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历史 > 走后门让你成秀才,你连中三元? > 第632章 我也要一份!

此时的京城。

府试已经考完有两三日了。

因为府试是不派人到家通知成绩的,所以考生们都还在京城候着成绩,没有提前回去。

诸位考完试后因为疲累而神色颓靡,无精打采的考生们在经过两天的休养后,基本都恢复了精神。

考生们都聚集在酒楼与茶肆间,一边等待自己的成绩,一边与同场考试的学生们聊天,想着能多认识几个人。

大街上,几个半大不小的孩子,手中抱着一沓沓印着文章的白纸,在街道上一路跑一路喊着。

“前御史葛时发表了新文章,一文钱一份,一文钱一份。”

读书人们纷纷探出头去,好奇地看着。

“葛时的文章?”

“就是那个发表文章揭露了先帝父子相残,王阁老参与谋害先帝,还有当今小皇帝身份有问题的那个葛时!”

一说到葛时的名字,沉睡了一段时间的记忆迅速在众人脑海里苏醒。

“是他的文章?”

“难不成他这次又有什么重大秘密要揭露?”

“给我来一份!我要看看葛公子这次又说了什么!”

“我也要一份!”

“我也......”

大家纷纷掏出钱袋子,拿出铜板来买下一份文章。

有些大户人家的子弟,手中没有铜板的,更是直接拿出银锭子直接把其中一个孩童手中的全部买下,直接分给在场的众人们观看。

这一看之下,他们发现这次的文章内容,并不是他们想象中的那样,是揭露什么其他秘辛的。

反而是一篇策论。

“民富论?”

“欲强国者,务富其民。”

“足民有产,则国家丰矣,众安道泰,可谓大同。”

“夫民者,国之本也;财者;民之命也。本固则邦宁,命通则气盛。然则民何以富?国何以强?今陈管见,以穷其理。”

“......”

整条街上一时间都好像静默了下来,大家都在埋头苦读。

当看到葛时文章中所写的东南机杼声不绝,布匹堆积,百姓人人都能穿得起新衣时,众人同时发出一阵惊叹声。

“这是真的?”

“文章上写,东南曲州所产布匹,市价不过是我们大周其他地方的一半,而且质量更好!”

“这怎么可能?就算是盛产布匹的江南地区,那里的布匹也没有这般便宜啊!”

“不止布匹,你们再看看下面的内容。”

有人提醒道:“下面还有更炸裂的。”

大家便又接着往下看。

“东南居然还在各县府郊外设立养殖场,规模养殖鸡鸭猪等牲畜,让肉蛋类农产品价格短时间内下降......”

还有种种的富民措施,都是葛时在文章中“欲求富民之策”时亲眼所见的。

这些读书人们虽然很多都不食人间烟火,但他们大部分都有一些基本的眼界和见识在。

在见到文章所描绘的东南种种政策后,脑海里适时就描绘出了一幅百姓富足、和谐美满的画面。

“这文章写的,是真是假啊?”

“应当是真的,若是假的,葛工资怎么敢写出来欺骗世人?”

“对啊,东南何其大,他们不可能做戏欺骗世人的,这样代价太大了。”

大家议论纷纷,很快就得出了文章所写的东西是真的。

虽然这与他们在书上看到过的“大同”有些不一样,可最终的结果都是一样的。

那就是国家兵强马壮,百姓人人能吃饱肚子,人人能穿新衣。

“民既富矣,礼义自兴。百姓富足,君何为而独贫乎?国既有财,兵甲自锐。万邦来朝,国何为而忧边乎?”

“......”

长长的一篇文章,以东南所行之政向世人说出了能使民富的种种之策。

看完之后,在场的众人久久不能回过神来,几乎都沉浸在里面的各种政策与描写的胜景中。

有人喃喃道:“待吾考中秀才,必定要第一时间前往东南游学!”

考中秀才后有了功名,就能到处去游学。

到时候他们一定要约上同窗,一同到东南去看看当地的盛况!

也有人说:“如此胜景,居然只是我大周一地,若是咱们整个大周都能推行这些政令,岂不是整个大周都能变得像东南那般?”

“也不一定吧?自古以来江南富庶,其他地方也不能直接照搬江南的东西啊。”

“那是因为江南本身便有底蕴在,可东南不一样,它本身在我们大周就并不算富足,如今短短时间,淮南王就把它完全发展了起来。”

“不对,淮南王在东南扎根许久,先前怎么不见东南可以发展成如此盛况?这可能不是淮南王的功劳。”

一言惊醒梦中人。

还沉浸在思考中的众人,因为这一句反驳,纷纷露出震惊之色。

“是了,这种种新颖的时政,不是淮南王能想出来的,是长乐公主的驸马爷!”

“苏锦言......绝对是他!”

提到这个名字,在场不少人顿时痛心疾首。

“连中三元,不世之才,先帝居然能让他去尚公主,远离朝廷。若是他在,咱们大周那些外忧内患,说不定早就已经解决了!”

“他一个无权无势的驸马,居然都能把东南治理成这样,若是给他一点权势,简直不敢想!”

“不对,不是驸马爷,他们东南的百姓,如今称呼他为府君!”

“我们必须向朝廷请愿,把府君调回朝廷,他必定有办法能解决咱们大周目前那些棘手的问题!”

这些读书人们越说越激动。

在大家纷纷请愿时,突然有人站出来说道:“稍安勿躁,恐怕诸位还忘了一件事。”

大家纷纷朝着说话的人看去。

正是上次带领他们去应天门外击登闻鼓的钱玉宇。

他先前就有了秀才功名,因此今日做的是头戴方巾,一身蓝衫的秀才打扮。

钱玉宇说:“诸位可是忘了,前年西南受灾,当地流民迟迟得不到朝廷救治而发展成乱贼,几乎整个西南都被乱贼占领,去年先帝宾天,淮南王府一家受召上京吊唁,结果根本就没办法在不平定乱贼的情况下和平通过西南。”

“去年河中地区也发生洪涝,冲垮了不少百姓的家园,如今那批流民也因得不到救治和西南一样,发展了乱贼。”

“咱们若是真的要推举府君回朝廷,他必定就要冒着生命危险前来,诸位觉得这样真的妥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