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 第315章快速发展的盘山集团(求月票)

老人又问了问盘山集团现在发展情况。

盘山集团现在已经毫无疑问,是国家最大的公司!

不管是从规模上来说,还是从每年的营收而言,亦或者是每年创造的利润,都是如此!

对于盘山集团,上面是很重视的。

几乎每个月,都会有一个会议,专门研讨盘山集团。

通过盘山集团的发展过程,去总结经验,从而去探索国企和央企的改革。

原本,盘山集团是依靠着军工贸易发展的,可谓是一条腿走路。

可是现在,盘山集团的民用领域,发展是非常迅速的,家电、摩托车、汽车、计算机等等,发展都非常快。

这让盘山集团从一条腿走路变成了两条腿走路。

而盘山集团的变化,让上面都很欣慰。

在之前,是有领导担忧盘山集团的未来发展。

盘山集团能发展这么快,主要是依靠着军工贸易,是借助着两伊战争的东风。

可是两伊战争再怎么打,也不可能一直打下去,甚至那时候领导们认为,顶多打三个月战争就会结束,到时候盘山集团步子跨那么大,没有资金,那就会资金链断裂。

现在盘山集团两条腿走路,那就不一样了。

哪怕世界局势归入和平,盘山集团也可以依靠着民用领域的发展,拥有着足够的发展资金。

刘韬介绍着目前盘山集团的发展侧重点。

一个是香江那边的建厂,那投资可是达到上百亿,完全是靠着这方面的投资稳定人心,同时撬动更多的资金。

香江那边的收益,到目前为止,都是没有抽离,依旧留在香江,从而稳定香江的发展。

这部分的投资是最大的!

另一个是沈海高速,总投资300亿人民币,由盘山集团进行投资建设,在建成后国家给予30年收高速费的权力。

这方面的建设,已经以省为单位,又分割到市为单位,正在进行施工着。

仅仅沈海高速,便消化掉了基建工程兵、铁道兵等带来的压力。

总共投入了60万人,用于建设沈海高速工程,预计用10年时间,建成沈海高速工程。

人工费预计30亿左右,约占整个项目总投资的10%。

300亿总投资、全长3710公里,期间需要经过大量的河流、山,需要搭建大量的桥梁、隧道,这对于现在的华夏而言,绝对是属于世纪工程。

为了支持沈海高速工程,华夏汽车集团甚至专门生产施工专用的推土机、挖掘机、打桩机、盾构机、土方运输车等。

现在前期建设,更多的是修建可以修建的地段,像隧道之类或者桥梁之类,都会过一两年才会修建。

再者就是羊城船舶工业集团的扩建,这部分投资30亿人民币,这同样是一个巨大工程。

而当工程完成后,羊城船舶工业集团将会成为华夏最大的造船厂,具备建造大型军舰和大型民用船只的能力。

建成之后,羊城造船厂将拥有七跨式室内造船台、两个30万吨级船坞、15万吨级半坞式船台、5万吨级干船坞。

起重设备、造船设备等等,都会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华夏最大、技术最先进的造船厂。

除了在进行扩建外,羊城船舶工业集团也在大量招收工人。

当然了,现在羊城船舶工业集团除了在建设造船厂外,便是生产022型导弹艇。

刘韬也汇报着,贵省、桂省、川省、山城生产基地的建设情况。

按照之前的规划,这些生产基地都是集中建设,逐批启动,逐一地将其他三线厂的职工先弄到盘山机械厂等进行培训,然后再到生产基地。

每个省,都有一个军工生产基地,一个民用领域生产基地,只不过大小不一。

比如贵省、桂省的生产基地,都会比较小。

因为这两个省的兵器工业系统的三线厂就比较少,规模也比较小。

而川省、山城的生产基地则不同,那就大型得多,投入的资金也更多,全部是划分成五期进行分期建设。

仅仅川省、山城基地安置的三线厂,总共会超过百万人,超过了云省、贵省、桂省总和!

领导们听到这里,都不由得点点头。

盘山集团可谓是为三线厂工人的安置,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这些工人,都是响应国家的号召,到三线去,可以说是国家的功臣,若不是时代不一样,他们必然会成为华夏的中坚力量,支撑起华夏不屈的脊梁。

这些工人自然要好好地安置、善待。

现在盘山集团虽然还需要几年时间,才能彻底消化所有的工人,但是这已经原本上面预期的要好得多了。

原本上面已经做好准备,在军转民的浪潮中,会有一批国营厂成功改革,发展壮大起来,还有一批国营厂跟不上时代发展而没落甚至最终破产倒闭。

而现在的情况,已经大为改善。

至少兵器工业系统的军转民方面,可以做得更好,可以更好的安置所属的三线厂。

要知道,盘山机械厂壮大过程中,也是不断地扶持培育配套厂,整个西南四省的三线厂都会受益。

哪怕最终这些都整合进盘山集团,对于其他系统的三线厂,盘山集团也会进行合作,比如采购原材料等等。

在生产基地吃饭,领导们和工人们一样,都是拿着饭盒,打着饭菜就这样吃着,并没有优待,有些领导还去跟工人们聊天。

刘韬则是和老人一块,然后边吃饭,边汇报着,盘山集团与兵工七子等高校的合作。

这些高校,盘山集团每年投入一千万经费,双方进行合作着,比如盘山集团会派专家去学校当老师,壮大学校的师资力量,也给学生提供暑假、寒假实习基地,提供奖学金,捐赠电脑等等仪器设备。

从一开始的几所学校,现在已经延伸到十八所。

“你们这个做法是值得尝试着,至少培养的人才,是我们自己的,不会浪费。”老人说道,“国家现在比较困难,在教育投入上比较有限,你们能主动承担起一部分责任,这是值得表扬的。”

“还有你们在云省进行的学生军训,这一点很好,可以做为一个试点。有效果的话,不说推广到全国学校,也要推到所有的大学!”老人说道。

现在大学生军训,并不是所有大学都需要进行军训的,只有少数的大学会进行军训,大部分大学则是没有进行军训。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