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 第527章 深港一体化

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第527章 深港一体化

作者:白白是只猫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1: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现在我们正在推动深海湾大桥项目,用以联系港湾两岸!”组长略带苍老的声音响起。

从一线岗位退下来,他就亲自担任工作小组组长,坐镇工作小组,继续为华夏发展和祖国统一大业发光发热着。

刘韬微微颔首,这个他来到香江有听说过。

这个提议引发了整个香江,关于过渡期以及回归后,香江应该以一种怎样的自我定位于内地进行交流的大讨论。

这座大桥,长度约莫五公里,再加上两个桥头连接线,大概就是六七公里的样子。

这样一座大桥,对于香江是不敢想象的。

同样的,对于现在的华夏而言,也是不敢想象的,因为这么大的跨海大桥,华夏之前并没有建过。

对于深海湾跨海大桥,刘韬是很认可的,这么一座大桥无疑可以加速深海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提升香江经济特别是香江工业的潜力,这对于香江来说无疑非常关键,也是百利而无一害!

香江归根到底,太小了!

整个香江面积才1106.66平方公里,连大陆沿海城市一个县的面积都不到。

再怎么发展,土地面积都会限制住香江的未来,也就是说,香江的天花板摆在那里。

撑死整个香江人口达到一千万就是极限。

至于产业方面,注定香江需要不断升级产业,不断调整产业结构,逐步淘汰利润低的产业,不断趋向于利润高的产业。

在这里面,深港一体化,形成一个大的国际都市圈,是一个非常好的构想,也是非常适合深港两地。

一旦深港大桥建成,那么两地就有两座进出的桥,再加上有京九线,意义都会完全不一样。

不但香江获得城市发展的空间,鹏城也可以借助香江发展得更快。

“听说不但要建深港大桥,还要建立一个国际大型机场?”刘韬微笑道。

香江每年的税收,那可是相当多。

这些钱,工作小组自然会督促港府用于香江,造福香江。

而基础设施,便是重中之重。

修地铁如此,要修深港大桥如此,同样修建国际大型机场也是为了让这些钱留在香江,而不是被英国人偷偷摸摸给顺走了。

领导笑了笑道,“是啊,我们研讨之后,认为香江有必要再建一个机场,一个国际大型机场!”

“现在香江是我们接触世界的窗口,也是海外进入大陆的桥梁,航空方面的需求越来越大,现在启德机场恐怕很快就会无力负担。”领导说道。

启德机场,是香江的民用机场,位处九龙城区,其名称来自20世纪初原址的地名‘启德滨’。该机场的正式名称是香江启德国际机场或者是香江国际机场。

现在的启德机场,是全球最繁忙的国际机场之一,国际客运量名列全球第三,而货运量更是全球第一。

然而极为繁忙的启德机场却是一个坐落于市中心的机场,只有一条跑道,周围更是高密度楼房,空间非常狭小。

也因为启德机场的存在,九龙城区的建筑物高度受到限制,这对于九龙城区的发展是不利的。

一旦新的国际机场建成,那么九龙城区的建筑物高度不再受到限制,这将促进九龙城区的发展。

刘韬感慨道:“这个国际机场的总投资,恐怕得千亿港元!”

这毫无疑问,对于香江是一笔巨大投资。

这块蛋糕可是相当巨大,足以让很多人身家大涨。

一座国际机场,那可不仅仅是机场,往往会包括周边的土地、物业、仓库、酒店等等。

特别是国际机场将会选择在赤鱲角那里,那对于现在的香江是很荒凉的地方,距离市区足足有34公里,机场面积将会达到21~30平方公里。

至于其所在的离岛区,那更是由二十多个大小岛屿组成,面积达到了168平方公里。

刘韬都可以想象得到,因为这个国际机场大项目,将会直接带飞整个离岛,这里将是一场资本盛宴,或者说房产盛宴。

因为刘韬这只蝴蝶的出现,可谓彻底改变了香江的经济结构。原本随着八十年代工厂大量北移之后,香江的工业逐渐陷入空心化,地产业开始一枝独秀,成为拉动香江经济的支柱产业。

但由于刘韬低价抄底,后来为了稳住香江,趁着香江低谷之时,通过投资建厂,包括了半导体、电脑、摩托车、汽车、家电等等,使得这些高附加值的产业迅速取代了原来的纺织、服装、玩具等产业,促使香江的整个工业完成了升级转型。

围绕着这些形成了庞大产业群,让香江的制造业非但没有衰败之势,反而呈现一片欣欣向荣。

特别是电子相关产业!

资本市场对这种变化无疑是最敏感的,因为投资电子相关产业的回报率非常有保证,所以商业银行愿意为电子厂的规模扩张提供信贷支撑。证券公司也愿意为电子公司的上市融资提供辅导,就连风险资本也非常慷慨的肯为各种靠谱或者不靠谱的新创意进行买单。

这使得香江这几年新晋富豪,往往是从事电子相关产业,很多非常年轻、有高学历的年轻人脱颖而出,成为香江新一代的富豪。

至于传统的商人,原本开设纺织、玩具、服装等产业,纷纷北上将产开到大陆,特别是沿海地区,而其中粤省则是密集地。传统的房地产开发商,除了在香江这边从事地产开发,那便是北上开发地产。

虽然面临着种种的限制,比如拿地两年就得开工建设,几年内就得建设完成,而且还得交保证金,但是胜在内地对房子需求旺盛,虽然买得起房子的始终只是一部分人,但是市场毫无疑问要比香江大得多。

羊城、鹏城、魔都、京城等,都有香江的地产商进行开发楼盘,这些楼盘往往一建成售楼,便引起全城轰动,被争抢着。

当然,这时候内地没有什么预售制,都得楼盘建成后才能开卖。至于公摊,更是没有这种概念,该是多少面积,就是多少面积。

至于香江这边新晋的富豪,要么是电子相关产业,要么是从事海外贸易服务。

但是更多的还是知识型创业,一旦成功,往往两三年便成为亿万富豪,名动香江。

这些年在港交所上市的企业,电子相关产业的公司,也是占了差不多一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