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现言 > 太后你别跑 > 138 名利双收

太后你别跑 138 名利双收

作者:雾眠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5-02-11 02:09:06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南漠人身上都有身份令牌,韩学为之前搜查的很仔细,并且在让府兵把尸体都拖回来之际,还细心的标注了哪个尸体在什么位置,给五道带着谢家军再去查探省下了很多事。

于是,五道推测事情也很顺畅:“属下猜测,杀完昂木以后,云少爷疲累无比,又遇到野兽,爬上树休憩,我们在树上找到了一些血迹和一小段被树梢带下来的衣服的布料。”

黑色的布料分明出自夜行衣。

但,别看那布料虽然看似平常,却是十样锦,为大魏特有的,价值百金才得一匹的珍贵贡缎。

以柔软舒适、轻盈贴合而闻名天下。

前年,和大魏关系一直不错的友邦东辽派太子来汴京城庆贺大魏皇帝的万寿节。

为显示大魏的富饶、扬我大魏国威,在东辽太子走的时候,皇帝简直倾国家之力,给东疗太子带回了许多珍贵的礼物。

其中,就有十样锦。

普天之下,大约除了皇帝和受宠的妃子,只有身份尊贵、不差钱的沄小姐才穿得起,还用它做夜行衣……

五道舒了一口气,放下那颗一直为华敏沄悬着的心。

连说话的语速和频率都变得和缓下来:“以血迹的流出量和干涸程度,云少爷虽然受伤不轻,但应该没有生命危险了……”

五道不愧是五道,通过蛛丝马迹,基本就能还原原本的场景。

作为谢琛的亲信,他自然是知道谢云就是华敏沄这一层真实身份的。

所以,既然他家将军让他当着大家的面汇报,他说话间措辞谨慎,甚至有所保留。

好比,沄小姐不是自己离开的,从现场的痕迹,分明是被人从树上抱走的。

想必,那时候沄小姐已经失血过多昏迷了。

而且,树上还留下了一枚玉佩。

五道趁人不备,把玉佩收了回来。

那枚血玉佩是他家将军的,五道还知道将军把它送人了。

只不过,这些话,自然不能在这里说了。

且,五道和谢琛自小一起长大,早就已经很熟悉对方。

谢琛一个眼神,一个动作,他就知道谢琛的心思,以及他自己该说什么话。

见谢琛让他当着韩学为一众人的面说话,且五道还瞄到谢琛手上还抓着的信筏,脸色也极为舒缓,他就猜到有好事。

他不着痕迹的看了未月一眼,果然脸色平静,不再是之前面色灰白的如同死人一般的样子。

五道就猜到,沄小姐被救走这事,谢琛心里有底了。

不过,他还有一个更大的好事等在这准备汇报呢。

“据探子来报,尼苏布退兵了。”

韩学为先是大惊:居然退兵了!又是大喜,这是安全了。

谢琛当着一众人的面,面色和缓下来,语气平静,似乎他早就预料到了一般:“既然如此,咱们就从岐山里面探过去,看看里面究竟是什么情况。到时候,也好在这边驻扎一道防线。”

岐山这个缺口是肯定要补的。而且,还得派兵驻守。

又看向韩学为:“韩将军以为如何,咱们带头去探探,等钱大人来了,咱们再商量这岐山处的缺口,该拿出个什么章程来。”

韩学为一脸懵,那谢云怎么办,说不找就不找了,是谁把谢云带走了?或者谢云自己去哪儿了?

韩学为满头问号:“可……”

“哦,对了,今日岐山之变,本将军要为我那谢云侄儿请立军功了。”

“若不是她英勇抗敌,想必,咱们现在不会如此轻松了。”

“虽说,谢云是我谢家的本家侄儿,但举贤不避亲。”

谢琛知道韩学为想说什么,但,此事事关重大,他不可能回答,索性转移了话题。

韩学为深以为然:“若不是谢云小将军的拼杀在前,为我们争取了宝贵时间,这时候想必闵南府已经沦陷了。”

“就是少将军不说,钱大人和属下也会如此做的。”

韩学为也是个聪明人,谢琛身份地位均高于他良多,又是他们家族崇拜的谢家子弟,他愿意居于其下,以属下自称。

谢琛明显不想再提,纵使韩学为好奇万分,但还是压下了这份好奇。

不压下也没办法,谁能从谢琛嘴里套出话来?

如今,尼苏布退兵了,这么好的消息让韩学为大松了一口气。

他无数次的想,若是挡不住南漠之兵,自己最好的结局也是与这闵南府百姓共存亡,若是被迫做了俘虏,还不如殉了这府城。

虽说南漠军退的蹊跷,可是却是闵南府之福啊!

而这一切,于危难之中的力挽狂澜,都是谢云帮他们办到的。

她敢常人所不敢,想常人所不想,以一己之力,拯救了一府城甚至全大魏的人。

韩学为很是羡慕谢家,继谢琛之后,这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一个家族,甚至一个王朝,最好的样子莫过于后继有人。

这个功该请,还要大大的请。

如此,他压下到嘴边的话,也不问华敏沄失踪一事了,和谢琛商量道:“属下觉得,我们先去查探一番岐山那处的缺口,等钱大人来,再和钱大人说道说道,联名拟个折子,上报给朝廷。”

谢琛秒懂:这是他们要联名上报的意思。一个地方的文武官员联名上报表彰,那是大大的荣耀。

谢琛承下韩学为这个情,心里很是为外甥女高兴。

谢琛懂华敏沄,沄儿既然化名谢云,回到谢家,她一早就是抱着要闹一场大的的心思。根本就不可能安生过日子。

她就是来战场拼杀的,至于她为什么要这么做,内里的心思,他亲姐早就告诉他了。

其实,他姐不说,他也能窥得一二,这样的情况换在其他人身上,都要反了这天去。

谢家为此开过一个秘密会议,有谢太后,也就是谢琛的嫡亲堂姐的惨痛经历,他爹谢广松和他都觉得不能再这么坐以待毙。

谢琛和谢广松见识过虎之队,他们都很震惊,沄儿居然训练出了这样的队伍。

两人都不是傻子,还看不出沄儿的心意吗?

也许,这一次,皇帝的不留手只是给她提供了绝好的借口和契机。

不过,什么起因有什么关系呢。

谢家武将世家,可以一将功成万骨枯,但绝不容许自己在憋屈的算计中郁闷而终。

由此,谢广松的态度很明朗,谢家这么多年了,退让的已经够了,从谢太后没坐上皇后之位就开始退让,可是他们换来了什么。

皇帝越来越忌惮他们,越来越敢朝他们伸手了。

谢氏信中说的很明白,也很对:与其等着皇帝算计他们,不如他们反向进击,或可有一条生路。

如果自己不绝地逢生,那等皇帝一族准备好了,他们想做什么都晚了。

这一次,南漠人欲从岐山攻入,华敏沄想到的,谢琛能想像不到吗?

谢家站在悬崖边上已经太久太久了。

所以,谢云这个功必须得请,要立威望,这比任何造势都管用。

往后,谢云这个将军的名头就名副其实了。可以光明正大的培植他的军队、人手。

皇帝忌惮么?

又有什么关系呢。

天高皇帝远,除非他谢家真被皇帝算计了,落得个灭门的下场,否则他谢家就是沄儿坚强的后盾。

于是,在几句话中,谢琛就帮华敏沄把该得的名利双收入囊中。

短短三日之内,谢云已经是闵南府和西南府最知名的人物。

闵南府甲:“听说了么?谢家云将军,真是了不起,若不是他,咱们一个个的都别想活着了,再过几天,都要过头七啦。”

闵南府乙:“听说,咱们钱大人和韩将军给人家请功呢,大概是受了什么重伤,如今在山林里都没还没找到,啧啧啧,怕是凶多吉少了,真是好人不长命。”

闵南府丙:“要不是云将军,死的都是我们,他是替了我们啊。”

闵南府丁:“我家表弟是府城衙门的,我这就找他去,让他跟钱大人说,必须好好给云将军请功,否则咱们百姓可不答应了。”

而西南府甲:“咱们将军府真是人才辈出,可惜了云将军,为了闵南府人至今生死未卜。”

西南府乙:“少将军之前就说过会有个谢家旁支回来,去军营中历练。听说就是叫谢云的小将军。”

西南府丙:“天呐,这么一个以一敌百的,多好的将军苗子,就这么被南漠人害死了。”

西南府丁:“你说他们是不是知道那是我们未来的小将军,故意干这事。”

西南府戊:“南漠这些狗杂碎,干这么缺德的事,我们可怜的谢将军啊。”

西南府身为边境,百姓常年生活在这儿,祖祖辈辈经历的战争太多了,尤其朱雀军驻扎在西南府,操练兵马、上战场、救治伤员等等,一系列的事情,他们早就习以为常了。

他们是离战争最近的人,谁家在动乱的时间,没有死过几个人或者藏过几个受伤的兵士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西南府人。

所以,他们自有一股对入侵本国的侵略者的天然仇恨。

一个小将军多难得啊,谢家这么多代人了,朱雀军中五十万大军,谢家又是个能容人的。即便如此,培养一个将军,使他武艺高强、有威望、能使人信服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少说十年。

如今,出了个谢家血脉的,武功高强,如今这么大的军功,威望也就有了,但人却生死未卜了。

真是火大!该死的南漠人。

……

不提一众百姓怎么想,这个消息很快经官道传回汴京城,在皇帝的案头出现了。

然后,皇帝追封了谢云为虎威大将军。

追封?!有什么关系,钱知府和韩学为将军只在奏折里说了,谢云以一敌百,最后消失在岐山密林中,不见踪迹……虽生死未卜,然功在当下、挽救两府百姓于水火……

可一句都没有提沄儿死了。是皇帝误以为沄儿死了,不仅追封了,还赏赐了庄子,良田千顷,万两黄金,给予谢云家人。

谢琛面不改色的代华敏沄把奖励都收下了,追封挺好的,若不是皇帝以为人死了,就凭这个姓氏,他宁愿多舍了财物,也不可能给这么高的官职的。

虎威将军得有四品了。

一步从平民百姓变成四品将军,也只有他家沄儿有这本事。

到时候,她回来,皇帝心里有想法,难道还能收回去?

至于皇帝心里的想法,谁在乎呢。

收了皇帝的赏赐,谢琛不忘去闵南府邀钱知府和韩学为喝酒吃饭。

正好,如今朱雀军队有十万兵马驻扎在岐山那一处,该去看看了。

沄儿这事能这么顺利,离不开两人的鼎力相助啊。

韩学为把事情和钱知府禀报后,钱知府没再多问一句,商量着联名写下了奏折,本来要给谢琛看,谢琛当然不能看。

于是,钱知府找谢琛喝了一顿酒,把内容给谢琛讲了……

真都是圆滑人啊。

钱知府心里不清楚吗?怎么可能。只是一则和谢家交情不浅,二则那谢云确实为闵南府立下了汗马功劳。

至于最后去了哪儿,不是没找到吗?他们可没说谎。

推测他被人就走了也只是推测,这种没有根据的话就不要讲给陛下听了。

钱知府虽然是直臣,但不代表他不圆滑,不懂得人情世故。

他深知,岐山山险,还得仰赖谢家军帮忙驻扎此处。

以后有来有往,互帮互助,才能保一方太平啊。

三人倒是相谈甚欢。

那南漠退兵后,几个月没有动静,倒是给谢家休养生息的机会。

华敏沄让华家以及谢家拜托同僚置办的粮草都到了,谢家用大粮仓都安置了。

更让他们惊喜的是,是沄儿在庄子上中的什么苞米、土豆一类的农作物,说是海外之物,不仅可以当粮食,而且,数量非常可观,虽说还不知道怎么吃,但等沄儿回来不就知道了?

这些粮草,即便封城三年,都能撑下来。

如此,谢家人的心定了,将士们的心也定了。

只是,沄儿怎么还没回来?!

而不知道自己被小舅如此惦记的华敏沄,这几个月虽然是在养伤,日子倒是过的还不错。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