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 第264章思想鸿沟

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第264章思想鸿沟

作者:白白是只猫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1: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离开食堂。

刘韬到了坦克生产制造厂。

这里已经完成换班了,是新的一批工人在生产着。

刘韬没有直接动手参与生产制造,而是检查着这些仪器设备。

他即将返京,得确保这些仪器设备是好的,才可以安心在京城过年,而这里在春节的时候,还可以继续生产着。

当然不是说工厂没有放假,春节的时候,工厂是放了三天假期。

不过因为坦克生产制造厂交付订单压力大,所以春节的时候依旧照样生产制造,只是从原来一天四班调整为一天两班,轮流着休假。

“每天二十四小时生产,对于机器设备的损耗,还真是大!”刘韬暗道。

按理说,其实机器设备每天休息几个小时才是最好的。

只是因为坦克装甲车的交付压力很大,为了及时完成交付,只能是死操机器设备,然而刘韬隔一段时间就修复机器设备的损耗。

同样的,他也是几乎每个月都会去山城一趟,便是修复256厂的机器设备损耗。

不然的话以目前死操这些机器设备,恐怕再先进的机床,都已经报废掉了。

一一将机器设备修复完成。

“厂长,这火控系统我还是没有搞明白。”一声音传来。

却是只见一个断了一臂的人脸上带着思考之色走了过来,正是盘山集团的总工程师。

“没有搞明白就慢慢搞,总有一天能够搞明白的。”刘韬笑了笑。

火控系统的先进性,都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

而以前华夏在这方面,简直不值得一提。

不然的话,69式坦克也不会那么糟糕,连战士们都不愿意使用,而宁愿选择59式坦克。

“祝老啊,我知道你们想要魔改59式坦克,可是在我看来,再怎么魔改都是没有意义的。”刘韬忍不住说道。

祝愉生等人在研究着火控系统以及装甲防护技术、坦克发动机,是想要魔改59式坦克。

他们对于59式坦克有着很深的感情。

“怎么会没用呢,现在部队可是还装备着超过4000辆59式坦克,只要拿出一个改造方案,便可以提升这些59式坦克的性能,从而提升装甲部队的战斗力。”祝老坚定地说道:“这些可都是人民的财产,可不能浪费。”

4000辆59式坦克,这是多么庞大的数量。

刘韬心中一叹,这些老人都是从最困难的时代走过来的,骨子里充满着节约,缝三年补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

非到了真正没办法使用的时候,都舍不得扔。

哪怕到了没办法使用那一天,其实也舍不得扔,总是想着也许哪一天就可以修好了。

“祝老,有这功夫,还不如多生产一些新型坦克。”刘韬说道,“那些59式坦克以后都卖出去就是了。”

“伟人说过,我们绝不能当军火商.”祝老的声音越来越低。

刘韬暗自叹了口气,当年伟人确实曾经说过那么一句话,可是要知道时代已经变了,总不能墨守成规。

不当军火商,哪里能赚这么多钱,维持着发展壮大呢?

这两年多时间,武器出口帮助国家赚到的外汇,可是远超石油出口。

甚至从利润而言,赚到的外汇比过去三四年出口所赚的都要多得多。

按照国家最新公布的,在扣除武器装备贸易,以及出口到两伊的货物、金龙电脑和格力电器出口,去年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460.3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220.1亿美元,进口总额240.2亿美元。

也就是说,去年一整年货物逆差达到了惊人的-20.1亿美元!

而这仅仅只是货物进出口的贸易逆差,再考虑到外事部门在国外、派遣学者和大学生出国留学、出国考察等,这方面的逆差恐怕是达到了22亿美元甚至是23亿美元也说不定。

但是中国的外汇储备不减反增,而这些都是武器出口贸易以及货物出口到两伊的。

而这已经不是第一次贸易逆差,恰恰相反,从1978年到现在,正常的货物进出口,华夏都是逆差的。

祝愉生等人想的是魔改59式坦克,不能浪费人民的财富。但是刘韬想的是生产更多的新型坦克,让部队用上更先进的坦克,然后多出口坦克装甲车,赚取更多的外汇反哺国内。

这就是他们之间,因为时代的不同,造成的巨大的思想鸿沟。

这种思想鸿沟不仅仅体现在这方面,就是在生活方面,也都是存在着。

比如明明在食堂,只要食堂有的饭菜,便可以按需取,但是祝愉生他们却觉得吃得太好了,这是很大的浪费。

甚至有一次,祝愉生还在党组会议提出。

而在刘韬看来,大家辛辛苦苦的生产,以前没有钱的时候,自然是得节约,吃的差一点,住得差一点。但是现在大家又不缺钱,甚至于公司有着大量的钱,那自然要吃的好一点,住得好一点。

不过刘韬也理解祝愉生他们那一代人,那一代人都是经历过残酷的战争年代,那时候的华夏,处于救亡图存的边缘,一个不慎华夏就彻底灭亡了。

而刘韬生活的是和平年代,是一个相比现在这个年代可以说是繁荣富强的年代。

“厂长,你能不能指点指点?”祝愉生问道。

他知道,在火控系统方面,刘韬也是世界顶尖的,遥遥领先于国内这方面的专家。

国内在火控系统方面的专家,在刘韬面前就像是小学生一般。

刘韬无奈地说道:“这涉及到芯片,或者说半导体技术,你以前在这方面没有很多了解,我说了伱也不懂!”

“慢慢了解,总有一天就会了解透了。”刘韬说道。

他搞出来的这些新型坦克,那火控系统都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每辆坦克装甲车都相当于有计算机在帮助着。

而祝愉生,对于计算机也只是停留在知道,而没有了解。

祝愉生摸了摸脑袋,自从五机部调任他到这里担任总工程师,祝愉生欣然接受这个任命,因为之前到盘山机械厂给他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刘韬为何懂得那么多坦克装甲车的专业知识?是怎么制造出如此先进的坦克?

这些都仿佛笼罩着一层谜团,让人满是疑问。

这种是很不可思议的事,但是偏偏就是发生了。

要知道,在之前便已经开始研制第二代主战坦克了,1974年便开始部件研制,1980年就要开始整车研制。

可是遭遇到很大困难,整个研制团队再乐观都觉得,最起码得花十年甚至十几年时间,才能完成第二代主战坦克的设计定型。

可是谁能想到,刘韬突然研制成功第三代主战坦克,‘80式’主战坦克只是一测试,各方面的性能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而第二代主战坦克,自然也告吹了。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