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 第535章 苏联稳得很(求订阅、月票)

到现在为止,都没有发生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刘韬只能归结于苏联经济好,有充足的资金用于维护核电站。

第一次石油危机,获利者绝对不仅仅是中东的那些产油国。

苏联也绝对是重要的获利者。

苏联能够扭转局势,进入苏攻美守态势,一个非常重要原因,便是苏联每年可以从石油贸易中获取大量的资金。

苏联可是一直都是产油大国,苏联的石油除了供自己使用、华约集团使用外,便是出口西欧国家,西欧国家是苏联石油出口的主要对象。

七十年代以来,苏联对西欧出口石油增加很快。特别是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西方爆发能源危机,国际市场油价大涨,苏联趁机增加对西方国家的石油出口。

1970年出口量不到4000万吨,1975年增加到5300万吨,增幅达到了惊人的32.5%。到了1976年,苏联对西欧国家出口石油达到了5900万吨,增幅达到了11.3%。1979年的时候,更是增加到6920万吨。

苏联从1976年超越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产油国,这十年来一直牢牢占据着头把交椅。

到了现在,苏联每日生产石油1300万桶石油,其中大概30%的石油是用于出口的,而且苏联出口石油可不是像中东国家那样出口原油,往往是出口成品油。按照现在的苏联石油产量和出口量,苏联靠着石油出口每年可以赚取差不多1500亿美元。

在苏联对外出口中,石油出口占比非常高,达到了70%以上。

在很多西欧国家,苏联石油、天然气以及石油化工产品在苏联的出口总值是非常高的,超过50%乃至70%都不是什么稀罕事。

比如意大利、瑞典、奥地利、西德等超过80%,便是法国也达到了60%以上。

1979年苏联向西欧出售的石油,当时石油价格10~14美元/桶,苏联就能从中赚到134亿美元。

现在石油价格超过35美元/桶,赚到的外汇就更多了。

这些外汇收入,已经完全可以满足苏联从西方进口粮食和工业消耗品的需求。

每年苏联都从西欧进口大量机器、设备以至粮食、原料。

所以别看北约集团与华约集团隔三差五就会打口水仗,时不时指着对方鼻子骂,可实际上苏联与西欧私底下经济往来是非常密切的。

而这也是苏联的企图,苏联向西欧国家出口石油,除了赚取外汇,还有着政治上的意图,苏联希望能够通过大量出口石油,来加深西欧国家在能源方面对它的依赖。

面对廉价稳定的苏联石油供应,有着巨大的能源需求的西欧国家很难拒绝。从70年代开始,几乎所有西欧国家都大量进口苏联石油,很多国家还是苏联石油的长期稳定客户。

虽说国际原油是一样的,但是要知道苏联往西欧国家运输石油、天然气,那是通过管道,这里面运输成本可就要少得多。

现在苏联还好好的,华约集团还稳得很,可以说石油价格处于高位是功不可没。

这也是美国使劲地想要压制石油价格的重要原因。

因为美国发现,苏联通过石油出口,赚取大量的外汇,和西欧国家经济愈来愈密切,明明苏联高层陷入权力斗争之中,但是苏联竟然好好的,这简直是不可原谅。

而且更让美国要气吐血的是,现在苏联竟然成功游说西欧国家出钱兴建新的天然气输气管道以及石油输油管道。

再这么下去,双方恐怕要好得穿同一条裤子似的。

就在刘韬打算离京的时候,一个消息迅速传遍全世界,轰动了整个美国,也轰动了全世界。

那就是‘伊朗门事件’!

美国向伊朗秘密出售武器一事被揭露,秘闻一经公之于众,举世哗然,里根在美国国内受到广泛指责,他遇到自己的‘水门事件’。

要知道从巴列维王朝被推翻后,美国与伊朗便反目成仇,从昔日紧密的盟友转变为生死仇人。

美国挥动制裁大棒,冻结了伊朗在美国的财产,以及禁止进口伊朗石油、禁止出售武器给伊朗等等。

这些年来,美国媒体对于这个仇敌、死敌的渲染,都将其描述成暴君独裁、落后体制等等。

美国人对于这个仇敌、死敌的痛恨,丝毫不亚于利比亚以及卡扎非。

可是这种情况,里根竟然偷偷地解冻伊朗被冻结的财产,还卖武器给伊朗。

这简直是难以置信。

而且很多人觉得,自己被蒙在鼓里,被欺骗了。

美国人心中燃烧着涛涛怒火,不断狂喷里根政府。

刘韬看着新闻,露出幸灾乐祸之色。

死道友不死贫道,越乱越好!

乱了,才能浑水摸鱼。

大哥要是稳如泰山,底下的小弟哪有机会咸鱼翻身当老大!

刘韬哼着歌离开京城,回到了鹭岛。

抵达鹭岛后,当地工作人员带着刘韬、赵国平等人,享受着一顿海鲜大餐,然后他们一起逛逛鼓浪屿。

这些天,赵国平已经考察得差不多,也谈得差不多。

要开发建设现代化港口,不是简单的事,需要投入很多资金,也得当地的配合。

鹭岛在地理位置上,显得很得天独厚。

鹭岛与金门很近,这也是当初‘小三通’选择鹭岛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大三通,鹭岛也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

很多在宝岛的人可以乘船来到鹭岛,从鹭岛进入大陆回乡祭祖、投资、旅游等等。

可以说,上面让盘山集团投资建设鹭岛港,就是为了宝岛。

而这里面,既是政治任务,又有着大量的利益。

刘韬就很看好鹭岛港,一旦开发得好,鹭岛港可比榕城港更有前途,因为鹭岛、水仙市、鲤城所在是整个闽省最大的平原,同时也是海外侨胞最多的。

而且随着海协会与海基会达成协议,两岸海运直航、空运直航、直接通邮全面启动,已经宣告两岸‘三通’时代来临。

刘韬相信只要鹭岛港开发成功,那么整个鹭岛港便是一只会下蛋的金鸡,丝毫不下于香江的港口。

现在盘山集团拥有大量的资金,自然要投资出去。

榕城港、鹭岛港投资建设属于政治任务,但是并不妨碍他在完成这个政治任务时,为盘山集团未来发展谋利。

在鹭岛待了三天后,刘韬他们才离开鹭岛,至于具体的规划设计、施行,自然会有专门的团队来运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