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 第353章 出主意

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第353章 出主意

作者:白白是只猫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1: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夜深人静。

刘韬扶着美娇妻的纤腰,如同一头发疯的野牛,左冲右撞。

良久,房间归于寂静。

夫妻二人相拥,小声地互诉衷肠,以解相思之苦。

成婚到现在,也有三个年头,相识的话算起来也有四个年头。

成婚生子,作为四个孩子的母亲,朱淋愈加地有女人味,浑身散发着女人的魅力,可谓是勾人夺魄。

至少刘韬对于自己的美娇妻,是没有任何抵抗之力。

其一举一动,一颦一笑,皆是深入刘韬的心,让刘韬沉浸在她的清纯、妖娆、妩媚。

刘韬这些年不是没有见过美人,但是没有一个比得上朱淋。

有这样的美娇妻,刘韬又每个月都回京休假八天,自然也不会在外面有任何的心思。

此生有此美娇妻,足矣!

朱淋小声地说着接下来的打算,在之前她便想要开个花店,只是人算不如天算,那时候再次怀孕,不得不取消那计划。

现在孩子也不需要那么操心,又有人帮忙带,朱淋现在和刘红英便想要重启计划。

她们也没有想着外面去租个店面,而是打算就在西门那里摆花。

四合院面积很大,占地面积两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五千平方米。

哪怕他们现在都是住在这里,就是刘韬的父母,周末也是没有住在五机部宿舍区,而是到四合院住,也显得四合院很空旷。

刘韬并不反对朱淋、刘红英开花店,正所谓一孕傻三年,有份事情做也是好的。

如此他不在的时候,朱淋也不会寂寞。

“我觉得,除了开花店外,还可以开个书店、咖啡店,除了我们住的区域外,其他地方都可以开放。”刘韬建议道。

整个四合院,绝对是属于京城四合院的典范,除了他们住的区域位于中央,四面环湖,有着南湖、后湖、东湖、西湖,与前面相连的就是通过四座石桥。

住的地方这里总占地面积是1500平方,建筑占地面积是700平方,其余800平方是休闲区,比如儿童荡秋千,国槐等。

这部分作为住的地方,也是属于隐秘之地,自然不会让外人进来。

不过湖四周也有其他建筑物,比如听雨屋、老花房、紫藤架、洛阳牡丹等等,这些区域完全可以利用起来。

花店,只需要老花房就够了。

其他建筑物面积加起来可是还有4200平方那么大。

“可我们没有那么多人啊,我们就是想照顾孩子之余,有份事情做。”朱淋拿着自己的秀发,在刘韬胸膛处挠了挠。

刘韬笑了笑:“这还不简单,你爸妈那边的亲戚看有没有人没有工作的,可以招聘过来,要是还没有的话,我们旁边就是北师范、中戏,完全可以聘任大学生,让她们在学习之余,有一份勤工俭学的机会。”

这时候,哪怕是京城,也有很多青年是没有工作的。

现在很多年轻人工作,都是需要父母将工作让给子女,但是就是这样,很多青年依旧是没有工作。

再说了,他们这附近就有北师范、中戏,大学生还是有不少。

像这样的一份工作,对于大学生会有很大的吸引力。

“招人,会不会犯法?”朱淋有些担心着。

刘韬笑道:“花店、书店、咖啡店都分开注册,怎么可能犯法,现在个体工商户是合法合规。”

“现在是改革开放了,你看看我们单位,都改制成公司,一机部至八机部也全部改制成公司,这是国家要学习欧美市场经济。”刘韬说道。

哪怕个体工商户都已经可以注册申请拿到营业执照,但是对于整个社会而言,对于个体工商户依旧是打着问号。

一些人也开始创业做生意,但是这些人不敢明目张胆的开私营公司,而是挂靠在乡镇企业旗下。

改革开放之所以伟大,就是因为它打破了条条框框,克服了重重困难,为华夏找到了一条发展之路,让华夏的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

朱淋作为他的妻子,都对个体工商户有这种顾虑,更不要说其他普通人了。

“可我不懂怎么运营咖啡店啊,咖啡怎么做都不知道。”朱淋苦恼地说道。

刘韬笑道:“这事简单,你们不会,我安排一下,伱们去香江学习。”

随后,刘韬和朱淋小声的探讨着。

四合院这里,自然不适合动工改造,最合适的还是得保持原滋原味,这才有四合院原本的韵味以及魅力。

别人可能喜欢小洋楼,可是刘韬却觉得,四合院更有魅力。

刘韬也不奢望着,朱淋他们做这事能赚多少钱,只需要不亏很多即可,最重要的是她们有一份事情做。

早睡早起早运动。

清晨,鏖战一场,去了洗手间洗澡,洗好澡后,刘韬去了书房。

拿出纸张,随后刘韬写下:吾爱有三,日月与卿,日为朝月为暮,卿为朝朝暮暮。

然后又拿出一张纸,写下《飞鸟与鱼》: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生与死的距离

而是

我就站在你的面前

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不是我就站在你的面前

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

明明知道彼此相爱

却不能在一起

《飞鸟与鱼》,足足有数十个版本,广为流传,被奉之为世界最美诗歌。

都说这诗是出自泰戈尔之手,其实并不对,任何考证都无法证明这是泰戈尔写的,更多的是属于年轻人的集体智慧。

昨晚和朱淋聊着,朱淋让他写一写诗歌,以此吸引年轻人。

刘韬想了想,对于年轻人而言,恐怕最能击中年轻人的内心,莫过于情诗了。

这一早起来鏖战,此时刘韬脑海中灵光乍现,下笔如有神。

第三首,他选择了《见与不见》。

你见,或者不见我,

我就在那里,

不悲不喜;

你念,或者不念我,

情就在那里,

不来不去;

你爱,或者不爱我,

爱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

你跟,或者不跟我,

我的手就在你手里,

不舍不弃;

来我的怀里,

或,

让我住进你的心里。

默然,相爱;

寂静,欢喜。

不知不觉中,他都写了二十首爱情诗词,再配上插图,都够出版一本爱情诗歌短集了。

“除了爱情诗词外,还应该有其他的。”刘韬暗自嘀咕着,随后又开始写着。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