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人类失踪,幸好我有亿万克隆体 > 第八十一章 原子弹

李青松确信,一旦自己大规模列装了金星级战舰之后,自己舰队的战斗力必将暴涨。

到时候,大型的金星级战舰和小型的水星级战舰,两种不同的战舰相互配合,攻坚目标交给金星级战舰来做,同时它还可以提供远程火力支援,小型的目标可以交给水星级战舰去做,负责骚扰、缠斗,战术也可以更加多元,更加灵活。

如果之前对抗蓝图克文明先遣舰队之时,自己能有金星级战舰,那么那一场战斗必然不会打的如此冒险,如此被动,还需要靠各种阴谋才能打赢敌人。

“综合考虑我现有的工业和技术水平,考虑克隆体数量、后勤补给能力、通信能力和作战半径,唔……现阶段,我的舰队水平保持在总计1000艘战舰为好。

其中,800艘是水星级战舰,50艘金星级战舰,剩下150艘是后勤补给飞船。”

做出决定,李青松立刻投入到了实际制造之中。

庞大的飞船总装厂此刻已经建造完毕,建造飞船的各个零部件工厂也已经投入了运行。

于是,在众多克隆体的忙碌之下,新式战舰生产工作开始了快速进行。

伴随着新式飞船开始制造,之前李青松所拥有的全部战舰——包括装备了新型发动机的那些水星级战舰,就显得有些多余了。

因为在研发金星级战舰的过程之中,李青松积累了足够的技术,完全可以再对水星级战舰来一次全面的革新升级,造更先进、战斗力更强的水星级战舰出来。

它们便没有了用处。

但李青松并不打算将它们回炉重造,回收资源。

它们还有别的用途。

此刻,李青松在思考另一个问题。

“既然交通、种植、畜牧、冶金、化工、电网、电厂等等工业类目都能有一个AI来负责底层工作,且实现了巨大的效率提升,那么,战斗方面是否也可以?

我是否可以将实时性要求较高的飞船操作同样交给AI去执行?比如检测到子弹集群来袭,飞船自动便可以启动发动机躲避。

这样一来,我因为与克隆体之间存在通讯延时,导致无法实时指挥位于遥远距离的克隆体的问题,也将得到解决。”

星际战场的范围必定巨大。且,科技越先进,战场越大。在未掌握超距通讯技术之前,李青松必须要考虑到对于遥远战舰的指挥问题。

思考了一番,李青松最终做出了决定。

“这条路子不知道能不能走通。毕竟星际战斗这种事情,与日常工业生产还是存在较大差异的。

不过,何妨一试?就算验证了不可行,也不过一点资源损失而已,毛毛雨了。”

慎重起见,李青松并未直接在新式飞船之中添加智能控制模块,而是开始了对那些退役的旧式水星级战舰的改装工作。

大量的传感器、控制器安装到了这些老式战舰之中。从此刻开始,它们每一次运行所产生的所有数据,都会被李青松收集起来。

新的超算基地正在建造之中,很快便可以投入运行。战斗AI也在编写之中,很快便可以进入超算,开始接受训练和投喂,展开自我迭代和优化。

到那时候,这些从老式水星级战舰之中收集到的数据,就会成为培育战斗AI长大的粮食。

为了生成足够多的数据来喂养AI,这些老式水星级战舰不仅没有闲置,反而愈发忙碌。

李青松操纵着它们来到了距离洛神星十几万公里的地方,在这里展开了混战与厮杀。

炮火隆隆,终日不停。一艘又一艘庞大的货运飞船从洛神星起航,满载着子弹、炮弹、星际导弹、燃料、粮食、急救物资等等来到战场,像是扔到无底洞里一样,将这些物资交给了参与演习的战斗飞船们,然后化作太空中的一团团火光,一片片残骸,就此消失不见。

看着一艘艘飞船的物资运过去,便连李青松都感觉有些心疼。

“这简直就是烧钱啊!不,烧钱都没有烧的这么快的!”

虽说不是战争,但就算是实弹演习,对于资源的消耗也实在太大了一些。

单单子弹一项,一天就要消耗几亿颗!

燃料一天消耗几万吨!

星际导弹一天就要消耗几百枚!

要不是自己能从敌神星上获取补给,恐怕演习不了多久,自己就支撑不住了。

但,消耗大也要进行。自己寄予厚望的战斗AI,就等着它们演习之中产生的数据来喂养了。

分别操纵着克隆体进行新式飞船的制造、老式飞船的演习、敌神星的基础生产、洛神星的大规模工业体系以及众多科技研发项目,李青松仍旧不满足,再度分出一部分克隆体,将科研力量投入到了另一项事业之中。

这一次的科研任务,李青松极为重视。

因为他心中清楚,这一次科研的成败,对于自己的整个科学体系都将产生深远影响,甚至于影响到自己的整个产业布局,关系到自己未来的命运!

也就是在一切前置条件俱都齐备的情况下,李青松才敢开启这项研究。放在之前,李青松连想都不会想。

这项研究便是,原子弹!

在经历了漫长的依靠化学能源来驱动整体运转的阶段之后,现在,李青松终于决定,要尝试更先进,也更高效的能源获取手段了!

核能!

原子弹技术可以算是整个核能技术的开端。

为了制造原子弹,为了成功让原子弹引爆,李青松势必要从最初的勘探铀矿,到后续的分离、提纯、富集、计算等等一系列流程全部掌握,且从基础上掌握利用核能的基础物理原理。

唯有掌握了原子弹这种不可控的核裂变技术,李青松才能开启后续的,对于可控核裂变技术的研究。

可控核裂变技术对应的实体,是核电站。

造出了核电站,才能去想核裂变反应堆小型化的技术,才能想着后续的二次加压推进技术,甚至连人类世界都未掌握的高速离子推进技术,才能真正不受化学燃料限制,真正进入星辰大海。

现在,星辰大海的大门就出现在李青松面前。除了用一颗核弹将其炸开之外,李青松别无他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