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人类失踪,幸好我有亿万克隆体 > 第164章 科技大发展

过高的重力对于人体来说有极大的危害性。

它不仅会导致机械性的伤害,譬如肌肉拉伤、骨骼损伤、内脏损伤等,还会严重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等。

关键木星上的高重力还不像是飞船加速那样只维持片刻便会消失,而是会始终存在。

只要靠近到木星一定范围内,就逃脱不了这种影响。

一名克隆体如果长期呆在这种环境下,要不了几年时间就会残废。

于是为了维持这一套能源采集体系的运转,李青松不得不让克隆体们采取轮换制度,在木星那里工作一段时间便撤回休养。

但就算如此,平均每天仍旧会有数百名克隆体因为重力原因而死亡或者致残,失去价值,只能被销毁。

在木星系统之中的损失固然惨重。但这能成为障碍吗?

李青松的回答是,不能!

相比起整个太阳系大开发的征程,相比起自己的科技进步,相比起一座座工厂的运转,死点克隆体,毁点飞机算什么?

我损失得起!

便在这种情况下,在来自木星那源源不断的氘气的支撑之下,李青松的整个工业体系生机勃勃的运转着,科技也在迅速的提升着。

此刻可控核聚变技术已经接近成熟,已经进入到了大规模应用阶段,只剩下小型化还未攻克。

在蓝图人的教导和资料之下,李青松已经有了具体的思路,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出现突破。

而在进行可控核聚变研究的同时,李青松也在同步进行另一项至关重要的科技的研究。

高速离子推进技术!

与可控核聚变一样,高速离子推进技术同样是恒星际航行必不可少的科技之一。

二次加压推进技术仍旧需要极大量的化学燃料作为工质。而这在恒星际航行之中是不可想象的。

因为没有飞船能携带那么多工质。再大的飞船都不行。

它最多只能胜任恒星系内部通航所需,就像是现在这样。

高速离子推进技术,李青松同样早在蓝图人到来之前就已经开始研究了。

但那时候的研究,最多也只能做到推动一张纸的地步,完全没有实用性。

自几十年前击败蓝图克文明,俘虏了足够多的蓝图人,且收获了大量的科技资料后,与可控核聚变技术一样,高速离子推进技术也出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从最初的离子喷射速度仅能做到每秒30公里,全部推力仅能推动一张纸开始,技术的不断进步,让它的推力和效率日渐提升。

千克级推力、吨级推力、百吨级推力,离子喷射速度从最初的30公里每秒到100公里每秒,500公里每秒,1000公里每秒……

几十年时间全力以赴的发展,到了如今,李青松的离子推进技术已经可以做到以1500公里每秒的速度喷射离子,并由此而获取到大量的反推力,甚至可以推动一艘质量达到了三百吨的水星级飞船,并且其机动性丝毫不比之前采取二次加压推进时候差!

但这仍旧不是离子推进技术的终点。相比起技术已经到达极限,限于物理定律几乎无法再提升的二次加压推进技术,它仍旧有极大的提升空间。

尤其是配合上船载小型核聚变装置之后,高速离子推进技术更是如虎添翼。

如今,它已经可以做到大规模应用了!

于是,李青松的飞船体系便进行了一次全面的更新换代。

所有的货船、科考船、探测船、客运船等等,在之前已经更换为可控核聚变动力的前提下,全部撤销了二次加压推进模块,改为了高速离子推进模块。

李青松拥有的除战舰以外,大大小小数万艘飞船,其上装备的近百万台高速离子发动机几乎时时刻刻都在工作之中,时时刻刻向李青松反馈巨量的工作数据,为后续继续改进提升提供着支撑。

现阶段,离子推进技术与核聚变反应堆小型化一样,同样达到了一个瓶颈阶段。但没有关系,它的后续发展同样不存在基础性的障碍,只要按部就班的研究下去,就能不断提升性能。

在这最关键的两项科技之外,李青松还在高速分层扫描雷达、高速电磁炮、大功率激光炮、材料学等方面,同样以令蓝图人震撼到目瞪口呆的速度,消化、吸收着原本属于他们的知识,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体系之中。

时间一点一点流逝着,转眼间又是20年时间过去。

此刻,一艘整体满载质量仅有300吨的小型战舰出现在了飞船总装厂之中,呈现在了李青松面前。

点火之后,它以快到不可思议的速度,猛然攀升到了太空之中,从克隆体视野之中消失。

在亮蓝色尾焰的推动之下,它极为灵巧的在太空之中做着各种机动。高速分层扫描雷达则不间断扫描着来自周边空间的一切动向。

高速转向架支撑之下,电磁炮以远超以往的射速,将速度达到了20公里每秒以上的弹丸如同狂风骤雨一般倾泻而出,大功率激光炮释放出道道携带着毁灭气息的激光束,烧灼着前进路径上一切有形无形的存在……

看着这艘最新型的水星级战舰,李青松心中满是欢喜。

此刻,这一艘水星级战舰的各项性能指标已经全面达到了当初蓝图克文明的战舰水平,某些地方甚至略有超出。

这一艘水星级战舰的诞生,意味着自己的科技水平已经全面追赶上了蓝图克文明!

就算再有一个全盛时期的蓝图克文明到来,自己也能反手将之覆灭。

科技水平相同,但自己的工业生产效率可比他们高出了不知道多少倍。

这便意味着,此刻的自己也真正具备了恒星际远航的能力。

既然如此……

该走了。

已经耽误了这么长时间,再不走,可能就走不了了。

那么,造一支舰队出来吧。

造一支真正能胜任恒星际那高达数光年甚至几十光年,换算为公里的话,便是几十万亿乃至上百万亿公里航程的,真真正正的恒星际舰队出来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