,若言天地已然如此,总要自家功夫苦苦下手,徐徐见功。”

宋云间三位俱是虚心受教,各有所悟,与老观主诚心诚意打了个稽首。

老观主说道:“学道人要时常互参道法,舍得打开心扉,敢于坦诚相见,好过一味闭门造车。”

犹豫了一下,老观主说道:“你们有机会就跟陈平安多聊聊,这小子想法多,思路广,跟他闲聊,总归是你们赚得更多。”

之后袁化境带着那位形若活了过来的“白骨道人”告辞离去,竹素如果不是明天还要为大骊皇帝护驾,她真想立即返回黄湖山茅屋那边闭关,好好收拾一番道心。

老道士站在桃树下。

见那宋云间还提着旱烟杆,老观主笑问道:“蛟龙之属云雾变化,所以偏好这一口?”

宋云间神色尴尬道:“国师尚未从海上返回,我怕误了事,只好一直拿着。”

老观主笑呵呵一句,“好帮闲。”

宋云间苦笑道:“总是小人小其心,大人大其心,在其位者职责所在。”

老观主点点头,“也有几分道理。”

宋云间只觉得跟碧霄前辈闲聊,真是心累神疲,好像消耗的道力,犹胜修道之士的闭关。

老观主也不计较宋云间的这番心得、见解,只要足够诚心实意,未来在诸多事上磨砺几番,今日偏解总有转为正见的机会。

比如老秀才说话极有功力,好像总能从万事万物里边,找出一点“好”来。

教人误以为他才是那场“三四之争”里边推崇“人性本善”的那个。

这门学问,复杂复杂,一团乱麻,若是做错了,何必觉得徒劳,后学便晓得不走这条道了。

那件事,难啊,登天难。那我们若是做成了,岂不是更显得牛气哄哄?既然如此,为何不做?!

而当时老秀才身边,擅长治学、弈棋……其实什么都算擅长的黑衣青年,面如冠玉,少言寡语,气态温和,眼神却是锋芒无比。

听着自家先生与老道士的扯闲天,在别人家地盘的东海观道观,客人就像在无声质问东道主一事。

十四境修士,不做点什么?怎么,道龄大,就是前辈,境界高,就算先生?

青年时代的崔瀺真是狂妄到没边了。

来,用你的道理说服我,证明我是错的!

那么骄傲的一个人。

老观主再转头,看了眼与之相对厢房的新人新书屋。

不要将他百年心血的苦心经营,付诸流水。

万丈平地起高楼,底子已经打好了,所谓的大骊官场人心烂摊子,又能差到哪里去?先前大骊京城外边的官道上,赶考举子们在雨中的读书声,雨后那些既有男女也有老幼的诗词唱和,不也是你们大骊的民心?不也是一种缝补花簪的无形的高明的缜密的大匠手艺?管人的规矩,是实在的,浩然九洲哪个王朝缺了?管人心的规矩,大骊朝野也有了,你身为国师,必须看见。

你陈平安只需在此基础上,让那高原起高峰,多多益善,竖立一片片万仞山。

以金刚怒目的雷霆手段,治理大骊地支修士也好,用文火慢炖的手法,缓慢牵引长春宫、谱牒修士的也罢,都是对的,甚至是并未因为当了宋氏一朝国师,而去针对正阳山,更甚至内心深处期待正阳山未来有一位剑修,推倒那块界碑,更是好的。

如果陈平安无有此心,他来大骊京城“散步”做什么。

世人只知“自出洞来无敌手,能饶人处不饶人”,却不知贫道出了落宝滩碧霄洞,在那道上相逢,不饶你作甚?拦你们作甚?!

贫道巴不得这座人间人人如龙,任谁睡眼朦胧起了床,出了门,放眼望去,满大街的圣贤豪杰。

就在此时,老观主手捧麈尾,转头望去,不是那个蹑手蹑脚离开国师府的胆小鬼,做贼似的,跟她小时候一个德行。所以来到此地的,不是本该与“老乡叙旧”的裴钱,而是容鱼。

老观主微笑道:“理解?”

容鱼回答道:“大致理解,未必真懂。”

老观主笑道:“他倒是什么都肯与你说。”

容鱼也是第一次与人说自己的心情,“我怕自己做不好,狗尾续貂。”

老观主安慰道:“万事开头难,能有此心,就已经算是开了个好头。”

提起麈尾,老道人指了指隔壁院子那边正屋廊道的盘龙廊柱,“未必不能画龙点睛。”

————

碧波浩渺,海面如镜。

唯有青衫背后一堵还在不断缓缓爬升的高墙,略显突兀。

两个同龄人,二月二,五月五。

曹慈飘落在水面上,脚尖轻轻往回一抹,陈平安身后那堵层层叠加的高耸水墙,就被扯碎,轰然倒塌。

大概是因为双方实在是太熟悉了,没有任何客套寒暄的言语。

他们心有灵犀,只是眼神交汇,便达成共识,身形破开“镜面”坠入海中者输。如何?说定!

各自前冲,相撞而去,双方一身浩荡拳意俱是凝练至极,故而并未出现劈波斩浪的声势,就像在海面之上,拉伸出一条青光和一道白虹,面对面,硬碰硬。

两条笔直长线撞击在一起,第一拳,陈平安就用上了神人擂鼓式,人身体内叠拳至七十二。

曹慈不躲不避,直接一手掌心抵住陈平安的左手拳,霎时间整只雪白袖子纹路如海波,一条胳膊节节筋骨颤鸣,气血急剧翻涌,驾驭一口纯粹真气与陈平安渗入掌心、手腕的磅礴拳罡作对垒状,将其“黏住”,如两支主力大军战况焦灼。

也不用那白骨道人的花俏神通,曹慈只是以浑厚无匹的拳罡,强行逼退陈平安的汹涌拳意,导致潮水倒灌,各自遭受三十六拳神人擂鼓式。以两人为圆心,海波荡漾,一圈圈扩散出去,若有道人作鸟瞰,此刻海上真有壁画花纹之美感。

曹慈同时一手按住陈平安的面门,使劲一推,将陈平安摔出去数百丈外,背后贴水面十数次,如一片青石打出一长串水漂。

一掌轻拍海面,身形翻转,潇洒站定,陈平安后背传来一阵阵灼烧感。

果然,还是跟曹慈问拳,最能纯粹。

曹慈抖了抖手腕,虎口处肌肉撕裂,渗出鲜血。

陈平安伸手按住肩头,晃了晃胳膊,有些不解,这家伙怎么做到的?

竟然能够将一口纯粹真气分兵二路?他娘的这不是作弊是什么?!

曹慈微笑道:“是京城外边看拳,新悟出来的拳招,暂名‘弓弦’,一口纯粹真气互为首尾。”

也就是说曹慈并非违背武道常理,真正分出了两条纯粹真气,只不过首尾各执一端,可以“同时”递出两拳,这“同时”二字,大概至少得是止境武夫才能理解真正的分量。

陈平安摇摇头,对那拳招的名字颇不以为然,“还是叫‘蛾眉’更文雅一些。”

曹慈点头道:“确实。”

言语之际,一抹青色画弧而至,宛如在海面上拉伸出了一条弓弦,也如美人蛾眉。

为人间武道新创拳招,是曹慈的拿手好戏,只是没奈何对上了个偷拳一道的祖师水准人物。

曹慈稍微侧身,陈平安欺身而近,有样学样,双拳递出,砸向曹慈两边的太阳穴,也无所谓身前是否门户大开,会不会被曹慈借机递拳,打得就是你曹慈的脑袋。

与陈平安客气什么,曹慈双指并拢作戟指状,闪电伸出,快若飞剑,戳中陈平安心口处。

正如那江湖演义小说里边常写的“点穴”无异,只是曹慈这戟指,既会捅开对方的心脏,也会截断纯粹武夫的真气流转,等到这一口真气溃散,人身天地之内就是洪水决堤的景象,与那所有灵气相冲,对付某些耍流氓、能够修道武学兼修的人物,极为得当,等于挨了两下。

先后跻身十一境的两位“同年”武夫,第二拳,就直接是以死换死的路数。

皆是不躲不闪,各凭体魄说话,陈平安转拳为掌,于是曹慈两边太阳穴被重重一拍,眼前一花。

陈平安则被双指戳中心口,但是却没有被当场打穿心脏,而是拧转身形再后退,故而不是笔直倒滑出去,而是脚步变幻,在海面上画出了一个个圆,青花朵朵,圆圆相续,双方拉开距离,一袭青衫站定之时,无论是神态还是拳意,明显要好过结结实实挨了两巴掌的曹慈。

陈平安抬起手掌,以手背掸了掸青衫,再抬手,咧嘴笑,指了指曹慈的耳朵。

曹慈当然知道自己两边耳窍鲜血流淌的惨淡光景。

换成一般的止境武夫,挨了这两下,也就倒地不起了,连同胜负和生死都已经分出。

曹慈神色自若,只是轻轻晃了晃脑袋,不过好像这一刻动了真怒,曹慈眯起眼,还来是吧?

倏忽间,陈平安身边出现了无数个白衣曹慈。

一袭青衫好像给自己画地为牢,只是站在一个无形的大圆内,辗转腾挪,周边大雪纷飞。

碧海青天之间,即便是飞升境修士就近作壁上观,也已经看不清两位武夫的面容,只能听见水天之间响起一阵阵古怪的地籁,既有类似庙宇的钟鼓长鸣,道观清脆悠扬的玉磬,还有佛家密宗的秘法真言和吹动法螺的宏亮,或是宫廷数百坐部伎的奏乐,足可惊魂动魄,摇曳心神。

混淆的两股拳意让此方天地间变得光线扭曲,雾里看花,依稀可见拳招轨迹如纵横交错的树枝,撞击在一起再炸开的拳罡,恰似一团团在宣纸点染晕开来的写意花卉。

飞升境修士能够赶过来凑一凑热闹。

仙人境未必能够近身接拳。

玉璞境都见不了他们的面。

止境武夫气盛、归真和神到三层的杀力,身形速度,拳招路数,总归都是可以被修士估量的。

跻身了十一境,别有一座大天地。

暂告一段落,各自后退,他们脚下碧波如被切割出来的两座高台,跟随两位武夫缓缓移动,如瀑倾泻的激荡拳意跟随两道身影,在双方之间拉扯出一道深可见底的海中沟壑,一青一白,各立于“人间武道的潮头”,他们再度遥遥对峙。

水波高跃,轰然落回海中,两座武道高山之间,现出了一条璀璨彩虹,宛如架天的长桥。

陈平安上半身已经衣衫破碎,干脆伸手撕扯成一条系在腰间,袒胸露背,精瘦修长的身材。

他并非那种肌肉虬结的武夫体魄,拥有一种浑然天成的感觉,蕴藏着无与伦比的力量,阳光照耀之下,就像一副能够万古不朽的金身。

曹慈站在另外一边,身上白衣除了被打碎出一些窟窿,并无太多的损毁,至少不必像对方那样裸露出上半身。

既然都已经不再留手,双方只是心脏跳动的声响,就能够带起一股股天地共鸣的拳意潮水。

学武道路上,一步一台阶,陈平安此生走得何其扎实。

顾祐的撼山拳谱,竹楼的崔诚,剑气长城的白嬷嬷,北俱芦洲狮子峰的李二。姜赦。古巫。

陈平安伸手抹掉一条胳膊上边的血迹,肌肉开裂无数,有那曹慈拳意残留,陈平安手心如铁,磨过无数玻璃渣子似的。

记得李二曾经说过,如果说人身天地之内的千余气府,如深井,野塘,湖泊,修士气血和灵气的行气路线,就是溪涧江河大渎的水脉。那么六百三十九块人身肌肉,就是武夫得天独厚的大岳和连绵龙脉,需要开山。

故而武夫的一口纯粹真气,就是开辟出来的那条道路。由此推演,十一境的运转真气,就是让这条道路凌空登天,如人身即神殿之内的一炷香火袅袅,接引天地。

总是离乡,游历路上,尚未半百的年龄,陈平安的人生,却总是置身于各种各样的战场,何止是身经百战。

曹慈扯了扯嘴角,牵动脸颊红肿的肌肉。

心如止水,曹慈此刻的眼神,却是破天荒流露出一种激昂的求胜意味,起了强烈的胜负心。

好像在告诉对方一个任你是现任武道之主也无法改变的事实。

今天的曹慈依旧不会输给陈平安。

未来亦是如此。

光脚的陈平安,缓缓后撤出一段距离,开始前冲,身形高高跃起,一如年少时的那双老旧草鞋,跨越了家乡溪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