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 第605章 十号工程

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第605章 十号工程

作者:白白是只猫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1: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试飞员,那都是飞行员当中的精英。

普通的战斗机飞行员,培养一名都需要数十万甚至上百万人民币。

试飞员就更不用说了,那是都得数百万甚至上千万人民币培养出来的。

即使是飞机,也无法与试飞员相比。

因为飞机摔了可以再造,试飞员就不是那么容易培养出来的了。

试飞员一般都是飞行小时数在一千以上的精英,这就需要一个很长的周期,而且试飞员的门槛非常高。

所以从飞行员,成长为试飞员,即使是很优秀的,也需要好几年时间,甚至十年以上时间。

像黄炳新这样,试飞新机,更是英雄中的英雄,那是真正抱着大无畏精神。

而且飞行员往往对飞机很了解,会参与飞机的研制、改进工作,在研制工作、改进工作中往往会起到很大的作用。

像这一次试飞,算是非常顺利的。

其他飞机,不管是歼7系列飞机的试飞,还是歼8系列飞机的试飞,那可都是险象环生。

刘韬专门为今天的首飞圆满成功举行庆功宴,所有参与试飞工作的人都参加庆功宴。

“宋总师!”刘韬带着微笑走向宋文骢那里,此时宋雯骢身边跟着一个年轻人,正是年轻时期的杨威。

宋雯骢,在国内航空工业那是大名鼎鼎,他1960年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毕业就被分配到沈阳601所任设计员、专业组长,1961年新组建的国防部第六研究院第一研究所(沈阳飞机研究所)在沈阳诞生,宋雯骢担任气动布局组组长。1962年到1964年间,他带领战术、布局专业组进行了20多种不同平面形状和参数组合的新机方案设计研究,最后集中到两种正常式布局方案——单发发动机和双发动机,宋雯骢力主的双发方案获批,成为华夏第一架自行设计的超音速歼击机——歼8飞机研制成功的关键。

1970年,宋雯骢离开沈阳,赴蓉城组建新的歼击机研究所——沈阳飞机设计研究所蓉城分所(成都611所),随后在1974年被任命为611所总体室和气动室主任。1980年,他担任蓉城飞机设计研究所副所长、总设计师。

刘韬之所以称其为宋总师,自然是因为其担任华夏‘六五’第一个重点项目歼-7C飞机的总设计师。

还有一点就是,1982年,宋雯骢参加在京城召开的新机研制方案评审论证会,在会上提到世界歼击机现状、飞机空中格斗能力、鸭式气动布局等新概念。然后他在新歼方案论证会上介绍了新式布局的飞机模型,也就是歼-10,随后新的方案被确定为华夏新一代战机歼-10的总体方案,歼-10飞机项目被列为国家重大专项,宋雯骢被任命为歼10飞机总设计师。

“刘总师!”宋雯骢露出敬意,他没有称呼刘韬其他领导职务,而是称呼他为总师,表达他对刘韬技术方面的高超的敬意。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宋雯骢自然看得出,‘雄鹰’高教机的技术含量。

“宋总师,十号工程怎么样?”刘韬问道,“样机出来了么?”

歼-10飞机项目的代号便是‘十号工程’!

“还没,恐怕还得几年!”宋雯骢摇了摇头。

一款新型的先进战斗机,哪里有那么容易研制出来。

歼-10战斗机的研发标准,便是要达到三代机水平,这对于航空工业薄弱、研发团队技术欠缺、研发资金不足的华夏,何等困难。

毕竟他又不像刘韬那样,拥有金手指。

刘韬略微皱了皱眉头,因为他这只小蝴蝶的关系,华夏军工产业发展可是大大好于原时空,加工水平更不要说,提升了一大截。

他没有想到,十号工程进展会这么慢。

刘韬若有所思着想着,看来得推动一下,华夏确实需要一款先进的三代战斗机。

从美国进口的上百架三代战斗机,现在美国战斗机贵得离谱,华夏已经几乎不可能再进口,而华夏又要提升空军战斗力,更换战斗力更强的战斗机,除了歼6、歼7、歼8改进型外,最合适的莫过于研制出属于华夏的第三代战斗机。

随后,刘韬勉励了一下杨威,杨威是1963年出生的,今年才25岁。1978年,杨威在中考时离满分仅差1分,被破格批准参加高考,9月其被西北工业大学空气动力学本科专业录取,1985年11月杨威研究生毕业,进入航空工业成都所工作。

杨威还是学生的时候,刘韬已经是功成名就。

虽然两人年龄就差8岁,可是目前两人的地位天差地别。

别人不知道,刘韬可是知道,这一位年轻人将会以不到三十岁的年龄成为歼10战斗机副总师,为歼10战斗机研制成功,立下汗马功劳,成为了宋雯骢的接班人。

杨威最厉害的便是航电和飞控系统的设计,后来华夏的歼20,战斗机更是全球战斗机飞控系统设计的巅峰,鸭式布局不说,还加上了边条翼,升力体设计,B状态更是加上矢量发动机,没有超强的飞控设计水平,是不可能做出来的。

当然在航电系统方面,歼20战斗机同样也是巅峰之作,采用了是最先进的航电系统架构,战场态势感知能力无与伦比。

那时候,华夏最有名气的总师,便是杨威了!

刘韬的勉励,让此时杨威激动不已,只觉得浑身热血沸腾,小宇宙要爆发似的。

刘韬可是名闻全国的大科学家,仅仅一年时间就改进了‘歼教7’,使得‘歼教7’成了先进的高教机,现在更是独立研制全新的‘雄鹰’高教机。

可以说,刘韬在飞机设计方面拥有着极强的能力,技术水平是非常高的。

这种前辈高人的鼓励,简直让杨威都能兴奋三天三夜不睡觉。

随后,刘韬走向顾诵分,这一位也是华夏著名的飞机设计专家,是华夏自行设计、制造的高空高速歼击机的主要技术负责人,以后他会被称为‘歼八之父’!

像宋雯骢、顾诵分等人,只要活得够久,那么就有资格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当然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除了看贡献外,能不能排到也是很重要,因为共和国成立迄今,也近40年时间,做出杰出贡献的有很多,很多人都是有资格获得这个奖的,而能否获得,这就得看什么时候轮到了。

像去年颁发的第一届国家最高科学奖,获得者是钱學森,他在去年独享这个奖项,代表着国家对他回国后做出的贡献的肯定,也是让他有足够的荣耀去独享这个奖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