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人类失踪,幸好我有亿万克隆体 > 第121章 真枪实弹

人类失踪,幸好我有亿万克隆体 第121章 真枪实弹

作者:彩虹之门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1: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总数7.5万艘这个数字,是李青松结合当前自身最大意识连接数,以及对应的工程力量、科技水平等,综合测算得出的。

这个规模的舰队,几乎是自己当前能支撑的极限了。

这些年来,李青松的最大意识连接数伴随着生物技术的发展,伴随着女娲AI的不断完善和提升,一直在缓慢提升之中。

虽然再没有过之前那种直接从一千万暴涨到一亿的巨大提升,微小的,譬如每次百分之零点几的提升却始终都有。

几乎每一代新培育的克隆体都会有或多或少的提升。

这种情况下,李青松此刻的最大意识连接数已经提升到了1.2亿。

李青松认为,正常的群居型智慧文明,其总人口数和完全脱产,从事军工及战斗相关的人口的比例,最高可以做到大约一百比一的比例。

也即,一个1.2亿人口的文明,可以支撑大约120万名军事相关人员。平均下来,100个人才能养得起一名军人。

毕竟军人是完全脱产的,自身不生产任何资源,却能消耗大量的资源。

飞船的燃料、装备的制造、人员的工资,哪怕是用于研究的电力、设备等等,哪一个不是贵到了天上。

100个人养得起一名军人,这还是在科技高度发达,资源高度充裕,生产力高度提升的情况之下。

这百分之一的军事相关人员,其中承担后勤、维护、生产、科研、训练、文职的人员又要占走绝大部分,一线战斗人员和总军事人员的比例,大约在1比50左右。

也即,50名军事相关人员,才能支撑一名一线战斗人员。

如此,这个总人口1.2亿的文明,120万名军事相关人员,大概可以支撑2.4万名一线战斗人员。

算上轮休、轮换等因素,这2.4万名一线战斗人员就算全部操纵水星级战舰,按照一艘水星级战舰需要八人来控制,也仅能支撑起一支3000艘水星级战舰的舰队。

但不要忘了,一艘水星级由八名克隆体来操作,这是李青松才能做到的。换做普通智慧文明,恐怕至少要16人。

于是舰队规模便再度缩水,变成了仅有1500艘。

换做地球级战舰的话,李青松需要688名克隆体操作,普通文明至少也要1300人,那就只能支撑不到20艘了。

但对于李青松来说,情况又有所不同。

原因很简单,李青松麾下的克隆体社会是完全畸形的。

整个社会,除了科研、军事以及基础维生之外,几乎没有其余消耗。

没有工资,没有娱乐,没有休闲,没有浪费。

整个社会,资源利用率几乎到达了极限。

在这种情况之下,有效总人口虽然仅有1.2亿,但李青松却可以支撑起1200万名军事产业相关人员的消耗,比例达到了一比十,比普通文明超出十倍!

这1200万名军事产业相关人员,又能支撑起大约120万名一线战斗人员,比例仍旧是一比十,超出普通文明五倍!

总的加起来,便是五十倍。

按照这种算法来算的话,李青松此刻虽然仅有1.2亿人口,但单单就军事层面来说,大致能做到相当于一个拥有60亿人口的普通智慧文明。

事实上,李青松认为,更准确的预估应当是在100亿左右。

原因很简单,普通文明做到上面的比例,是基于整个文明团结一心,极大降低内耗和浪费的情况之下。

稍微浪费一点,支撑同样比例的一线战斗人员,总人口规模就将提升许多。

如果再算上科研层面、工业能力、单个有效人口的贡献度以及其余诸多方面综合来算的话,李青松甚至认为,这个数字还将提升三倍,要一个拥有300亿人口规模的普通文明才能与自己相比。

正因如此,李青松才敢在仅仅有1.2亿有效人口的此刻,便敢于建造一支总规模在7.5万艘各式飞船以上的庞大舰队!

这个目标是如此之宏伟,如此之庞大。就算李青松,也不得不全力以赴。

在他的控制之下,整个木星系统真正陷入到了忙碌之中。

总数约2.2亿名克隆体轮换着休息、工作,确保着每时每刻都能有1.2亿名克隆体在工作岗位之上。

众多新建的矿山之中,在玉皇AI的统一协调之下,在无数克隆体们的维护与决策之下,无数台机械轰鸣着,大量的矿产源源不断的产出,然后就地接受加工,再顺着铁路线或者来到太空电梯基地,或者来到另外的工厂之中。

太空航线之中,数千艘运输飞船和客运飞船来回繁忙穿梭,如同一条条丝线,将每一颗星球、每一座基地连接起来;

浓缩铀工厂之中,总数数千万个高速离心机一刻不停的运转,从天然铀之中,将铀235提炼出来,或者作为发电站的燃料,或者运到飞船里,作为驱动飞船的动力。

在这全方面的支撑之下,李青松真正实现了各式飞船的流水线制造。

一艘飞船由数千万个零部件构成,其涉及到的数万座工厂一刻不停的运转着。

高速雷达模块、芯片、超算模块、电磁炮、激光炮模块、推进模块、裂变反应堆模块……

等等等等,无穷无尽的零部件向总数达到了100座的总装厂汇聚。

如此之多的总装厂之中,有80座专门用于水星级战舰的生产,15座用于金星级,5座专门用于地球级。

这个产能,是李青松经过仔细测算的。唯有如此,才能让每一级别的战舰的生产速度俱都符合预期。

便在这种情况之下,全部采取了新式装备,无论推进系统还是防御武器还是探测、进攻系统全都是现阶段最先进、性能最强的各式战舰源源不断的生产了出来。

还未等自己的舰队全部完成,仅仅只生产出了约3000艘战舰而已,李青松便已经开始了下一步的动作。

实战演练!

真真正正真枪实弹的,会有大量克隆体死亡,会有大量战舰被击毁的实战演练!

现有的总数约3000艘战舰分成两部分,在各自有一艘地球级战舰作为旗舰的情况之下,浩浩荡荡的开赴深空,大战一触即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