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 第411章 蝴蝶效应

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第411章 蝴蝶效应

作者:白白是只猫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1: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晚上,刘韬正在看七点新闻。

每天他都会抽出时间来,去看七点新闻。

不论国际新闻还是国内新闻,不论中央政令还是地方民生,七点新闻都是最权威的发布机构。

此时,正在报道一个国际新闻,那就是美国商业部与日本通产省,在扯皮了一年多的时间后,正式签署了《美日半导体协定》。

刘韬的蝴蝶效应非常的明显,在这方面便是美国加大施压,逼迫日本签署了这份协定。

这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英特尔公司现在的处境,远没有另一个时空中那么滋润。

在另一个时空中,1982年由IBM公司的PC机掀开了个人电脑狂潮,使得X86系列处理器销量暴增,为英特尔公司创造了巨额的利润。

但在这一世,X86早已胎死腹中了,英特尔原本的利润来源在于存储器业务,可是现在存储器业务也遭到很大挤压。

这让英特尔公司的日子非常艰难。

英特尔公司虽然不是全美最大的半导体企业,但它在美国半导体领域内的影响力,却是许多其他同行拍马也赶不上的。英特尔的三位创始人之一的罗伯特诺伊斯,更是被誉为‘硅谷之父’。

当英特尔为了生存,发动整个硅谷的力量向美国政府施压时,白宫的效率立刻就提高了。

这次美日半导体协议的主要内容,就是设定了日本半导体的六个品种,对美国以及第三国的出口价格,从而防止日本企业的低价倾销。

刘韬略微摇了摇头,其实这不过是柿子捡软的捏。

相比起华夏的半导体,毫无疑问日本的半导体更容易拿捏。

没办法,一个是主人,一个是养的狗,主人要拿捏宠物狗实在是太简单了。

这一波,受益最大的绝对不是美国,而是华夏半导体!

自从香江大局已定,1987年时间表出来后,在刘韬的推动下,香江的经济结构正在发生着转型。

不再是像以前那样,全部疯狂涌向房地产。

香江在有华夏半导体下,电子行业发展是非常快的,电脑这玩意儿不容易玩得转,但是游戏机、游戏卡带就不一样,这也成了很多人的机遇。

现在香江的游戏行业发展非常迅猛,游戏主机、游戏卡带等出口大增,一年高过一年,甚至于现在香江的游戏行业,还发展出了游戏光盘。

像游戏卡带、游戏光盘为游戏公司创造的利润,其实比游戏主机还高。

华夏半导体赚的,则是存储器等的钱,毕竟这些都离不开华夏半导体。

除了游戏行业外,还有一个就是光盘制造行业。

录像带、卡带、磁带等,正快速地被光盘给淘汰,香江是全球最大的光盘制造基地,或者说是中转站,从香江出口到世界各地。

刘韬都可以预见到,随着《美日半导体协议》签订后,日本在电子行业发展上,将会遭到重创。

他也愈加地坚定自己的判断,那就是《广场协议》一定会发生,因为美国需要吸血回血,好渡过困难期。

而吸血目标,放眼全球,没有比日本更合适了。

七点新闻中,播报着国务院发出通知,从今年起实行“划分税种、核定收支、分级包干”的财政管理体制。

这是属于国家在税这一方面的进一步措施。

它基本上按税种设置划分中央与地方财政收入,并按隶属关系划分其财政支出,地方以收定支,自求平衡,包干使用。是在国营企业“利改税”后,在原有的“划分收支、分级包干”体制基础上所作的改革。

在税这一方面,国家始终在变,在探索着。

比如今年,从1月1日便发布了通知,对新办乡镇企业定期免征所得税,期满后仍有困难的,可以继续定期减免,乡镇企业用于补助社会性开支的费用,可按利润的10%在税前列支。

还有2月8日发布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暂行条例,要求凡缴纳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的单位和个人,都是城市维护建设税的纳税人,市区税率为7%,在县城、镇的税率5%,在农村的税率为1%。

这税方面,刘韬并不关注,因为目前盘山集团实行的是固定税率上缴,军工方面的按照营业额的10%上缴,民用领域的按营业额的20%上缴。

这个税率短时间内不会调整。

因为让盘山集团交税,本身就很过分了。

看看全国哪家军工企业交税,哪家出口创汇大户不是有一大堆优惠政策?

但是下面的新闻,就关系到盘山集团了。

那就是《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份文件阐明了教育体制改革的措施、步骤和目的,提出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改革高等学校的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

盘山集团在几年前便开始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作为试点单位,一直在摸索、探索,而盘山集团所属的小学、中学可是不少。

目前兵器工业总公司划给盘山集团管辖的大专、本科院校,也有五所。

“看来国家也是看准时机,投入更多的经费用于培养更多的人才,抓住机遇,吸引更多的海外资金来华夏投资。”刘韬低声自语着。

这是一个信号,那就是国家要继续扩大高考录取率,培养更多的人才。

同时促进教育的改革发展。

盘山集团在这方面,也是饱受着缺少人才之苦。

单靠着自身的培养机制,只能培养合格的工人,但是很难培养大量的优秀工人。

至于管理型人才、科研型人才,那就很难自身培养,这些都得依靠着高校。

偏偏这两类人才,都非常的重要。管理型人才可以更好的管理企业、部门,减少不必要的内耗,让企业可以顺畅运行。而科研型人才,则是代表着企业的生命力,决定着企业的现在和未来。

人才的重要性,那是毋庸置疑。

这一点上,从盘山集团这几年分配到的大学生就可以看得出来。这些大学生在学校经过系统教育,到了盘山集团,很容易就培养成材,成材率非常的高。

甚至这些人中,有一部分人已经到了中层干部,潜力非常的大。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