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玄幻 > 乱世巨商 > 201章 宋江登场(一)

乱世巨商 201章 宋江登场(一)

作者:罗夫子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2:08: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进入新的一年后,金国上层见大宋经过去年的旱灾,国力进一步下降,就加紧摧促大辽军方整军备战,准备今年秋收后,进入大宋北部大肆劫掠一番,并趁机围住东京开封府,威逼大宋签订城下之盟,索要大量的财物和好处。

而宋廷军方,新年结速后不久,在杨戬等人的把持下,在秦桧的怂恿下,居然要干一番亲者痛仇者快的蠢事。

起因是秦桧他们在年前毁灭太行山根据地的计划彻底失败,不仅没有搞垮杨家军,反而资助了他们百多万人,使太行山成了像大名府、东京城、扬州府一样的热闹地区。

有了这新加入的百多万人口鸿利,太行山的繁荣是迟早的事。

所以,王黼、杨戬、秦桧等人于心不甘,不但断绝了杨家军的所有粮饷,还要找个油头,污蔑他们聚众造反,准备调节军队围剿他们。

而与此同时,金人正在策划让田虎和王庆这两只他们养了几年的恶狗谋反,正式竖起推翻大宋的王旗。

田虎这几年,通过与万通商会做生意,赚得满钵满盆,积累了大量的钱粮。特别是去年大旱,他借机收容了大批青壮,如果组织军队,他立马可组织三十万人马。

田虎的总寨中,去年来了一个重要人物,深得他的的器重。

此人叫宋江,表字公明,江湖人称及时雨。此人生得矮小,肤色又黑,熟人又称他为黑三郎。

这宋江家,家资巨富,良田上千顷。并且在他十多岁时,他爹在自家的一座柴山上发现了一处银矿。

他爹宋太公悄悄地顾人开采,派遣家丁看着,每年又多了两千两银子的收入。

宋江年幼时,他爹找人给他算个命,说他虽然不能走正途入仕,但三十岁过后,命运可能发生转机,以此两兄弟都可能步入仕途。只是此子是耗钱的命,只有把家财散尽,才会重新获得富贵。

两兄弟虽然自幼读书,但学业都不突出。宋江好歹十八岁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力,还中了个秀才,他兄弟纯粹不是读书的料。

宋江读书虽然不行,但为人是极聪明的。他爹发现他天生具有组织领导能力,小时在村庄里,组织小儿们玩抓贼寇的游戏,搞得头头是道。

同时别看他个子小,从小喜欢舞刀弄枪,自幼给家里的武术教习学武艺,限于天赋武艺虽然不高,但对护一般的庄家汉子也勉强能应护三五人。

由于家里有的是钱,到了十四五岁后,宋江便提出要去游学。

宋太公对“散尽家财才会获得富贵”的说法,虽然并不全信。对于金钱方便,总是多多地满足他。

宋江要去游学,便让他带着充足的银两去。于是在十五岁那年,宋江带着两个保镖,喊上两三个同窗便到外面去闯荡了三年,这一闯荡就闯出个及时雨的名头。

因为他带着大量的钱财出发,遇到他认为贤著名的江湖好汉有困难,总是有求必应,送盘缠路费不在话下……

十八岁回乡考上秀才后,发誓不再寒窗苦读,他爹就花钱托关系在县衙门给他找了个书吏的差事。帮着县上抄写文书、统计税收银钱。

因为他极善钻营,又舍得花钱,两年后就当上了县上的书吏头儿押司。

当上押司后,宋江更是结交县上的名流,在小小的郓城县混得风生水起。

他丝豪不以作一个刀笔小吏为耻,反而给自己定下调子:刀笔敢追萧相国,声名不让孟尝君。

把自己豪爽方便定位成战国四公子之首的孟尝君,把自己文案方便的能力定位成汉初三杰之首的萧何。很快,山东及时雨宋公明宋押司仗义疏财的名声再次传遍江湖……

只有具有上千年的见识的赵重阳才知道,其时,大家看到、听到的这些,都只是宋江的表面现象,从实质上讲,宋江是一个个典型的具有多重性格的人物:

一方面,他急公好义,仗义疏财,在江湖上,在公开场合表现出良好的公众形象,严然成了山东的江湖明星。

另一方面,宋江又是一个权力欲相当强的人物,他觉得自己既然在仁义方面不输孟尝君,在刀笔和处理政务方便的能力,能与大汉开国丞相萧何相比,那么自己就当该像他们那样,收获无数的小弟,过起前呼后拥,甚至是喝风唤雨的日子。

所以,他急公好义,仗义疏财都是为了收获一部分终身跟随的小弟。当然,江湖上任何时候都不缺少追星者,故宋江最终能一呼百应……

从本质上讲,宋江是一个权力欲极强、假仁假义的江湖名人。因此,赵重阳再三告诫山东万通商会的下属,对宋江要保持距离,尽量不要跟他有交集。

这样,在另一个时空对宋江非常崇拜的李逵、武松、柴进等人,至今不认识他。就是作为宋江同乡的晁盖、吴用、阮氏三雄、白胜等人,都只是与宋江相识,但并无深交。

宋江知道,他自己注定不是一个安份守纪的人,所以他不好女色,二十六七了都没有成家的打算。

他爹宋太公虽然八方请媒给他说亲,他都高不成,低不就,不肯成家。

前年,也就是赵重阳在海外建立大盛国的第二年,郓城县的一个歌妓阎婆惜的父亲死了,没有钱安葬。

阎婆惜便决定卖身葬父。这件事被宋江知道后,觉得这是个孝女,应该给予帮助,便出钱帮助她把父亲安埋了。

有好事的媒婆对阎母道:“你女儿流落风尘,至使你们母女生活艰难。现难得大名鼎鼎的宋押司出钱帮你们度过了难关,依老婆子之见,不如将你女儿嫁与押司为妾,你母女后半身便有了依靠。”

阎母听得这话,便与女儿商量。阎婆惜道:“只恐押司瞧不上我们这些低贱之人。”

阎母听了这话,知道女儿原是肯的,便对那媒婆道:“那就相烦你老去说合,事情成了自然少不了你的好处。”

于是,这婆子跑到黑三郎宋江面前,展开三过不烂之舌,对宋江展开了一番说教:“老婆子知道押司你是郓城县的大名人,大家都说你对待朋友求必应,义薄云天。但老婆子却认为押司你身上有一个很大的污点。”

宋江不以为然地笑道:“哦,是吗?不知我的污点是什么?”

“不孝!”那媒婆郑重其事地说道。

那时的人最重一个“孝”字,宋江听这婆子说他不孝,勃然大怒:“你这婆子休得妄言!想我宋江知书识礼,从小在父亲面前谦恭有礼。就是我在县上当押司,完成了公务后,也随时回家向父亲请安问好。”

“我……我如今怎么就不孝了?这个问题非比寻常,你必须给我说清楚,否则我给你没完。”

“押司不必动怒,且听我慢慢给你道来。你们读书人的那啥圣人说过,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可你眼下都二十好几了,至今未娶妻生子,当然也就无后,岂不是就是大大的不孝了。”

“这…这个我只是暂时没有娶妻,又不是这辈子不娶妻,这怎能算不孝呢?”

“这怎就不算了呢?听说你弟弟比你小五六岁都有儿子了,你这当哥的却仍然没有那方面的打算,在大家的心目中,你早就过了娶妻生子的年龄,已经是不孝了。”

“我知道,你一直担心娶了妻子后,不得自由,影响你结交江湖上的朋友。其实,你可以先纳妾。纳了妾,生了儿子你也算有后了,你父亲也不会天天催你娶妻了。”

“但妾和妻不一样,妾的地位低,不敢管你交朋结友的事,也不会管你把钱用来接济他人。”

宋江听了这话,心里活动了:“你说得也是,我如果先娶个妾来生了儿子,别人就不会再拿无后来说我不孝了。”

就这样,宋江被这媒婆用不孝的帽子一压,轻轻地就同意了纳阎婆惜为妾,在县城里建起了一个外室。

可这宋江是一个不解风情的人,纳了妾后,面对着含情脉脉的美妾,总是无动于衷,开始一段时间,还应付一般的天天忙完了公事就去那里喝酒吃饭,晚上也按时回来睡觉。

半年后,就慢慢地疏远起了阎婆惜,隔三差五才来一次,还经常醉晕晕的,到这里后倒头就睡。

这天下午,宋江与几个下属文吏一同喝酒醉了,他手下那个叫张三郎的文吏便把他送到阎婆惜这里来。

到了这里后,宋江让阎婆倒酒给张三喝,他自己则上床睡了。

阎婆惜给张三倒上酒后,张三便留下喝酒。这张三是个好色之徒,见卜阎婆生得风流妩媚,便用言语试探道:“娘子何不也坐下,大家一起喝个双杯儿。”

阎婆惜嘴角上挑,眼睛深深地盯了张三一眼:“喝你个大头鬼,一会儿那黑厮醒来,还以为奴家在勾搭你。”

张三一听这话有门儿,心里想:“你是怕押司知道了才不愿意,若是不知道你便愿意的了。”

张三便一口干了杯中酒,留下话儿:“那明天押司不在时,我便来与娘子相会如何?”

阎婆惜听了这话,慌忙往宋江睡的里屋看了一眼,见无动静,便起身朝她老娘的房间奔去,走到门口,用长袖半掩颜面,对着张三回眸一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