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青春校园 > 重生2004:独行文坛 > 第416章 你们笑得太早了!

重生2004:独行文坛 第416章 你们笑得太早了!

作者:长夜风过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5-05-29 20:32: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青春派》编辑室里的意见统一得很快,无论男女,几乎都同意选择让“罗智”与“周莹莹”进一步接触。

在他们看来,这篇要想精彩动人,“罗智”就必须冲破大量的“同质化信息”形成的“套子”。

而“周莹莹”毫无疑问就是契机。

“你们不觉得这么写就俗了吗?”一个声音幽幽从角落传来。

大家一看,是兰婷。

兰婷见众人没了声音,于是站起来道:“通过一场偶遇、一次意外、一场恋爱,就能让‘罗智’走出自己的‘信息围栏’?

我觉得这个套路有点烂俗,即使是张潮按照这个选项写下去,恐怕也很难从中跳出来。”

兰婷话也赢得了一些人的附和。

这时候马伯慵忽然笑道:“为什么不就这么接受系统推荐的‘刘颖’呢?‘罗智’不断地拒绝那些让读者也心动的改变机会,不是更能体现这篇的主题吗?”

马伯慵的话让所有人都打了一个冷战。

这心要多狠才能才能让主人公不断拒绝改变自己人生的机会啊……

毕竟编辑室都是文艺青年,颇具浪漫主义气质。

一个选择是走向通俗文学之路,一个选择是走向严肃文学之路……双方又争论了几个回合,互相都说服不了对方;中间还有几个摇摆派,更是乱上添乱。

马伯慵被吵的脑壳疼,不得不出言道:“投票吧!一人一张a4纸,就写阿拉伯数字,折好了扔我抽屉里。”

众人这才住嘴,连忙按照马伯慵说的方法把自己心仪的故事发展选项给投了。

总共就十来份,结果很快就统计出来了——令人意外的是,选择“帮助周莹莹”的竟然占了压倒性的优势。

兰婷嘟着嘴,不高兴道:“我就知道……”

由于投票是匿名的,所以也不知道谁做了“叛徒”。

马伯慵道:“没有异议,我就给他邮件了?”

……

收到邮件的时候,张潮正在离家不远的茶室,端着一杯铁观音轻啜慢饮。

手机发出“叮咚”的提示音,他拿起来浏览了一下内容,脸上忍不住露出了笑容。

《青春派》编辑们的选择并没有出乎他的预料,甚至可以说是正中下怀——并不是【选项2】他写不了,而是【选项1】被多数人认同,更符合他对人性的判断。

如果是一篇完整的交给编辑们评价,他们未必会认同这样的情节发展;

但现在是由他们亲身参与,自己内心那份遐思不免蠢蠢欲动——更何况张潮在前面做了足够的铺垫,“罗智”已经赢得了他们潜在的同情心。

这就是「选择」背后的陷阱——大部分情况下,选项摆在你面前之前,就已经被筛选、炮制过。

最终的结果看似是由自由意志决定,但实际上仍是布局者诱导的结果。

“有什么好消息?笑的这么开心。”坐在张潮对面的朱妍玲问道。

“哦,是同事的一封邮件,关于新的。”张潮没有刻意隐瞒,毕竟之前已经把新作品放在《青春派·大观》刊发的决定告诉她了。

朱妍玲闻言神色黯淡了一下,旋即又振作起精神道:“第四篇给了《青春派》,那还有第五篇,第五篇可以给咱们《花城》吗?”

张潮笑道:“《花城》也不至于缺我这一篇吧……”

朱妍玲神色坚决地道:“缺!你这样的哪个期刊都缺!”

张潮摇摇头道:“第五篇……我是有这个计划,但是真没有想过什么时候动笔,也没有想好写什么。

现在就约稿,是不是有点太早了?”

朱妍玲算了算时间,叹了口气,有些哀怨地道:“看来我这次要无功而返了。《花城》大概要成文坛笑柄了……”

张潮有些意外地道:“这么严重吗?”

朱妍玲瞄了张潮一眼,道:“可能比我说的还要严重。你在《收获》《当代》《十月》都发了新作,唯独没有我们《花城》。

这让读者们怎么看?大概都以为我们《花城》落伍了吧……明年的征订恐怕不乐观咯……”

张潮闻言“嘿嘿”一乐,笑道:“朱大主编,我们认识这么久,就别对我卖可怜啦!《花城》的底蕴,哪里在多我一篇还是少我一篇?

不过我会考虑的。”

朱妍玲这时候才收了哀怨相,喜滋滋地道:“考虑……那我就当你答应了!”

张潮点点头,确认道:“《花城》只要我的第五篇是吧?好,那我答……”

朱妍玲耳朵尖的很,立刻打断道:“等等,等等等等……”连着说了一串才好险堵住张潮后面的话。

她有些上气不接下气地道:“什么意思,只要?你还有其他计划?”

张潮一脸无辜地道:“我说了‘只要’了吗?”

朱妍玲一脸严肃地道:“你说了!我肯定你说了!”

张潮道:“哦……那说就说了吧……”

朱妍玲着急了,连声道:“别卖关子了!你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真要把我急死了!”

张潮这才不再继续和朱妍玲开玩笑,道:“我这不想着到年底或者明年,这短篇就发了五六篇嘛,加起来也有十万字出头了,刚好可以弄本集子……”

朱妍玲霍然起身,差点把茶台给撞倒——她焦急地道:“集子?你现在准备把这些短篇结集了?”

张潮两手一摊道:“这不是顺理成章的事吗……”

朱妍玲盯着张潮的眼睛,认真地道:“我希望这本集子,由我们花城社来出版。”

张潮似笑非笑地道:“哦?那第五篇《花城》就不要了?”

朱妍玲错愕道:“这……只能二选一吗?”

张潮点点头道:“当然。不能厚此薄彼嘛!集子我刚刚都想好了,听说中信社这几年比较重视文学类图书……”

朱妍玲立刻道:“我们要书,第五篇……唉,你就留给《青春派》吧。”

朱妍玲做出这个决定是再自然不过的选择。

一本杂志多少钱,一本书多少钱?就算刊载了张潮新作的《花城》再卖100万份,对杂志社来说利润也没有卖30万册图书来得高。

何况张潮的哪本会只卖30万册?

某一期杂志畅销只是那一期的事,但是张潮的书基本都是“常销书”——常年畅销的书。

一顿饱还是顿顿饱,这账她还是算得清的。

朱妍玲相信这个决定虽然是自己临时决定的,没有请示领导,但萧建国一定会喜出望外!

张潮没有再多说什么,微笑着向朱妍玲伸出手,两人握了一下——

“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离开茶室以后,朱妍玲看着张潮远去的背影,马上掏出手机拨通了萧建国的电话,压着自己的雀跃道:“主编,告诉你个好消息,张潮没有答应把新给我们《花城》……”

电话那头的萧建国以为自己耳朵出问题了,问道:“什么?你再说一遍?好消息是什么?”

……

此刻张潮已经回到家里,打开电脑,开始根据《青春派》编辑们的选择,开始《装在套子里的人》最新一部分的写作。

对于现在的他来说,书交给哪个出版社并没有多大区别,各家给自己开的条件基本也是行业内的天花板。

像《原乡》这样的“纯新作”,版税基本就是25%,首印不少于100万册;

这一次的短篇集,因为已经在杂志上发表过,所以版税差不多在20%上下,首印应该也不少于50万册。

这放在全世界的作家里,都是非常炸裂的数据,只有寥寥几人可以与他媲美。

既然如此,张潮也没有以往那样的兴致,搞什么对赌、拍卖之类,既然朱妍玲都从广州找到BJ了,那他把这本集子给人家也没什么。

反正给谁都会在充分尊重他的意见基础上,组织最优秀的编辑、美术、装帧设计、印刷和营销一整个团队运作这本书。

这点上国内几家大社的能力区别不大。

至于说把书交给「潮汐文化」自己出版……且不说书号资质这些限制,图书出版这种传统的重资产型业务,张潮本来就没有兴趣搞。

毕竟当年一个杂志刊号都把自己折腾个够呛。

只是集子的名字,张潮一时半会还没有想好……

两天后,马伯慵的邮箱就又收到了张潮的邮件,正是《装在套子里的人》的第二部分,按照大家的投票结果继续写下去的。

这次马伯慵没有“独乐乐”,而是马上打了出来发给了所有人。

大家打开一看,张潮果然爽快,用细腻的文笔开始叙写“罗智”帮忙给“周莹莹”搬行李的内容——

【罗智叹了口气,转身朝向周莹莹,点了点头。这种时候拒绝帮忙显得太不近人情了,毕竟有个视频里就说「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

罗智放下公文包,朝那个巨大的纸箱走去。

“太谢谢你啦!”周莹莹欢呼一声,蹦跳着跟在他身后,“我今天搬了一整天,最后就剩这个大家伙了,又重又笨,我自己根本弄不动。”

罗智在心里计算着:帮忙十分钟,然后回家,洗澡,躺床上,给刘颖发信息,然后规划下一次约会。他需要抓紧复盘今晚的表现,看看哪些地方还需要改进。

他走到箱子前,试着抬了一下,确实不轻。为了避免弄坏东西,他问道:“这里面是什么?”

“嗯一些回忆吧。”周莹莹的声音忽然柔和了下来,像刚融化的雪水,“主要是我特别喜欢的一些东西,不舍得扔。”

罗智微微皱眉。按照「生活整理师娜娜」说的,“断舍离”才是当代年轻人应该遵循的准则。他的手机里经常收到“极简生活”的文章,告诉他如何将物品减少到最必要的程度。他自己的房间里除了一台顶配的电脑,一张工作台,一张床,几套换洗衣物外,几乎没有多余的东西。

“来,我先打开门,你帮我把它抬进去就行。”周莹莹已经快步走到了自己的门前,从牛仔短裤口袋里掏出钥匙。

罗智吃力地抱起箱子,跟着她走进了1702室。门一开,眼前的景象让他有些震惊——与其说这是一间公寓,不如说是一个色彩爆炸的展览馆。地上铺着几块不同花色的地毯,墙上贴满了电影海报、旅行照片和手绘明信片,沙发上堆满了各种形状的抱枕,茶几上摆着几盆小多肉植物,还有几个看起来是手工制作的陶瓷小摆件。

“放这边就行。”周莹莹领着他穿过这个缤纷的迷宫,指向卧室的大衣柜,“要放在那个衣柜顶上。”

罗智小心地穿行在杂物中间,生怕踩到什么。他的头脑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一篇曾经看过的文章:《居家环境影响思维方式:整洁空间孕育逻辑思维》。按照那篇文章的观点,这种混乱的环境会导致思维同样混乱。

……】

张潮的这段描写把几个女编辑看到气的不轻,纷纷骂道:“这个罗智的脑子都被什么乱七八糟的东西塞满了啊?什么‘极简主义’‘断舍离’。

这些都是听着好听,真过日子,这也没有、那也没有,连顿像样的饭都做不了,分分钟就给上堂课。”

“活该单身!”

“对,活该!”

不管是多有学问的女人,凑到一块只要稍微聊会天,立刻就家长里短起来。

其他男编辑只能无奈地摇摇头,在这间房里,他们妥妥是弱势群体。

“欸,你们说‘罗智’这个名字该不会是谐音吧?”

“你说,‘弱智’?”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别说,他可真像!”

“他那脑子只有半颗是自己的,剩下半颗塞的是块存满网络信息的硬盘!”

“才半颗?你这么乐观的嘛?”

“不对吧,‘罗’和‘弱’发音也不一样啊?”

“别忘了,作者福海人,‘呢(n)’‘了(l)’不分的!”

“有道理!”

马伯慵实在听不下去了,咳了一声,大家这才安静下来,继续认真地往后看去——

【“不用,我够得着。”罗智把箱子举过头顶,尽力将它推到衣柜顶上。就在这时,箱子的一角碰到了天花板,导致他的手一滑,箱子晃了晃,眼看就要掉下来。

“小心!”周莹莹惊呼一声,冲过来想帮忙,却被罗智失去平衡的身体撞到,两人一起倒在了床上,箱子也随之落下,砸在地上,发出一声闷响。

“哎呀!”周莹莹爬起来,赶紧去查看箱子。罗智则尴尬地从她的床上起身,感到一阵窘迫。

“没事吧?”他问道,同时注意到床上铺着的被子是亮黄色的,上面印着卡通向日葵图案。

“没事没事,这里面都是些不易碎的东西。”周莹莹已经蹲在地上,打开了箱子,“哦,我的宝贝们还好好的!”

罗智好奇地看了一眼箱子里的内容:一堆乍看上去毫无价值的小物件——贝壳,石头,干花,几本磨损严重的漫画书,一些手写的笔记本,几个看起来是手工制作的小挂件,还有一些奖状和证书,被叠成一把塞在角落。

“这些……都是什么啊?”罗智忍不住问道,随即就后悔了。

“嗯?”周莹莹抬起头,眼睛里闪着光,“都是我的宝贝啊!这个贝壳是我十岁时在青岛捡的,这个石头是爬黄山时带下来的,这本漫画是我高中时最喜欢的,这些笔记本记录了我从大学到现在的所有想法……”她一边说一边轻轻抚摸着这些东西,仿佛它们都是无价之宝。

……

罗智和她一起将箱子里的物品分成几部分,然后再一点点放回去。在这个过程中,周莹莹滔滔不绝地讲述着每一件物品背后的故事——那本漫画陪她度过了高考前的紧张时光,那个小石头是她爬完人生第一座山的纪念,那张奖状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社区绘画比赛,但让她第一次感受到了被认可的喜悦……

罗智发现自己竟然认真地听完了她的每一个故事,甚至开始思考自己有没有类似珍藏的物品。答案是否定的。他的生活中似乎只剩下了目标和计划,甚至连回忆都被数字化了——存储在云端的照片大概有上千张,但他从来没有翻看过。

终于,他们合力将轻了许多的箱子安稳地放在了衣柜顶上。

“真的太谢谢你了!”周莹莹擦了擦额头的汗,笑着说,“作为感谢,要不要喝点什么?我有红茶、绿茶、咖啡,哦,还有刚买的水果茶!”

罗智看了看表,已经十点半了。他还没有给刘颖发信息,也没有复盘今天的约会,更没有规划下一步的约会计划。按照他的时间表,他现在应该已经洗完澡,躺在床上了。

这是今天的第几个意外了?罗智不喜欢这种感觉。

……

罗智回到自己的公寓,关上门,看着这个熟悉的、极简的、井然有序的空间。他长舒一口气,仿佛刚刚经历了一场异世界的冒险。

打开手机,几条新推送立刻跳了出来:「如何在第一次约会后保持适度联系」、「高效男士的睡前必备仪式」……

罗智躺在沙发上,手指悬在屏幕上方,准备点开第一条推送。但不知为何,他的思绪却飘向了隔壁那个充满色彩的房间,和那个对着一堆在他看来毫无价值的物品眼睛发光的女孩。

但这个念头很快就被手机又一条推送打断了:「约会回顾:如何分析并提升你的表现」。罗智点开了这篇文章,迅速沉浸其中。】

看到这里,办公室不管是男是女,昨天是不是同意让“罗智”去帮“周莹莹”,脸上都忍不住露出姨母笑。

毕竟“罗智”不是真的那种令人讨厌的角色,与别里科夫并不一样。他只是被海量的信息包裹得太严实,思维被重塑得太彻底了而已。

这时候一个清冷的声音响了起来,是双学涛:“你们笑得太早了,接着往下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