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 第253章不够!远远不够!

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第253章不够!远远不够!

作者:白白是只猫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1: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三里屯东六街13号。

刘韬见到了自己的好朋友‘穆罕默德’。

“很高兴见到你,我的朋友!”刘韬说着不是太流利的‘波斯语’。

为了能够和朋友们更顺畅交流,刘韬已经可以说着一口很流利的‘阿拉伯语’,至于‘波斯语’也可以用来平常交流。

穆罕默德道:“很高兴见到你,我的朋友!”

两人寒暄了一会儿。

穆罕默德以前是个教授,传承着波斯人的文化,很重视礼节。

这一点上,双方倒是有共同语言。

华夏同样是一个礼仪之邦。

“刘,我的朋友,我们需要你们先进的坦克和自行高炮,跟伊拉克人一样的。”穆罕默德当着刘韬的面,提出了要求,“我和刘振邦先生提过这事,但是他说这事得亲自跟伱谈。”

“我的朋友,这两款武器可不便宜啊!”刘韬露出为难之色,“而且这两款武器我们产量还很有限,短期内很难交付。”

这倒是大实话,刘韬也没有骗穆罕默德。

“我的朋友,我这人你应该也了解,我不会去夸大其词。”

穆罕默德略微皱了皱眉头:“200辆自行高炮,每辆500万美元;400辆坦克,每辆180万美元,我们的条件只有一个,未来三年完成所有交付,每年交付三分之一。”

“不可能!穆罕默德,我的朋友,先不说这苛刻的交付条件,就说这价格就不够,按照这个价格我们根本没得赚。”刘韬摇了摇头。

穆罕默德眉头紧皱,心中暗骂了一声‘该死的贪婪的军火商’。

“可是据我所知,你们卖给沙特,就是这个价格。”默罕默德说道,“我们是朋友,难道你们想借机涨价?”

“不不不,我的朋友,这你就误会了。”刘韬连连摇头,“众所周知,美元贬值了!就像现在大家跟美国人做生意,100美元再也买不到以前的东西了。”

默罕默德没有说什么,美元贬值这是很明显的。

这一点从卢布与美元的汇率就可以看得出来。

以前美元很坚挺,可是自从布雷森顿体系崩溃后,美元就不断贬值着。

特别是从去年开始,美元贬值速度相当惊人。

刘韬所说的,一点毛病都没有。

而刘韬此时则是暗骂着沙特,简直是如同筛子一般,完全没有秘密可言。

连波斯人竟然都能知道,还能搞到沙特的采购单价。

最终,默罕默德提高了报价。

除了200辆自行高炮、400辆坦克以及相应基数炮弹外,还要800具导弹发射架以及4000枚‘前卫’防空导弹,合同总价52亿美元,里面就包含着坦克乘员培训、维修养护培训以及后期在德黑兰建立一个维修坦克厂,用于修复被击伤的坦克。

虽然交付压力巨大,刘韬都吃不消,可是他还是接下这笔订单。

没办法,对方给了实在太多了。

这笔订单,能够赚到的钱那可是巨量。

先把定金拿到手,后面确实没法交付那么多,差一些想来也没关系,难不成还能跟自己翻脸不成。

晚上七点。

五机部,或者现在应该叫做兵器工业总公司。

领导们先后走进会议室。

等到所有人都到了,坐了下来,张领导道:“那按照之前惯例,让刘韬同志先汇报一下工作,大家有什么想问的,等刘韬同志汇报完工作后,再问。”

“各位领导,晚上好,过去一个月时间,我们对外贸易尽数按合同协议交付,交付部队35辆81式轻型坦克、25辆81式中型坦克、5辆81式水陆两用坦克、35辆步兵战车.”刘韬汇报着交付情况。

部队的订单,都是交付以后才给钱,给的钱也是直接到了盘山机械厂的账户上,现在则应该说是华夏西南兵器工业集团总公司!

刘韬随后汇报的是改制的情况。

现在该挂牌的已经挂牌,人事任命上,需要兵器工业总公司这边任命的,都已经完成了任命。

该备案的都已经全部进行备案。

领导们听得很认真,特别是在改制方面。

相关情况他们其实都已经看了报告,不过显然没有刘韬亲自汇报来得清晰、直观。

现在改制上面,动静最大的不是五机部改制成兵器工业总公司,也不是其他机械部改成总公司,而是盘山机械厂的改制,涉及到了足足10家兵器公司、7家民用领域公司。

甚至往大的说,直接关系到整个西南兵器工业系统的军工厂的改革与发展。

那可是涉及到上百家军工厂!

动静之大,绝对是前所未有的。

而一旦改制成功,产生的影响也将是巨大的。哪怕失败,也会有失败的经验,可以为后续的改革提供经验,避开失败的坑。

这就是改革试点单位的意义所在。

投石问路,提供成功或者失败的经验。

可以说,盘山机械厂的改制不仅仅是五机部在看,其他部委也在看,甚至上面的领导也在关注着。

刘韬在这方面汇报得很详细,也并不避讳,出现了哪些问题都一一地说出来。

前期改制筹备小组,展开了大量工作。

可是当正式改制的时候,依旧出现大量问题,整个组织结构相当于被打碎,甚至于打碎人们的观念。

之前大家已经适应了‘国营厂’这个身份,国营厂就是国家的工厂,在人们心目中国营厂其实和政府是等同的,自己拿的是铁饭碗,是为国效力。

可是现在突然改制,成了公司。

公司,这让很多人潜意识地认为,只有资本主义国家才有公司。

更不要说,在公司与职工签署合同的时候,很多职工嚎嚎大哭起来,死活根本不愿意签,好似一旦签了就是卖身契。

以至于刘韬都不得不做出决定,暂缓这件事。

只能说他觉得理所当然,没有什么大不了,签了合同只要好好努力干,跟之前是一样的,但是对于职工的冲击力却是巨大的,大家根本没有做好市场化的准备。

也正是亲自实践,刘韬才会明白,为何会有一段时间实行经济双轨制,因为这是属于历史的特定时间的产物。

以前是计划经济,现在要市场经济,根本就没办法一步到位。

大家的思想根本就没有做好,人才也远远不够。

甚至于说难听点,连市场经济是什么都不知道、也不知道怎么搞市场经济,这种情况下直接去搞市场经济,和自寻死路没有什么区别。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