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 第766章 国产客机

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第766章 国产客机

作者:白白是只猫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1: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马凤山露出欣喜之色。

此时他再次感受到,什么叫壕!

加入盘山集团,让马凤山感受到什么叫做不差钱。

运10项目,从1970年8月下达研制任务到1985年2月停飞,前后历时14年,国家总投资5.38亿元,其中研制费3.34亿元,基本建设费1.75亿元,魔都市提供流动资金0.29亿元。

但是盘山集团给予运10项目的经费,远远超过这个数。

可以说,经费非常的充足。

而且运10研制团队的衣食住行,都远远不是以前可以相比。

“支线客机怎么样?”刘韬问道。

相比运10这样的大飞机,毫无疑问支线客机要容易不少。

运10大飞机需要,但是同样的支线客机也需要。

两者同样都拥有巨大的前景,市场需求巨大。

像运10这样的大飞机,能够买作为公务机的,只有那些大富豪。但是如果是支线客机改为公务机,那就容易得多,市场也要大得多。

要知道,刘韬可是为他们解决了航空发动机、材料和机载配套设备这三大难题,甚至还优化机体设计。

“目前已经制造了两架原型机,正在进行各项测试。”马凤山说道。

作为客机类研制总设计师,马凤山对此很了解。

运10这样的大飞机,是干线客机,也就是客流量大的城市之间的干线上飞行的民航客机,同样也能够进行跨洲际飞行,用于国际航线。

而支线客机,也就是100座以下的小型旅客机,主要用于大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的旅客运输。

支线航空是60年代才开始兴起的,虽然兴起的比较晚,但发展速度很快,特别是在美国1978年对民航运输业采取‘放松管制’政策以后,发展更加迅速。

他们搞的一款支线客机命名为‘运13’,至于为何没有取名运9、运11、运12之类,自然是因为这些已经有类别了,名字被占用。

运13支线客机可载客78~90座,标准航程型满客航程为2225公里,主要用于满足从中心城市向周边中小城市辐射型航线的使用要求。飞机最大起飞重量40.5吨,最大使用高度11900米,最大航程3700公里,设计经济寿命为80000飞行小时/30个日历年。

同时,运13包括了基本型、货运型和公务机型等系列型号,进行挖掘应用市场。

“再增加几架原型机,争取五年内可以正式投入使用!”刘韬略微沉吟道。

哪怕是在试飞过程中,这些原型机都可以帮助盘山集团运输一些物资,只不过因为没有完成一系列测试,没有获得合格证,无法给其他单位使用,以及无法进行民航使用而已。

所以,多造几架原型机,并不会造成浪费。

因为本身盘山集团的业务,就足以消化这些原型机。

下午时候,刘韬看着‘海鹰’战斗机进行试飞。

目前,‘海鹰’战斗机已经制造出3架样机,共配备着9位试飞员。

按照计划,在1993年完成所有试飞工作,进行设计定型,然后进行小批量生产,在交付‘001型’轻型航母时,生产20架即可。

当然,这20架乃是属于出口版本,也就是‘海鹰A’战斗机。

至于自用版本,则是目前这3架样机,正式名称是‘海洋B’战斗机。

自用版本的性能接近三代机,航程大一些,作战半径大一些,速度快一些,发动机动力强一些。而出口版本,则是属于二代半战斗机,性能和英国人的‘鹞式’战斗机差不多。

“现在我们在探讨,要不要在海中修建一个航母模型,用于进行起降测试,毕竟陆地起降与海洋中起降是不一样的!”雷伟国说道。

现在他们都在进行的是陆地上的起降。

但是‘海鹰’战斗机乃是舰载机,是要放在航母上面,航母是在海洋行驶,海洋环境与陆地环境是有非常大的差别。

最好便是在航母上进行试飞,在不同的海上情况下起降。

可是‘001型’轻型航母得几年后才能建造好,根本没有那个条件。

按照合同协议,从1995年,盘山集团就得负责培训泰国的舰载机飞行员。

刘韬略微沉吟了一下,这个倒是有道理。

虽然他对于自己研制的舰载机有信心,不过这方面还是得在海洋环境下进行一系列测试,才有足够的说服力。

“这样,这事我会来处理,你们先完成陆地上能够完成的测试,到时候再进行海洋上的测试。”刘韬说道。

在航母还未建成之前,要进行这方面的测试也就只有三种选择。

一种选择是在海岛上修建跑道,在海岛跑道上进行起降,同时在海洋上进行飞行,这种可以在舟山、琼岛等海岛上进行。

第二种选择则是在海上修建一个像航母一样的平台,进行一系列测试,这也是一些国家会选择的方法。

第三种选择,便是将商船改造为航母,这种方法在二战时最常用,马岛战争的时候,英国皇家海军也采取这种方式。

当然,目前这方面并不急。

因为‘海鹰’战斗机还有很多项目没有进行,比如空中加油项目,比如转场到琼岛或者舟山进行海洋环境测试,以及前往沙漠,进行沙漠性气候测试。

“目前你们试飞到现在,有什么感受?”刘韬问道。

雷伟国略微沉吟了一下,说道:“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点是起飞距离和降落距离很短,在一定载荷的条件下甚至可以垂直起飞和垂直降落,对起降场地要求不高。”

“不过优点的同时也是缺点,载弹量、航程都受限,比其他飞机差了很多。”雷伟国也是开过多种战斗机,有着清晰的认识:“如果是发生海战,‘海鹰’战斗机面对F14、F/A18战斗机,恐怕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刘韬略微点了点头,既是优点,但是同样也是缺点。

这一点他是知道的。

而且这款短距/垂直战斗机,本身就是为了轻型航母而研制的,应用情况有限。

刘韬预计,最终这种战斗机的需求量,应该不会超过一百架。

除非其他国家也来采购‘001型’轻型航母。

至于其他的,无非是海军陆战队需要。

想要让这种短距/垂直战斗机有更强的性能,那必须就得有更强大的航空发动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