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 第162章迷茫与野心

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第162章迷茫与野心

作者:白白是只猫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1: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赵国平露出思索之色。

实验性质的部队么?

这才是合成营的真正意义所在!?

走得通自然再好不过,走不通也有失败的经验。

他只看到,合成营投入那么多,军队根本支撑不起,哪怕部队采购不需要给国营厂留多少利润,部队一年的军费都建不了多少合成营。

却是没有看到,这支合成营部队的真正意义所在。

刘韬看到赵国平露出思索之色,略微颔首,这是一个善于思考的年轻人,出身家庭不凡、又是清华高材生,本人又善于思考,确实是可培养的人才。

人与人,确实是不一样。

有些人,你再怎么培养,他的上限就在那里,哪怕勉强提拔,也会受到排挤,然后各种糟糕的表现,最终落得凄惨下场。

可是有些人,他拥有很高的上限,可以不断地往上走,需要的往往只是一个机会。

毫无疑问,赵国平就是属于那种可培养的人。

对于赵国平,刘韬还是很欣赏的。

“改革开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是国家现在的国策。一来外部环境比之前大为改善,大国很难开战,世界级别的大战可能性短期内不可能。二来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可以让百姓生活得到改善,同时也可以学习欧美的先进技术、先进理念,从欧美进口先进的设备、生产线,也可以进口资源,经济好起来,国家也有了钱,军费提升也就容易得多。”刘韬缓缓说道:“比如汽车工业,我们的汽车工业还很薄弱,根本就支撑不起部队的半摩托化、摩托化,更不要说说机械化了。”

赵国平若有所思,在笔记本上记了下来。

这不是刘韬第一次跟他说过相似的话,但是却是以军队建设角度来说。

部队建设,其实是跟一个国家的工业化水平、综合国力息息相关。

苏军、美军都实现机械化,那是因为他们代表着全世界工业最高水平,经济也是最好的,两极争霸那可是开玩笑的,华夏都还相差甚远。

别说这个时候的华夏,英、法、德等传统欧洲强国,也远远比不上苏美。

这一点从苏美联手,一起肢解英法殖民体系,英法再不甘心也不得不接受,失去了苏伊士运河,失去了各种殖民地。

二战后世界独立运动,既有因为二战传统西方列强实力受到极大削弱、民族独立意识觉醒的因素,但是也有苏美暗中支持,而且从某种角度来说,这才是真正的主要原因。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富国强民才是社会主义。”刘韬说道。

赵国平身体一震,露出惊讶之色。

这话让他大受震撼。

回到家里,洗了个澡,刘韬到了书房。

他这书房,可以说是一大机密。

仅仅那两台电脑,就蕴含着巨大秘密。

每一台电脑,运算能力甚至超越了这个时代的超级计算机。

现在全世界最先进的超级计算机是Cray-1,其从1975年诞生以来,到目前为止都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超级计算机,它售价超过1000万美元,功率为115千瓦,足以运行大约10个家庭。它采用氟利昂制冷、64位系统,运行频率为80MHz,内存仅有8MB,如果矢量指令使用得当,峰值速度可以达到250megaflops/s,重量则是达到了5.5吨。

论运行速度,比他的电脑差远了。

仅仅这两台电脑的价值,就堪称价值无量,更不要说电脑中储存的信息。

各种枪械的设计资料、80式自行高炮和80式坦克设计资料,都在这里面。

他通过电脑连接着打印机,批量打印着资料,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甚至于连机床的设计资料,都是放在电脑中,而不是像之前那样人工画图。

甚至于为了方便储存信息,他还花费心思搞出了储存器。

也因为这里的重要性,他这里的安保级别非常的高,每天24小时随时至少有4个警卫在这里,他二姐一家,都因此搬离他这里,住进了分给他们的房子中。

偌大的房子,只有刘韬一个人住着。

打开电脑,输入密码,进入桌面。

随后,刘韬将几款数控机床的设计资料上传到储存器上面。

坐在椅子上,刘韬微微闭上眼睛,略作休息一下。

在之前,他曾经想过,华夏的基础跟他原来没有什么两样。

他曾经有个野心,在短时间内完成自己的计划,让华夏几年就可以达到苏军、美军的水平。

当他真的去做的时候,他发现自己很傻很天真。

事情并不是他想象的这样简单。

这个时代的华夏,哪怕有详细的图纸,也生产不出来,因为华夏现在只是初步实现工业化,工业化水平很初级,零部件加工出来都很难达到要求。

越是先进的武器,越是需要很高的加工精度,越是需要高精度机床,而不管是高精度机床还是操作机床的人才,华夏都很欠缺。

也就是说,他得从基础开始搞起来,自己研制数控机床,研制出来后得自己造、自己使用,因为需要更先进的数控机床。

他研制出先进的自行高炮、坦克,给坦克生产厂都生产不了,因为没有先进的机床加工不了零部件,哪怕买机床人家也不会出口高端机床给华夏,退一万步讲,买到高端机床了,运送、安装大半年时间,没有会操作的工人需要请外国人教,教会了起码又是一年。

什么都得自己来,甚至还得培育配套的产业以及生产单位。

他迷茫过,曾经不止一次想过,靠着系统若是自己下海,很容易就可以成为大亨,世界级别超级大亨,轻轻松松地把钱给赚了,躺着数钱数到手抽筋的那种,何必这么辛苦。

只是每当想起,过去三十年,新中国建立之后我们的一切工业都是空白,蒋光头把大部分的好东西都带到了宝岛上面,但是党和国家不屈不挠,付出巨大牺牲和鲜血,终于建设了初步的工业体系,哪怕这种工业体系很初级,但是已然胜过全世界至少80%的国家。

未来三四十年,华夏依旧会吃很多苦,付出很多惨痛的代价,遭受很多耻辱,方才建立起完整的工业体系,完成华夏的工业化,拿下一颗颗所谓的工业明珠。

他不忍放弃,独自去享受,他想成为这个奋勇前进时代中的弄潮儿,让华夏更快的工业化,少走一些弯路。

(本章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