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 第355章 京九铁路

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第355章 京九铁路

作者:白白是只猫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1: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会议室。

刘韬瞪着大大的眼睛。

他没有想到,自己要参加的会议,竟然会是京九铁路!

早在1960年,铁道部就开始酝酿修建一条南北新干线,其周向威京城经衡水、商丘、九江到汕头,即京汕铁路。

后因国民经济调整而停滞。

后来,在1974年,铁道部又计划修建京城至九江铁路,并为此进行过初测。只是因为种种原因,未能纳入‘六五’计划。

此次铁道部再次提出想修建一条南北大动脉,这一次则是线路有所改变,整条铁路北起京城西客站,途经省会中心城市南昌站,南至香江九龙站,途经京、津、冀、鲁、豫、皖、鄂、赣、粤省市和香江共十个省市,全长2536公里。该线北部线路经过地区地势平缓,南部则隧道密集。

整个京九铁路,将会是我国铁路建设史上规模最大、投资最多、一次建成里程最长的铁路大干线。这条铁路建成后,对于完善全国路网布局,缓解南北运输紧张状况,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以及加快中部地区的改革开放和沿线革命老区脱贫致富,维护港澳地区稳定繁荣,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全线有桥梁549座,隧道126座,桥隧总长190公里,其工程之浩大,是铁路建设史上空前的。

“乱弹琴,300多亿的概算投资,国家哪里来那么多钱投资这个项目?”一个领导拍着桌子,很是不满意:“几年前就没有纳入‘六五计划’,都说了缓一缓,怎么又想建了!?”

“300多亿,财政部的仓库都快要饿死老鼠了,哪里来那么多钱建?”这个领导有些生气。

京九铁路自然是很有必要建,也很重要。

可是问题国家没钱啊!

一分钱难倒一个好汉。

现在国家改革开放,方方面面都要钱,要一次性投资300多亿,太难了!

再怎么挤,也挤不出这么多钱来。

不少领导都认为,不适合在这个时候上马京九铁路项目。

当然也有一些领导认为,应该咬咬牙上马这个项目,因为京广铁路是现在京城到粤省最重要的干线,现在有些时段出现了繁忙的现象,以后要是再发展下去,京广铁路将承担不起南北运输的重任。

“刘韬同志,说看看你的看法。”老人抽了根烟,没有立马发表意见,而是看向刘韬。

刘韬略微沉吟了一下,才说道:“京九铁路建设是势在必行,现在京九铁路的状况大家都知道,顶多再有三四年时间,京九铁路就会出现很拥挤,影响南北大运输。”

“我建议京九铁路上马,而且对于京九铁路现在的方案进行调整,这个方案太保守了,恐怕用不了多久,那些单线段都会出现运输‘瓶颈’,我建议整个京九铁路都采用双线建设,而且复线也进行建设,再多预留复线。”刘韬说道。

京九铁路的重大意义,毋庸置疑。

这将会是巨大的南北大动脉。

像这次的‘京九铁路’方案,并不是严格的双线标准,而是双线、单线相结合,预留复线用地。

刘韬说道:“铁路按照160公里设计,太保守了,我建议将标准提高到250公里时速设计,采用电气化。”

最为反对的领导听到刘韬这么说,气急而笑:“刘韬同志,按照你所说的,那就是要投资至少700亿人民币,300多亿人民币现在国家都拿不出来,如何拿得出700亿人民币。”

“而且160公里时速,我们都没有这个技术,得从外面引进,这技术引进需要花多少钱可还都不知道。”领导严肃地说道。

“技术方面,我们盘山集团可以协助。钱的话,我们盘山集团出资70%。”刘韬说道。

技术方面,最是不用担心,他可以解决。

至于投资方面,他也可以解决。

现在‘京九铁路’一公里造价是600万人民币,这还是包括沿线铁路站点的改造,以及大量的桥梁、隧道。

要是等到以后再修建,一公里造价起码得上千万。要是等到新世纪以后,铁路造价更是会飙升到一个亿。

可以说,他提出这个建议,在二三十年时间起码可以为国家节省超过4000亿人民币,而且还能提前促进经济发展。

这种属于基础民生的大工程,对于社会经济的巨大拉动能力,是巨大的。

至于他提出电气化,是因为这方面可以使得整体运能提升至少30%。

所有人都震惊地看向刘韬。

负责解决技术难题,还解决70%的资金,70%的资金可就是差不多500亿资金。

老人缓缓地说道:“既然刘韬同志都有这么大的决心和魄力,难道我们连拿200亿资金进行建设的魄力都没有?”

“沈海高速项目,在刘韬同志的力推下,目前都进展很顺利,我看啊,这个项目可以做。如果可以的话,1987年我们坐着新式火车从京城出发,前往香江!”老人说话带着浓浓的川蜀腔调,声音不大,但是坚定有力:“我还记得几年前去日本,他们新干线火车时速210公里,让我很震撼,要是我们这京九铁路可以达到250公里时速,那将超越他们,对于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将有着无比重要意义。”

几年前的那种巨大震撼,至今依旧深深地影响着。

要知道,那时候日本新干线时速210公里,而我们的铁路还处于低水平的发展阶段,铁路平均运行时速仅有55公里。

客车装备整体水平以及制造工艺,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

刘韬心中暗自震动,没想到老人会做出这个决定。

1987年,距离现在已经不足4年时间了!

不过既然如此,那么再大的困难也要克服。

既然一锤定音要建设‘京九铁路’,那么接下来就不是讨论建不建的问题,而是讨论如何组织建设的问题,需要沿线各省各市进行协调,配合着项目建设的问题。

可以说,这是一个世纪工程!

钢铁、机电等等,都需要相配套,不然的话哪个环节出现问题,整个项目的时间节点都会出现问题,开工建设不下去。

而这里面,就会体现华夏体制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整个社会就如同一台精密仪器,会有效的运转起来。

各个省、各个市只不过是这台仪器的某个零件,都得服从整个大局。

没有任何讨价还价的余地。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