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 > 第110章大人物(求收藏、追读和各种票)

京城。

四合院,早上的阳光光线透过了窗户,照射进房间之中。

红被子翻滚着。

久久才停歇。

朱琳躺在刘韬怀里,温柔似水,越发水灵妩媚美艳。

都道是久别胜新婚,此言着实不虚。

自从成婚之后,刘韬每个月才能回京一趟,能在一块的也就八天,每次都是如胶似漆,恨不得珍惜每一分每一秒,自然也就没有什么矛盾,更不可能吵架。

昨晚到家,已然超过十点,吃了个夜宵后,两人就互诉相思之苦,早上早早醒来,抓紧时间进行晨练。

略作休息后,看了看时间,两人便起来了。

洗了个澡,两人便吃早饭,早饭刘韬的母亲已经煮好。

也是只有周末或者刘韬回来这段时间,陈芳才会住到这里。

也是幸亏这個时代,治安方面没有问题,这里又是处于四九城范围,不然的话这么大的宅院,周末朱淋、陈芳都不敢住。

随后两人出门前往公交站,各自坐着公交车前往单位。

刘韬坐着公交车来到五机部,直接来到了王保国办公室。

他返京名义上可是出差,自然也得处理公事。

“哎哟,我们的财神爷到了!”王保国看到刘韬的身影,笑呵呵地起来。

现在刘韬被五机部上下称为财神爷,五机部的好日子都是刘韬带来的。

“领导,别,别,什么财神爷,穷的快要饭了!”刘韬连忙道,一上来就赶紧诉苦着。

刘韬道:“领导,这次来可是要结算伊拉克那笔尾款,钱再不进来,我们上下可都得喝西北风了。”

王保国笑道,“就知道你一来,准是要来催钱的,这才交付三天,你就急匆匆跑来,生怕我们不给你钱似的。”

“行啦,报告材料写一下,走个流程。”王保国笑了笑,“免得又要说,只想马儿跑,又不给马儿吃草。”

刘韬顿时露出笑容,这尾款可是高达三亿七千五百万,这么大笔钱,可是能够让盘山机械厂大松一口气。

就算接下来工厂都不再生产,大家都不用担心发不出工资来。

“领导就是爽快!”刘韬对着王保国竖起大拇指。

王保国笑了笑,之前刘韬拿下的订单,总订单可是达到了14.171亿美元,除了盘山机械厂5亿美元,五机部协调的可是高达9.171亿美元。

哪怕扣除需要给出的几千万美元回扣,对于五机部而言都是大赚特赚。

而那些钱,五机部早就拿到了。

毕竟那些武器装备,直接从仓库里面调运就可以了。

王保国说道:“刚好这次你返京,给你介绍个大人物。”

“大人物?难道是哪个领导?”刘韬好奇道。

“呵呵,倒不是哪个领导,而是香江那边的一位大亨,这次海运可都是委托人家!”王保国笑呵呵地说道。

刘韬顿时便知晓了,这位大人物是谁了。

果然,很快刘韬就见到了前来五机部的那个男人,此时霍英東五十多岁还不到六十岁,身材并不高大,相反显得有些消瘦,但是他的双眼却炯炯有神,身上有着一种强大的气场。

就是这个男人,有一颗敢于冒险的心,也有超远的眼光,早早地进行站队、坚定着立场。

50年代初,面临着巨大风险,他冒着生命危险把货物先从香江运输到奥城,再从奥城转到大陆,在这个过程中他多次与死神擦肩而过。

甚至连大领导都忍不住赞扬他:“那个时候支持我们,是患难之交!”

当然了,霍英東也不是没有代价,那就是在香江多次受到阻扰,比如蟾宫大厦被停电半年作为惩罚,受到各种敌意。

而他却立场都没有改变,在1964年受邀参加建国15周年大典,为了缓解大陆的粮食压力,霍英東背着大大的行囊辗转了几十个小时抵达京城,那一年领导亲自接见他。

返回香江,他遭到全面‘歧视’,他中标的地收回不卖,旗下的星光行最后被迫卖给英资地产公司,但拿到手的只有一张欠条。

可是就是这样,他立场也没有改变,从几年前,为了恢复华夏在各项国际体育组织中应有的地位,霍英東到各种国际赛事奔走相告,不遗余力。凡是大大小小的国际比赛,他都带头捐钱,为华夏体育出钱出力。改革开放刚刚提出,外商投资大陆的先例是零,霍英東积极参与,成了第一个投资内地的港澳商人,这种身先士卒的贡献,绝对是难能可贵的。

杰出的社会活动家、著名的爱国人士、党的亲密战友,这就是他去世后的历史评价!

对于这样伟大的人,刘韬都觉得自己所做的微不足道,显得渺小。

此次霍英東前来京城,来到五机部,自然是因为之前的那笔生意。

虽然生意并不算大,但是也是属于开拓。

“这位小兄弟是?”霍英東看着年轻得过分的刘韬,有些意外。

王保国笑着介绍刘韬,霍英東闻言震惊不已,不想刘韬年纪轻轻,竟然已经是世界级枪械设计师,而且还是副厅级干部,对于内地颇有了解的他,自然知晓这是多么不容易。

霍英東赞叹道:“祖国大地多英俊,刘韬同志英雄出少年,我相信以后祖国会发展越来越好。”

“霍先生谬赞了,不敢当,不敢当。”刘韬谦逊地说道。

霍英東愈加地欣赏刘韬。

再想想自己的大儿子,比刘韬大了,到现在都还一事无成,哪怕娶了港姐为妻,在外面依旧还在玩。

此时刘韬心中却是因为见到霍英東,心中有着种种想法。

只是这些想法还得跟领导沟通沟通,得到允许后才能实施。

不然的话这么大的事,他不经请示就做了,上面的板子打下来,他可受不了。

霍英東则是对刘韬很好奇,不由得与刘韬多聊了几句,越聊越是欣赏。

特别是刘韬对于华夏的未来充满的乐观,以及展现出来的眼见,更是让霍英東另眼相待。

至少他见过的香江年轻一代,没有一个在这方面比得上刘韬的。

当聊到香江未来时,刘韬充满着肯定、坚定,至于理由是现在部队人数超过600万,有着两弹,没有谁会为了香江跟华夏鱼死网破。

这更让霍英東坚定内心,因为他也认为,这是大势所趋,英国佬根本阻挡不了。

话糙理不糙,这个世界终归是拳头说话的,谁的拳头大,谁的话就有道理。

二战之后,英国再也不是那个日不落帝国,不断地走下坡路,甚至连苏伊士运河的控制权都被逼着让出去。

这样的英国,又怎么可能万里迢迢地来到香江拼命呢,再说了拼命也拼不过。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