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 第1288章 做空

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第1288章 做空

作者:白白是只猫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1:58 来源:平板电子书

霍家看似风光,但是实际上隐患非常明显。

那就是霍英東的子女,没有一个能比得上霍英東的,包括嫡长子的霍振霆,不过是中人之姿。

霍英東去世后,霍振霆的威望、能力方面,势必会受到挑战。

哪怕在霍英東的安排下,霍振霆先后担任香江足球总会会长、香江立法委员、香江体育协会暨奥林匹克委员会会长、国际奥委会委员等等职务。

在霍家对外,大部分时间也是由霍振霆去做。

但是霍振霆依旧不属于香江第一人,在差不多同年龄段的,比霍振霆更有威望的不下于十人。

要是排除老一辈,霍振霆自身的地位、影响力、威望,连香江前三十都排不进去。

更多的依靠的是霍家!

霍英東要是离世之后,现在给霍家面子的,到时候可就不一定了。

便是在内地,霍振霆的地位,也远远比不上霍英東。

这些年,霍英東更倾向于培养嫡长孙霍启钢,在霍启钢身上可谓是绞尽脑汁,费尽功夫。

甚至于,霍英東培养霍启钢,也不是经商,而是政界,为以后铺路。

这也是为何,霍英東亲自挑选了一位奥运冠军作为长孙媳妇。

作为闯荡商海几十年的老江湖,霍英東又怎么可能看不出霍家存在的隐患。

在80年代的时候,霍英東就不止试探性地跟刘韬提出两家联姻,霍启钢与刘韬的长女定婚,或者他的其他孙女跟刘韬的儿子订婚。

但是都被刘韬拒绝了。

到了90年代,那试探的次数就更多了。

刘韬后面不得不跟霍英東亮明态度,他不会干涉子女的婚姻自由,更不会牺牲子女的婚姻,如果霍英東的孙子孙女有本事,那他支持,若是订婚、联姻之类,那就不用想。

事实上,霍英東也不是没有努力过,比如霍启钢曾经给刘颖卿送花,但刘颖卿就是看不上。而霍英東的孙女,在刘景明去美国时,曾以留学名义去美国,然后还和刘景明成为同一个学校,结果刘景明没看上霍英東的孙女,反而喜欢上霍英東孙女的同一个宿色的冯楠。

只能说,婚姻这种事,太神奇了,不是郎才女貌就真的能来电。

纽约。

正如巴菲特那句广为流传的投资格言:在别人贪婪时恐惧,在别人恐惧时贪婪。

如果要将它演绎为一幕剧,约翰.鲍尔森或许是最佳男主角。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现任财长亨利.鲍尔森和他的名字差不多,但两个人干的事情却是天差地别。

鲍尔森正在做的,就是专门做空抵押债券的基金!

在此之前,一直在培养。

更要命的是,关于房市利好的消息现在是铺天盖地,乐观的房市专家和贷款机构不停地鼓吹着房价将会持续上涨,或是联邦当局将降低利息以维护市场。

但是,约翰.鲍尔森坚信冬天一定会到来。

到那时候,再红火的市场,都会在彻骨的寒风之中凋零殆尽。

约翰.鲍尔森心情很好,因为他刚刚获得了30亿美元的资金,委托他打理,做空抵押债券。

这说明,还是有人跟他持相同看法。

约翰.鲍尔森没有去调查这笔资金的资料,因为他知道,想要在华尔街混得好,想要多活几年,最好不要去调查,免得查出什么。

他只知道,一旦像他所认为的那样,那么他将获得一笔不菲的报酬。

而对于做空抵押债券,约翰.鲍尔森非常坚信。

因为北美房市从2001年开始启动暴涨模式,当年时任美联储掌门人格林斯潘为了应对科技股泡沫破裂,以及恐怖事件带来的市场恐慌,把短期利率迅速从6%下调至1.75%,在后来的两年又继续下调至1%,一直维持到2005年。

过低的利率造成流动性泛滥,北美20个大城市的Case-Shiller指数几乎在五年之内翻了一番,从前年到去年,几乎所有人都沉醉在市场一片大好的景象中,所有金融机构都在做次贷。

市场表面上繁荣似火,可实际上已经面临很大的压力。

约翰.鲍尔森专门研究次贷产品,通过建立的数学模型发现,房市都不需要下跌,只需要每年增长率下降5%以下,那么次贷违约率就会大幅攀升。

而事实上,通过分析大量的数据也已经表明,现在违约率已经攀升了很多。

这在印证着约翰.鲍尔森的观点。

其实约翰.鲍尔森并不知道,这30亿美元,并不是唯一做空抵押债券。

事实上,足足有上百亿美元,在做空着。

在美国股市,同样也有数百亿美元的资金,采用杠杆在做空着一些上市公司或者版块等。

同样也有几百亿美元在南美洲、欧洲、日本等在做空着。

空头,足足得多了上千亿额外资金。

次贷危机、金融危机,既是危机,但是也是机遇。

做空,也显得愈加隐秘。

其中很大部分,都是通过离岸岛。

这些离岸资金,想查都难以查明。

盘山集团控制下的离岸岛,就有上百座了。

此次是难得的机会,刘韬已经很多年没有这种机会了,既然遇到了,自然是不会放过。

而且刚好,可以好好的用于国内。

处理完香江的事,刘韬便离开香江了。

直接从香江坐着专机抵达京城。

京城这里,他得待几天。

一是因为院士大会要召开,需要增选院士,华夏科学院和华夏工程院,都需要开院士大会。

二是因为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大会。

这两件大事,都需要他亲自出席会议。

早在12月份,有关于院士增选方面,报道就很多了,然后也有一些争议,以及一些人对被刷下来很有意见。

每一次院士增选都差不多,总是有人觉得能当选院士,结果却没能当选。

至于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大会更不用说了,属于华夏科学技术领域的省会,也是作出卓越成绩者、单位的嘉奖。

其中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更是拥有着极高的曝光度,同时也是有着终身荣誉性质,属于国家的最高肯定。

每一个,都是为国家奋斗了一辈子,甚至不乏在之前一直都是隐姓埋名的,不为外界所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