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人类失踪,幸好我有亿万克隆体 > 第204章 电弱巅峰!

李青松已经受够了这种终日奔波逃亡、总是不能安心发展科技的日子。

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唯一办法,便是突破到强核层次,拥有真正与那个智械天灾对抗的实力。

唯有实力,才能为自身争取到和平。

可是科技发展这一条道路上并没有捷径。

且不说此刻自己并未如同当初那样,有从蓝图克文明之中缴获的科技资料可以借鉴学习,就算有,自身的研究与发展同样不可或缺。

同样是那句话,逆向工程有用,但并不是那么有用。从外界缴获的科技资料有用,但要真正将其学会、掌握,仍旧要依靠自己的一次次实验、一次次尝试、一次次研究才行。

这一条道路注定只能按部就班、一点一点的研究积累下去才能跨越。

某一次粒子撞击试验的关键数据、与模型预言不符合的粒子行为、某些新粒子的能级、超高温环境下的特殊现象、工程行业之中的实际制造,等等等等,要依靠这众多领域的无数次积累,才能真正完成科技的突破。

离开这个恒星系,李青松再度进入到了全力以赴的科技研发工作之中。

与前一阶段相比起来,此刻李青松投入的科研力量更加庞大。原因很简单,这一次采集的物资更多,已经足以支撑他将总计30亿名的克隆体全部唤醒,全部投入到科学研究之中了。

时间便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缓缓流逝,转眼间便又是250年时间过去,李青松再度航行出了大约20光年的距离。

此刻与太阳系的距离真正超过了一百光年。而在这一百光年的漫长航行之中,李青松没有发现任何生命的痕迹。

不要说智慧生命,便连最低级的生命形式都没有发现过。

就连当初的蓝图克文明,其诞生地也不是李青松一开始以为的格利泽625星系。

他们也是从极为遥远的星空深处迁徙而来的。至于他们真正的母星系究竟在哪儿,历史太过久远,文明遭遇的灾难太多,甚至连他们自己也无法确定。

这似乎不是个好现象。

以太阳系为核心,以一百光年为半径,算上难以观测的红矮星和褐矮星,这一片星域之中的恒星数量大约达到了两万颗。

虽然李青松只航行了一个方向,并未对这一片星域之中的所有恒星都展开观测与搜索,但李青松的航向是大致随机的,这个样本挑选的也可以称得上客观,具备一定的代表性。

这已经完全足以凸显在宇宙之中生命的稀少。

很显然,宇宙之中的生命,尤其是智慧生命越稀少,便越意味着智慧生命的珍贵,越意味着那个智械天灾对抓捕自己的欲望之强烈。

这宇宙中智慧生命这么少,好不容易发现了你一个,还能让你跑了?

那不得上穷碧落下黄泉,追到天涯海角也得把你抓住?

心中忧虑之下,李青松仍旧在进行着似乎永不停歇的科研攻关工作。

便在这时候,来自之前停泊星系的一些克隆体意识再度连接到了李青松的脑海之中。

果然不出李青松所料,那个智械天灾的身影又一次出现了。

让李青松愈发凝重的是,这一次,从自己离开那个星系开始,到智械天灾出现,时间仅仅只过了230年时间而已!

太阳系那里是间隔了约400年时间。牛郎星系那里是间隔了267年,现在则是230年!

时间越来越短!

尤其是,在牛郎星系之中时,因为自己氢弹陷阱生效的缘故,智械天灾舰队还被自己额外耽误了至少30年的时间!

那么下一次呢?

等自己下一次停泊星系的时候,时间会不会缩短到200年以内,甚至150年,或者更短?

自己舰队的加速,便需要耗费约13年的时间。150年的时间,自己最多约能航行出不到13光年的距离。

13光年这个距离,对于那个智械天灾舰队来说,仅仅只需要约18年时间便可跨越。

距离如此之短,就算自己在航行之中进行多次随机变轨,依靠星空的浩瀚来掩盖自身踪迹,被那个智械天灾舰队发现的概率也会极大提升。

“还真是如同跗骨之蛆,死咬不放啊……”

李青松脸上现出一抹冷笑,心中杀机愈发强烈。

这一次进入那个星系,李青松布下的氢弹陷阱并未被激发。克隆体们看到,智械天灾舰队先是小心翼翼的检查搜索了所有较大星球,并对小行星展开了大规模筛选,主舰队才进入到星系之中。

对此,李青松倒是没有怎么失望。

这原本就是预料之中的事情。

庞大的智械天灾舰队随之在李青松的工厂残骸之上展开了新一轮的庞大建设,同样只用了约30年的时间,便即完成了资源采集工作,然后再一次起航离开,消失在了浩瀚星空之中,很显然再度对自己展开了追踪。

李青松收回视线,再一次将助力投注到科研上。

便在这日复一日永无停歇的研究之中,时间再度悄然流失了500多年时间。

李青松渐渐察觉到,自己的科技发展似乎遇到了一个瓶颈。

应用物理层面,理论已经许久没有更新过了。而以现阶段的理论体系为基础,各种科技造物的性能也到达了极限。

科技发展遵循这样的原理:首先是基础物理,然后是应用物理,再然后才是各种科技造物。

基础物理决定科技上限。

就像是地球时代,唯有发展出了相对论这一基础物理学理论,原子弹与氢弹才有可能造出来。

现在,李青松的应用物理与科技造物,便发展到了现有基础物理理论的上限。

而基础物理理论的发展……遇到了瓶颈。

对于这种情况,李青松心中却丝毫没有沮丧,反而满是兴奋。

这不是坏事,这是大大的好事,是好事!

因为这意味着,电弱阶段的科技理论自己已经全部掌握,自己已经真正触摸到了强核文明,触摸到了统一强核力的门槛。

现阶段的自己,已经可以真真正正的称之为巅峰电弱文明。只要再突破这个瓶颈,自己就能晋升为强核文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