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 第572章 震惊的马总师

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第572章 震惊的马总师

作者:白白是只猫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1: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盘山集团总部,顶楼。

会客室,刘韬和李为民一块。

李为民作为华夏西南工业集团总公司的总经理兼党组书记,负责着整个华夏西南工业集团全面工作,刘韬要重启运十飞机项目,自然得和李为民达成共识。

运十飞机项目,不仅仅是运十飞机!

这里面涉及到设计、制造、试飞等等多个环节,一旦研制成功,那么仅仅是配套企业,那是成千上万!

大飞机和汽车一样,供应链都非常长,没有一家企业能单独制造所有的飞机零件,而是需要成千上万家供应商提供产品,这就意味着,发展大飞机整机项目,可以带动上下游几千家工厂和企业发展。

如果发展得好,仅仅航空业就可以提供两三百万个就业岗位,上下游产业链又提供起码两三千万个就业岗位。

当然,这里面要投入非常大。

哪怕运十飞机研制成功,哪怕样机制造出来完成一系列测试,但是一旦要批量生产,仅仅对产业链的扶持,就是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

就像华夏汽车集团、华夏摩托车集团一样,自身飞速发展,但是也得扶持产业链一同发展才能使得自身飞速发展。

不然的话,产业链不全,产业链跟不上,那就会扯后腿。

当秘书进来汇报,马凤山已经到了,刘韬便让秘书将马凤山带进来。

很快,刘韬便见到了秘书带着马凤山进来。

看着马凤山,刘韬心中不由得肃然起敬。

国内在二十一世纪重启大飞机项目,运十下马的各种分析都出来了,同时,马凤山这位国内大飞机奠基人的经历自然也就公之于众。

大飞机下马的原因什么的先不去说,运十团队的人员为大飞机项目的付出,是真心实意的。

“首长好!”马凤山挺直身板,声音洪亮。

他不知道怎么称呼两人,但是称呼一声‘首长’总是没错的。

刘韬笑道:“马总师,辛苦了,从美国直接飞回来第一时间又直接飞来昆市!”

“辛苦了!”刘韬和马凤山握手。

李为民也一脸微笑,上前和马凤山握手。

盘山集团因为刘韬的缘故,对于科学家、对于技术人员都非常尊敬,也非常重视。

像大科学家、十级技工的薪酬待遇,都是与他们这些人一般无二。

甚至都会安排独栋别墅,配专车以及专车司机。

马凤山受宠若惊,他不是没有见过领导,但是此时依旧感到受宠若惊。

在秘书退出去后,刘韬请马凤山坐下来,泡了一下茶,喝了三杯茶,寒暄了一番,气氛变得融洽起来。

刘韬问道:“马凤山总师,若是重启运十项目,你想不想担任运十项目总师、你的身体还能不能允许担任运十项目总师?”

据刘韬所知,马凤山的身体并不好。

这一点从现在马凤山的情况就可以看出来,虽然马凤山还不到六十岁,但是头发已经白了,脸色也并不好。

“二位首长,我知道我的身体并不好,但是运十是我这辈子最大的遗憾,只要能够重启运十项目,就是拼了命,死在研制的路上我也愿意,如果运十还未研制成功我就死了,我只希望等到运十研制成功,我的家人可以在祭拜我的时候,告诉我这个消息,我就心满意足。”马凤山坚定地说道。

刘韬点了点头。

“这一次运十项目重启,我们盘山集团将会提供二百亿人民币专项资金,其中五十亿是研发资金,一百五十亿用于形成配套系统。”刘韬缓缓地说道。

“真的?真的有二百亿人民币专项资金?”马凤山眼睛一亮,忍不住激动问道。

要知道,运十从项目开始到下马,总共也就花了5.8亿人民币。

虽然当时的钱更值钱,可哪怕考虑通货膨胀,二百亿人民币专项资金依旧超乎马凤山的想象。

哪怕其中研发资金只是占了四分之一,但是也有五十亿人民币。

运十项目落马,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不就是因为资金不够,申请的1.68亿人民币资金没有得到批准,使得运十飞机没有资金再飞下去,进行更多的测试。

“嗯,二百亿人民币专项资金,一分不会少!”刘韬点点头道,“不过在进行运十项目的同时,也要展开支线飞机的研制,我们华夏需要干线飞机,也需要支线飞机。”

运十飞机按照经济舱布置是178座,混合级布置124座,最大起飞重量是110吨,最大巡航速度974公里/时,实用升限高达12000米,最大航程8300公里。

这是属于干线飞机。

但是刘韬也知道,要一下子攻克下来,特别是要形成配套,这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所以他想同步启动支线飞机的研制,支线飞机通常是指100座以下的小型旅客机,主要用于大城市与中小城市之间的旅客运输。支线航空是60年代才开始兴起的,但发展速度很快,特别是美国1978年对民航运输业采取‘放松管制’政策以后,发展更加迅速。

刘韬希望通过支线飞机的研制,锻炼出一批技术团队,同时进行配套企业的扶持,构建供应链。

相比起运十这样的大飞机,支线客机就要显得容易不少。

而且从某种意义而言,运-7、运-8改造的客机,其实就是属于支线飞机。

只是运-7在刘韬看来太落伍了,最大起飞重量24吨,最大商载5.5吨,巡航速度420公里/时,满载航程614公里/时(5吨),满油航程只有1976公里(3吨),实用升限只有8500米,载客量也就六十人左右。

而且和运-8改成的客机一样,噪声不是一样的大。

虽然从1984年开始投入使用,媒体报道时总是称其为华夏自行研制的第一代客机,但是刘韬觉得这么称呼总是有些不合适。

那只是没办法的事而已。

华夏的天空,需要一款从根本上就立足于客机基础上研制的飞机。

“明白,首长!”马凤山说道。

随后便是商谈到具体的,比如地点选择,比如工业链的摸底、构建、升级。

这里面盘山集团不会掌控全部,但是像总装机厂、航空发动机厂等核心关键厂,必然得掌控在手里。

虽然说都是国企,一切归根到底是属于国家的,但是终究还是有所不同,该是属于自己的利益,那就得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