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走后门让你成秀才,你连中三元? > 第842章 真的有胜算吗?

苏誉在出发的时候,朝廷那边其实就收到了消息。

因为在忙碌着安王登基的事情,朝廷诸公们默契地暂时把这事暂时放下。

想着苏誉就算手上有东南的兵,可他一路走来,重重关卡,那些县府肯定没这么容易让他通过的。

说不定刚到了河中地区,就被挡在了门外不得前行。

这样耽搁下来,走个一年半载,估计他连河中地区都走不出来。

有这时间,等安王上位后,届时就能由新帝亲自来处理这事。

结果没想到,没几天就收到了黄州府知府送来的战报。

说是黄州府沦陷,为了避免祸及城中百姓,只能打开城门把苏誉迎进城。

战报上居然还暗戳戳地赞了一下苏誉。

说是苏誉重承诺,并没有纵兵对城中百姓进行掳掠。

这战报送到朝廷后,朝堂诸公们都有些傻眼。

“黄州府这么容易就沦陷了?”

夏阳江是现在的内阁首辅,同时也是兵部尚书。

对于黄州府那边的战力,他是比别人清楚一点的。

“先前钦差到河中地区赈灾时曾经说过,黄州府府城的城墙经过数次的加固维修,可以说是固若金汤。”

“这苏锦言为何能这么容易就突破了城门,进到城内?”

“东南的士兵,战力居然这般强悍?”

他们在朝堂上想象不到当时的战况,因为潘知府只说自己带兵守了好一段时间的城,后面联合周围县城想要突破东南军队,削弱一点他们的力量。

结果不敌,只能退回城内。

最后城破,为了避免城中百姓被劫掠,只能和苏誉约法三章,带人投降。

这才得以把大部分的百姓保全下来。

描述不算清楚,但可以想象得到是经历了一番苦战的。

如果东南的士兵战斗力真的这么强的话,那这事就必须重视了。

苏誉说是什么进京捉拿国贼。

但是潘知府战报上可是说了的。

苏誉带了几万大军过去,还带了武器和大船。

无诏带兵进京,这不就是打着为皇帝报仇的名义,妥妥的要造反么?

石有为说:“可惜龙大人刚刚调离了河中。”

“不然有他在的话,还能在河中地区提前部署一番,必定能抵挡住东南前行的脚步。”

龙海文之前在河中地区抓了要带兵进京的镇远侯,就在黄州府的渡口那边把要劫持官船进京的镇远侯给截了下来。

如果是他在,这黄州府肯定没有这么容易被苏誉带人攻破。

但因为苏北那边情况更加紧急,朝廷就把他调到了那边。

没想到刚调走不久,河中地区这边又出问题了。

石有为说的话中,隐隐带了点炫耀的意思。

因为龙海文是他的人,也就是说朝廷没他可不行呦。

不过其他人也没空理他这种话,都在纠结河中地区如今必须派人过去把苏誉拦住了。

马英伟叹了一口气说:“淮南王治兵有道,他们才刚把胡族给平定,正是手下士兵们士气高涨的时候。”

“战力本来就不是普通士兵可以比的。”

至于要怎么打,他也没个头绪。

朝堂诸公们满腹经纶,却没有打仗的经验。

所以他们只能找能打的人。

这讨论来讨论去,除了边疆的那些将领外,京城里还能派过去的倒是也还有一些人。

其中最合适的,便是卢阳伯项志宇。

他原本在边疆便有不错的表现,不过后来程太后嫁给庆元帝后,卢阳伯便被程家人代替,落魄地回了京城。

卢阳伯回到京城后,痛定思痛,觉得自己武将世家不堪重用,朝廷有点风吹草动就能轻易换武将,所以他决定弃戎从笔。

不过他本人读书来不及了,便把希望都寄托在了后代身上。

好在有个后代挺争气的,还把京城最大的文学社明宵社给接了过来。

那明宵社先前在苏誉来京城参加会试的时候,还邀请他去参加过。

当时接待的项子奇便是卢阳伯的二儿子。

不过家里虽然在文坛上开了花,但在朝中暂时没有得到什么重用。

所以卢阳伯一家在朝堂上也没有太多的存在感。

如今朝廷要用人了,倒是想起卢阳伯来了。

用卢阳伯去应付苏誉,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朝廷能顺便借助明宵社来掌控一下舆论。

说不定在挽回朝廷声望的同时,还能平息现在的那些议论声。

现在正是到处头疼的时候,朝廷做事也得多方面考虑,尽量用一件事付出的物资来为他们带来多一些的效益。

“东南兵力有五万,我们要去迎敌,必须得有数倍于他们的兵力.......”

夏阳江算了算,说道:“卢阳伯最少得带十五万大军过去。”

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的话,东南战斗力太强悍,若是让苏誉彻底把河中地区占下的话,届时到了中原一马平川,一路上都什么天险,要再阻挡他前进就更难了。

所以在收到黄州府知府的战报后,朝廷才会这样重视。

只是苏北盐场那边今年才派了五万兵力,卢阳伯这边又要带十五万。

朝廷就算能腾出这么多兵力,但大军开拨的军饷呢?

“今年春耕之时的青苗钱收益不佳,我最多能拨出五万人的军饷出来。”

石有为不等别人开口,直接说道:“剩下的十万人,不能从京城直接拨人过去。”

“不然一路上的运输费用,我们也顶不住这个开销。”

打仗不止是比兵力,还是拼后勤。

京城到河中地区距离遥远,虽然有运河,但运输也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

这一路上的花费绝对不是一个小数目。

石有为的意思是,最好是先带一部分人马过去,再从当地调集或者招募帮手。

这样一路上省下的军费,能发挥更大的用处。

只是这样的话,就不能保证手中兵力的素质了。

东南那些都是久经沙场,还刚刚取得大捷的精兵,他们拿一些良莠不齐的兵去对抗,真的有胜算吗?

在座的人都想到了这件事,但也没有办法。

没钱打仗,就只能这样抠抠省省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