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玄幻 > 乱世巨商 > 195章 巩固太行山(二)

乱世巨商 195章 巩固太行山(二)

作者:罗夫子 分类:玄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2:08:33 来源:平板电子书

来人手提双枪,不是别人。正是在东平府与武松比武输了,负气出走的双抢将董平。

原来,董平一时负气出走,并没有想好具本的去处。只是信马由缰,漫无目的走了几个时辰。

一直走到深夜,人困马乏。只得下了马,让马儿在路边自由吃草。他便倒在跑边的草丛中睡了起来,次日一阵饥饿感传来,他才起来找到坐骑,重新上马沿着大道往北而去。

他父母双亡,已经无家可归。仗着一身武艺和一个前辈的推荐,好不容易才在东平府谋了个出生。

现在自己负气出走,已经没有脸面再回东平府。那么自己究竟到哪里去安身立命呢?

他想啊想,终于想起董家有一个在亲友在河北路制置使手下当都统制,便决定去投奔那位亲友。

到了那里后,恰好定州兵马总管病故,他的那位姑父知道他有一身好武艺,原本也是军官出生。便向上司推荐他去当兵马总管。定州地处辽宋边境,所管的兵马比东平府多,他的武官的武阶反而比原来高了一级。

经过东平府的事件后,他仿佛长大了几岁,知道自己今后再也不能意气用事了,这里是边关,今后有的是仗打,只要立了军功,就可以升官。

所以,他到这里后,天天操练人马。在他的督促下,定州的官兵倒是有了一番新气象……

由于董平一心想往上爬,对于上司布置下来的事务,也总是努力去完成,争取做好。

十天前,他和太守同时接到设卡查粮的通知后,按他的意思是要带兵守住官道,严格检查。

但太守坚决不同意,强调:“水至清则无鱼,过于严格,没有商队经过定州,不但会造成定州物资匮乏,而且你也收不到一文好处费。这样连手下兄弟的辛苦费都发不起一文,你让大家为什么要辛辛苦苦的跟着你出去?”

两人官阶相同,但太守是文官,大宋以文驭武,董平不敢当面顶撞太守,只有另想方法。

他一边派人暗中监视关卡,一边派人将定州的情况上报制置使。这天从制置使处刚讨来由他负责的指令,就接到手下报告,太守放了上千辆的庞大车队北上。

所以,他立即点起兵马,一路飞奔而来。

江太守见董平带人赶到,就没有立即离开。

董平下了马后,向太守拱手道:“大人,上峰有令。让卑职带兵严守关卡,这是指令,请大人过目。”

江文波道:“既然是上峰有令,本官自会遵守,从明天起,由董将军带兵来守卡便是。”

“但刚过去那队车马,大人何以不拦住仔细查看?”

“仔细查看?你知道那是谁家的商队?那是八王爷家的。本官可不想触那霉头,不信你带兵前去试一下。”

两人说话的这片刻,五百骑兵已经赶到。

董平见如此立功的机会就这样错过了,心里实在不甘。但听说是八王爷家商队,他也确实没有胆量撕破脸去强制留下。只是望着商队带起满天的尘土往北而去……

江南的船队到达大名府后,卢俊义就带着人在码头迎接,把钱小波等人迎上岸后,将北边定州等地设卡,不许运粮北上的情况告诉大家。

众人一合计,只得将运粮的马车分批往西北山西方向而去,有人拦车检查,就说是给太原仲家军运的粮食。同时,飞鸽传书,请小仲帅派兵在路途接应。

仲家两兄弟已经得到了赵重阳在海外立国的消息,二人虽然没有明确表态要效忠赵重阳,但是对于赵重阳及其手下的请求,只要办得到,都是有求必应的。

十万石粮食太显眼,只是打着太原仲家军的旗号,新任的大名府留守也没有敢强行派人扣留船上的粮食。

前后分十批,才把粮食运完。卢俊义对钱小波道:“幸好山东的五万石粮安全通过了定州,我们从山西方向转运,就要多绕两千多里路,推迟一个半月才能抵达杨家坪。”

钱小波道:“我们江南后续的粮食,可以用船运到信阳,由淮西那边从信阳把粮食运到山西境内。这样反而要节省几百里路。”

对于钱小波的提议,卢俊义表示赞同。他们根本没有想到,他们的大盛王这时已经抵达南京。有了大盛王赵重阳,所有的粮食运输问题,通过系统就能解决了……

戴宗运用神行之术,半月时间,就带着大盛王赵重阳从岘港抵达南京万通商会总部。

赵重阳在这里停留了两个时辰,了解到现在宋廷已经对太行山展开了封锁,前段时间是展开粮食禁运,这段时间是难民只许进,不许出,为的是怕太行山粮食不够时,杨怀玉等人将难民赶出太山区。

赵重阳听了王振南等人的情况汇报后,心里笑道:老子将百多万石粮食运往太行山,你就是将难民增加到百万,我们也不会闹粮荒。

当夜就将南京仓库的四十万石存粮清仓,全部装进系统仓库。为了节省体力,恢复精神,二人坐船北上扬州。

扬州还有五十万石粮食,赵重阳到达后,没惊动他人,只让袁术明将这里的总负责人找来,打了一个招呼,就让他们离去,说施法运粮时,不能有人打扰。

赵重阳依照此法,陆续从淮西弄走二十万石粮食、从山东弄走三十五万石,加上前面两次用马车运去的十五石粮食,到了冬月初,赵重阳和戴宗抵达杨家大寨时,各地支援太行山的粮食已经达到一百六石,解决饥荒足足有余。

因此,从冬月开始,太行山各县的煮酒业又开始恢复,并随着年关的到来,白酒的产量还略有增加。

赵重阳的身份非常敏感,到太行山后只对上层核心人员公开。对外一律称赵公子或少会主,主要不让金辽两国的密谍和宋廷的奸细察觉,他已经悄悄地返回了中原。

一月后,武松等人带着工作队和庞秋霞、方百花、段巧巧三位王妃到来。时迁将东京的情报工作交给燕青和施恩,也和李云一道带着一千情报人员到达太行山总部。

腊月到来后,也许是天气变冷,也许是周边各地的难民已经全部跑完,难民几手停止涌入太行山,具初步统计,切让腊月初十,太行山的难民达到了一百二十万。

加上原住居民,整个杨家军控制区的军民总人数已经达到一百五十万,控制的县已由原来的十个县,增加到十六个县。

只是冬季到来之后,大量难民涌入太行山,虽然没有造成粮食饥荒,但房屋却是人满为患,军营也尽量打紧,抽了一半出来安置最后到来的几万难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