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人类失踪,幸好我有亿万克隆体 > 第七十五章 330万!

对于洛神星的特殊环境来说,火箭和飞船某种程度上可以算作一回事。

无非一个是一次性使用的,另一个可以重复利用,功能更多而已。但推进器方面,不都是燃烧甲烷和氧气,生成高温高压气体喷射出去来获取动力?

飞船机动性能提高了,火箭的性能自然也就提升了。

像是之前那样,送一颗探测器去地球,所需要的火箭竟然有七万吨的质量,这种事情再也不会出现了。

既然如此,向每一颗较大星球发射探测器,全面考察其资源储备情况,为未来做准备,便成了必然。

当初的人类世界虽然已经对每一颗大星体都做出了完善的考察,但那些数据李青松这里又没有。

还是要自力更生才行。

于是,李青松迅速制造了上千枚火箭和探测器,将它们运到洛神星环绕轨道,像是放炮仗那样,一个一个的将它们点火发射了出去。

这些火箭依据任务目标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但最大的,其总质量也不超过2000吨。相比起那枚超巨型火箭可谓是小不点。

当然,就算推进器技术提升了,也不可能做到差距如此之大。最主要的是,此刻李青松对于时效并没有那么急切,这些探测器不用那么心急火燎的到达目标,完全可以慢悠悠的飞过去。

如此,质量不超过2000吨的火箭就够用了。

于是,一千多颗探测器便循着不同的轨道奔赴向了遥远的深空。

这些探测器之中,有的是中继通信探测器。

它们会在不同的轨道上环绕太阳运转,为其余卫星提供通信中继服务。

另一部分卫星就是探测器了。

它们有的会到达八大行星处,围绕八大行星运转,有的则瞄准了大行星的卫星,和一些矮行星。

譬如木卫二、土卫六、谷神星、灶神星、冥王星、海卫一、月球之类。

它们将在浩瀚太空之中飞行超过20年的时间,才能到达最终目的地。

做完了这件事情,李青松便没有再怎么理会后续,无非是等待而已。

他的注意力再度放到了眼下最重要的这件事情上。

敌神星大开发。

伴随着这段时间科技的突飞猛进,除了一些储量较高的资源,比如铁矿、铝矿仍旧充裕之外,剩下的许多资源储量已经越来越少,开采越来越难了。

譬如稀土元素,譬如铜矿、干冰矿之类。

必须要立刻着手从敌神星上获取资源了。

“那么……玉皇!该你上场了!”

此刻,在李青松最为看重的一号超算之中,玉皇AI已经持续喂养、训练了数年时间,并经过了尝试性的测试,获得了让李青松较为满意的效果。

既然如此,洛神星基地集群,就暂时交给你了!

李青松再度筹备了一支庞大的舰队。

这支舰队的总规模达到了一千五百艘飞船以上。

除了400艘水星级战舰外,剩下的1100艘飞船全部都是货船。

它们上面满载着各种机械、设备,以及初期所需要的能源,还有最为重要的,克隆体。

平均一艘货船就能运输3000名克隆体。1100艘飞船,便是330万名克隆体!

挤是挤了点,不过没关系,克隆体们不会投诉,更不会表达不满。

李青松的意识,此刻便在这330万名克隆体的其中一个克隆体的脑袋里。

是的,这一次,李青松要御驾亲征!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敌神星的大规模工业化建造,然后,在那里留下一定数量的克隆体,再将整座基地交给玉皇来管理。

自己离开的这段时间,洛神星这里同样由玉皇来管理,也算是对于它的一次全面检测。

无数台发动机轰鸣之中,庞大的舰队缓缓挣脱了洛神星的引力场,向着浩瀚无垠的太空飞去。

一开始时候,李青松和克隆体之间的通讯延迟还很低,可以达到近似于实时控制的效果。

但伴随着距离的扩大,通讯延迟便高了起来。

于是,李青松设想之中的那种生产模式便进入到了真正验证的阶段。

整个洛神星基地集群的基本运转全部交给玉皇来管理。

留在那里的数百万名克隆体,全部成为了监督者、维护者与决策者的角色。

他们坐在巨大的控制室里,观察着每一个数据的变化,判断着整体上的运行状况,并在李青松的控制之下,思考着这些变化意味着什么,是否出现了故障。

他们与李青松之间的连接不再是实时的,往往一个新出现的情况,需要几十秒甚至几分钟才能传递到李青松脑袋里,再得到新的反馈。

但没有关系,这些决策并不需要立刻就做出处理,延迟几分钟时间也是可以接受的。

哪怕是对于某些设备的维修工作,其实也对于实时性要求不算太高。

大不了一个动作停顿几秒几十秒,就当是远程控制着机器人在干活就是了。

整体情况来看,整个洛神星基地集群的运转仍旧平稳。

在玉皇AI的控制之下,列车仍旧在飞驰之中,工厂仍旧在轰鸣,种植与畜牧基地仍旧在产出大量的粮食。

甚至于连科研克隆体们的工作都未停下。

只是互相之间的通讯出现了一些延迟,一个想法从某个克隆体脑海之中诞生,需要过几分钟时间才能同步到其余克隆体脑袋里。

因为这些延迟,基地的整体效率毫无疑问出现了较高程度的降低,且某些复杂度较高的事情暂时没办法去做了——毕竟玉皇AI又不是真正的人工智能,它的能力还比较有限。

但没关系,现阶段李青松对于玉皇AI的要求也没有那么高。

只要它能胜任未来的一些基础生产任务就够了。别的事情,我自己来。

时间悄然流逝着,在新型推进器的推动之下,这支庞大的舰队仅仅耗时四个来月,便再度来到了敌神星环绕轨道之上。

看着附近空间里仍旧存在着的众多残骸与碎片,看着千疮百孔的敌神星的大地,李青松心中豪情万丈。

“你们蓝图克文明的所谓开发也能叫开发?

现在,我让你们看看真正的星球大开发是什么模样!”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