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 第656章 欧洲情况

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第656章 欧洲情况

作者:白白是只猫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1: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南斯拉夫和苏联的主体民族都是斯拉夫人,政治体制也相同,按理说两国关系应该非常的好。

可事实恰恰相反,两国的关系非常不好。

而这里面有各种原因。

比如铁托对苏联很不满,而这里面的根源还得追溯到二战时期。1941年,德国进攻南斯拉夫,仅仅七天南斯拉夫首都陷落,60多万军队成了伪军,铁托领导南斯拉夫人民以游击战的形式反抗德国人的占领,牵制了十几万德国军队。

德国人装备精良,单兵素质高,南斯拉夫游击队处境极为悲惨,伤亡极大。于是,铁托多次给苏联人发电报,要求支援药品、武器等,但都被苏联人拒绝了。拒绝的原因是苏联人看不起铁托领导的游击队,苏联在国际上承认在伦敦的南斯拉夫‘流亡政府’。

这让铁托很不满,给斯大林发了一份措辞强硬的电报,奚落他“如果你们不能支援我们,至少不要妨碍我们”。

斯大林看到这份电报后气的直跺脚。

虽然没有苏联的支援,铁托的游击队还是发展壮大了,到1944年,已经发展到几十万人,实力不容小觑。

这时,苏联在苏德战场上取得了完全主动。于是,1944年9月,斯大林与铁托见面,苏联开始支持南斯拉夫游击队。双方商定,苏联支援物资,并派一支军队进入南斯拉夫共同打击德军,解放南斯拉夫首都和东部地区。

苏军帮助解放了贝尔格莱德后,撤出了南斯拉夫,铁托率领南军在德军投降之前一个月解放了全国的国土。南斯拉夫和意大利本来有一块争议领土,叫的里亚斯特。铁托在解放南斯拉夫过程中,“顺便”派兵攻占了的里亚斯特,把争议领土拿在了自己手里。

二战中,意大利与德国是盟友。南斯拉夫攻占意大利领土,合理合法。

但战争结束后美国向苏联提出,把的里雅斯特分成两块,甲区和乙区,前者由西方占领,后者由南斯拉夫占领。的里亚斯特是一个重要工业城市,城区都被划入了甲区,乙区都是农村和远郊。这个方案,南斯拉夫吃了大亏。

苏联人一听,反正不是自家国土,没有经过铁托同意就答应了,这让铁托很生气。

再有就是,二战后期,斯大林与铁托见面时,曾说让南斯拉夫与保加利亚合并,在南欧形成一个强国,牵制西方力量。二战后,南斯拉夫和保加利亚经过友好协商,秘密签订了合并条约,事后才告诉斯大林。

可是斯大林已经改变了主意,于是,苏联强令两国‘分手’,两国只好作罢。

除此之外,苏联与南斯拉夫还有很多问题看法不一致。

而这里面根本问题就是苏联想让南斯拉夫听命于苏联,而南斯拉夫不想听命于苏联,想独立自主。

经过一系列的事件后,双方彻底明白了对方的底牌。

1948年,苏联把南斯拉夫彻底排挤出阵营,而南斯拉夫走向了独立发展和不结盟之路。

刘韬想到南斯拉夫,就不由得想到华夏,因为有时候双方的经历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若是苏联能够好好处理,那么一切都会不一样。

人类估计早就正式走向大团结!

看看曾经的南斯拉夫有多强,那时候的红色阵营国家中,苏联是一哥,那南斯拉夫就是当之无愧的二哥,军事和经济水平,放眼世界,南斯拉夫都是相当强大的存在,令不少西方国家羡慕不已。

在七十年代,南斯拉夫就已经一跃成为东欧地区少有的发达国家,经济和军事力量称霸东欧,有着‘巴尔干之虎’的称号。

在1974年的时候,南斯拉夫陆军有60万人以及200万后备役,装备有1100多辆坦克、600辆自行反坦克炮、1300辆各式装甲车以及105毫米口径以上重炮1000余门、82毫米和120毫米迫击炮8000多门、火箭炮160门、各型反坦克导弹和4个防空导弹团。

而且,其海军空军同样不弱,空军有3.2万人,主力战机为米格-21,总共400多架固定翼飞机以及200多架直升机,海军则有1万人和80多艘舰艇。

那时候的南斯拉夫,可以说除了军队数量比不上华夏,其他的都超越了华夏。

可惜,铁托去世后,南斯拉夫未能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到了现在已经多有矛盾,既有内在矛盾,也有外在矛盾,恐怕再这么下去,南斯拉夫恐怕会走向历史的老路。

说实在的,从战略利益角度考虑,南斯拉夫的存在是巨大利好于华夏。

南斯拉夫与华夏的关系可是非常友好的。

双方的友好关系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当时南斯拉夫在国际上采取了独立自主的路线,与华夏发展友好关系。在此基础上,两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并签署了一系列合作协议。

近年来,两国关系可是继续往前发展,在经贸、文化、旅游等领域合作不断深化,双方的贸易额不断攀升。

华夏派遣留学生去欧洲留学,其中有一部分就是前往南斯拉夫。

只是就是刘韬,也没有把握,确定南斯拉夫会不会走上历史的老路。

毕竟他这只蝴蝶引起的蝴蝶效应已经很明显了。

柏林墙可依旧送礼在那里,将柏林一分为二。

南斯拉夫的内部根源,归根到底是民族之间的矛盾。

“华约那些国家怎么样,特别是波罗的海三国?”刘韬问道。

波罗的海三国,便是指波罗的海沿海的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三国总面积17.4万平方公里。

刘韬问这三个国家,是因为印象中这三国跳的最欢。

刘奇介绍着波罗的海三国,他去过那里,用他的话来说,波罗的海三国从进入苏联以后,一直与苏联保持貌合神离的状态。

当然,这里面没有三国的武装反抗,因为三国的武装反抗在1955年就被彻底镇压下去了。

随着戈氏上台提出所谓新思维改革,中央彻底放权给地方,言论自由彻底放开,各种妖魔鬼怪全都放了出来,这里面就属波罗的海三国最为活跃。

不过这里面都是保持在政党、舆论方面,倒是没有武装斗争。

刘韬略微摇了摇头,果然啊,有些东西总是不可避免,苏联的发展只是掩盖了问题,并没有解决问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