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 第813章 四合院保护与开发?

京城到底有多少四合院?

没有人说得清。

根据清乾隆时期绘制的《乾隆京城全图》看,当时共有大小四合院26000多座。

斗转星移,到了20世纪80年代,据京城市古代建筑研究所统计,京城约有6000多处四合院,其中保存较完整的有3000多处。

作为有800多年历史的古都,京城历史文化的构成有两个方面:帝王文化和市井文化。

帝王文化的载体是故宫和众多坛、庙、陵、园、府。

而市井文化的载体就是胡同、四合院。

可以说,京城的胡同、四合院和故宫具有同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

四合院肇始于元代,发展成熟于明清两代,清中期渐臻完善、步入巅峰。元朝定都京城后,开创了京城城市建设的新纪元。作为当时举世闻名的大都市,元大都的建设包含有大规模的民居,胡同和居住的院落成为元大都的基本内涵。

当时有诗云:云开闾阖三千丈,雾暗楼台百万家。

这‘百万家’便是京城四合院。

清末、民国和共和国成立后,伴随巨大的社会变革,特别是当代城市现代化建设,四合院的物质形态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但是刘韬觉得,四合院具有巨大的历史文化价值,不管是研究古建筑,还是研究历史,亦或者是从京城的文化而言,这里面的价值都是巨大的。

他认为,这里面不但要保护,同样也要开发。

在会议上,刘韬找上了京城方面。

“你们盘山集团真的愿意投入重金保护四合院?”京城方面的领导惊喜不已。

京城自然也认识到四合院的价值,但是为了如何保护四合院,也是费尽脑筋。

四合院的保护,可以说是最让京城头疼的事。

盘山集团愿意进场,那是再好不过。

但凡有所了解,都知道盘山集团富可敌国,拥有雄厚的财力。

“不仅仅是保护,更是要开发,单靠保护是只有投入没有收益,难以持久!”刘韬说道,“不过在此之前,我得先了解,目前京城到底有多少四合院,分布如何?”

虽然说80年代的时候统计一回,但是统计的标准是什么,现在最新数据是如何,这些刘韬都不知道。

陈同笑道:“这事简单,我把负责人叫过来,一问便知。”

随后,就见陈同拿起电话,拨打了一个电话:“我是陈同,让谭飞同志来我办公室一趟。”

趁着这个时间,陈同跟刘韬介绍谭飞。

谭飞,是现在负责城市建设规划这块,当年京城四合院统计的时候,谭飞是负责人,亲自带队去做这件事。

可以说,目前市里面,对四合院数量、情况最了解的人,就是谭飞了。

“刘韬同志,你打算要如何开发四合院?”陈同好奇问道。

刘韬说道:“分为三部分,一部分具有很高历史价值的,可以开发成景区,作为旅游景点,以收门票为主,每年收到的门票应该可以用于维持运营、养护;一部分开发成住宅,应该会有不少富起来的人买用来居住,比如我住的就是一座四合院,居住起来还是很舒服的。最后一部分,则是可以供商业运行,可以租给人开店铺,如茶店、衣服店、餐饮店等之类,每年可以有一部分租金收入。”

刘韬对于古街的热闹以及生意火爆印象是很深刻的。

可以说,这部分是大有可为。

“不过要做这事,得把除单位办公地点以外的四合院,尽数买下来!”刘韬说道。

陈同感慨道:“那可是要花不少钱,现在连一个大杂院,都得花很多钱,而且人多关系复杂。”

“只要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刘韬笑了笑说道。

陈同一怔。

随即哑然失笑。

这里面要花的钱很多,就是京城都拿不出这么一笔钱,这些年京城的财政收入增加很多,但是每年京城要做的事情同样也很多,能够给四合院保护的钱都是硬挤出来的。

但是这笔钱对于盘山集团而言,只是属于小儿科的。

就在两人聊着关于四合院的时候,谭飞进入办公室。

“领导好!”谭飞连忙道。

“谭飞同志,你来介绍一下,现在京城四合院的情况,现在京城四合院到底有有多少?”陈同说道。

谭飞说道:“目前整个京城四合院共有6000座,其中保存完好的3500座.”

“谭飞同志,我问一下,统计为四合院的标准是什么?”

谭飞说道:“入选统计的四合院有严格的标准:必须是民居,皇宫、王府、寺庙不在范围内;必须是四合院的建筑结构,‘四梁八柱’,院落完整,包括正房、东西厢房以及倒座房。”

刘韬顿时有数了。

这意味着大杂院以及很多破败的四合院,不在统计范围内。

随后,刘韬又了解了一下,拥有产权的四合院有多少,没有产权的四合院又有多少。

后面刘韬和陈同达成一致意见,那就是由盘山集团和京城市一起组建一个公司——京城四合院开发公司,用来保护、开发京城四合院资源。

盘山集团出钱,京城市出力、出地。

双方初步达成的方案,便是采用两种补偿方式。

一种是现金赎买,按照不同地方、面积、保存程度等等,制定不同的单价标准,只要愿意卖的便一律买下来。

一种是安置方式,便是建设一大批安置房,按照不同情况不同的换置比例进行置换。

当然,两者也可以配合使用。

刘韬相信,通过这种方式,起码百分之七八十的人愿意。

至于剩下百分二三十的人,便是需要采取特殊手段了。

第二天,这件事便上会了,通过京城市的会议,有了正式批文。当天下午,‘京城四合院开发公司’便注册完毕。

盘山集团持股占比70%,京城市持股占比30%。

双方的动作很快,在刘韬离开京城的时候,公司的办公地点已经定下来,牌子已经挂上去,京城市调来的人员已经到齐。

刘韬从盘山集团调来了‘林振华’,林振华是当年刘韬担任盘山机械厂的时候便担任他的秘书,后来调往底下公司任职,目前是在京九铁路公司担任副总经理,此次被他调来担任‘京城四合院开发公司’总经理。

既然盘山集团在‘京城四合院开发公司’持股70%,总经理自然由盘山集团的人来出任。

此次林振华,也算是升了一级,跨出重要一步,正式进入高级干部行列。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