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 第1212章 第二代北斗‘一箭双星’

时间进入3月份。

美国正在阿富汗战场、伊拉克战场继续打仗,打治安战!

阿富汗战场,以美国为首的联军已经占据了65%的地盘了,将游击队的地盘压缩到35%的地盘。

全部都是在山区。

联军在阿富汗的声望大涨,好似便要彻底占据阿富汗。

但是游击队损失并不算大,主力还是在,丢了城池,但是山区农村并没有丢。

去年一整年,联军便从华夏进口了10万匹毛驴和10万匹骡子,用于加强联军的地面运输能力。

在山区作战,很多道路根本就没法通车,只能用毛驴、骡子运输。

美国不是没有想过,修建路。

但是在游击队的袭击下,修路根本就不可行。

在伊拉克,美国控制着平原区域,控制着各个城市。

但是沙漠区域和库尔德山区,依旧处于萨大姆的控制之下。

仗,还在打着。

不过库尔德山区,是库尔德武装去打,美国人根本不想去打。

因为库尔德山区,防御工事完善,要是美军去啃,都不知道要死伤多少人。

库尔德人想要独立建立库尔德国,那就自己去打,打下来的都是属于库尔德人的。

反正现在伊拉克菁华之地,已经处于美军控制之下。现在当务之急,美军是要恢复石油、天然气生产,包括运输管线。

同时,将那一片水域的水雷,尽数排干净。

日本人,便承担着排雷任务。

在反潜、排雷能力上,日本海上自卫队还是有一手的。

而美国付出的代价,是一小片油田。

这还是大棒加胡萝卜下,日本人才勉为其难的去干。

整个伊拉克联合部队控制区域,进行军事管理,每天都有联合部队的士兵在进行巡逻着。

而巡逻队,每天都有在遇到袭击的。

或是路边被埋了地雷,踩到地雷爆炸,死伤几个人;或是老人路过巡逻队,突然整个人爆炸开来,炸死炸伤巡逻队;或是伊拉克的女人,在勾搭美国大兵去欢乐的时候,杀死美国大兵.

战争虽然结束,但是联合部队依旧还在付出伤亡。

此时,华夏进入两会时间。

从时间进入3月份开始,便正式进入两会时间了,各种会前准备、会前热门议题便在进行报道。

就在两会前夕,刘韬来到了西昌卫星中心。

虽然文昌航天发射场才是目前华夏最大、最先进的发射场,但是不代表着其他航天中心就没用了,就得闲置了。

相反,其他航天中心依旧在运行着。

此次要执行发射任务的,却是第二代‘北斗一号’卫星、‘北斗二号’卫星,要搭载着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进入太空。

这是华夏首次以‘一箭双星’方式进行发射。

此时,第二代‘北斗一号’卫星、‘北斗二号’卫星已经搭载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上面。

各个监测站、科考船,不断的将数据汇报到西昌卫星中心。

西昌卫星中心,技术人员在电脑面前,不断地修正相关数据,与此同时,液晶大屏幕上,正显示着发射架。

一切准备工作都就绪。

第二代北斗卫星和第一代北斗卫星一样,体型差不多,重量也差不多,但是性能却提升了十倍都不止。

这也让第二代北斗卫星的精度大大提升。

军用的话,用于巡航导弹制导或者精确导弹制导,绝对能够达到骇人听闻的地步。

民用的话,精度也比第一代北斗卫星要高得多。

整个第二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与第一代‘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一样,都是由24颗北斗导航卫星构成,其中21颗为工作卫星,3颗为备用卫星。24颗卫星均匀分布在6个轨道平面上,即每个轨道面上有四颗卫星。卫星轨道面相对于地球赤道面的轨道倾角为55°,各轨道平面的升交点的赤经相差60°,一个轨道平面上的卫星比西边相邻轨道平面上的相应卫星升交角距超前30°。这种布局的目的是保证在全球任何地点、任何时刻至少可以观测到4颗卫星。

现在要发射第二代‘北斗’卫星,但是不意味着第一代‘北斗’卫星就没用了,第一代‘北斗’卫星将会继续工作大致1~3年,等到后面将会继续在相关轨道进入关闭状态,日后作为紧急时刻启用,或者作为反卫星武器实验时的靶星。

“10!”“9!”“8!”“7!”“6!”“5!”“4!”“3!”“2!”“1!”

“点火!”

随着‘点火’指令,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发动机喷射出火焰,发出巨大的推力,推动着火箭升空。

没有出现什么意外,两颗第二代‘北斗’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

接下来这两颗第二代‘北斗’卫星将会进行连续变轨,取代原来两颗第一代‘北斗’卫星的轨道位置。

至于为何是要在原来第一代‘北斗’卫星的轨道位置,自然是因为原来第一代‘北斗’卫星的轨道位置都是经过精密计算,是最佳轨道位置。

好的轨道位置,到现在都是珍惜资源。

华夏这么多年发射那么多卫星,随便一颗卫星所在轨道位置,卖个上千万人民币就跟玩似的。

到了现在,全世界就只有四个航天局,分别是美国航天局(NASA)、华夏航天局(CNSA)、俄罗斯航天局(PKA)、欧洲航天局(ESA)!

至于其他,发射卫星或者参与航天活动,都是通过这四个航天局。

原本还有印度空间研究组织,该组织成立于1969年,是印度的国家航天机构,可谓是苏联一手扶持起来的,只是在当年,印度空间研究组织所属的航天发射场便被炸毁了,后面由于缺乏经费,在90年代的时候便解散了。

日本倒是曾经想要搞航天局,从而展开航天活动,只是日本脖子上被套了狗绳,可不是自己想要做什么就能做什么。

这么多年来,自然是连航天局的影子都没有。

四大航天局,市场各有不一样。

其中美国航天局被认为航天技术最先进,是世界航天领域的权威,发射费用出了名的贵,而且还附加各种政治条件、经济条件,美国目前航天领域已经向私人公司开放。

华夏航天局,纯粹的商业合作,没有那么多的条件,发射成功率也高,不仅仅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射卫星,还提供卫星租赁服务,还帮助澳大利亚、欧洲个别国家、加拿大发射卫星。

俄罗斯航天局,继承了苏联航天底蕴,也在航天商业方面有所动作。

至于欧洲航天局,则是四大航天局中最弱的,也是唯一没有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