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科幻 > 人类失踪,幸好我有亿万克隆体 > 第109章 没有参考

人类失踪,幸好我有亿万克隆体 第109章 没有参考

作者:彩虹之门 分类:科幻 更新时间:2025-02-11 00:21:52 来源:平板电子书

单位效率提升两倍,这便意味着原本需要两份燃料才能推进达到的速度,现在只需要一份燃料即可。

以核裂变燃料,也即铀235或者钚239计算的话,这提升其实没有多少,无非是从200KG减少到100KG而已,区区100KG的质量差别,关系不大。

但对于化学燃料来说,提升就十分巨大了。

这可是意味着从10吨到5吨,甚至从20吨到10吨的减少!

足足5吨甚至10吨的燃料节省出来,能多带多少弹药?或者就算不减少,仍旧带着原来份额的燃料,其续航能力又将提升多少?

但,就算提升已经如此巨大,李青松却仍旧还是有些不满意。

原因很简单,现有的小型化后的核裂变推进模块,质量还是太大了。

两百多吨的质量!

也就勉强能用在金星级战舰上,水星级战舰是没办法使用的。

李青松设想之中,用在水星级战舰上的推进模块,核裂变反应堆、内燃机、二次加压系统,三个部件加起来,总质量最好不要超过15吨,如此才算是具备了实用意义。

这便意味着,李青松要在现有基础上,再度将其减重245吨,减重幅度高达94%!

这看起来似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只是……

人类世界能做到,我为什么做不到?

李青松的记忆之中可是明确记得,人类世界制造的小型飞船就是使用的那种推进技术!

人类世界在失踪之前,总人口规模约在百亿。这百亿人口之中,科研人员的数量有多少?

据估计,也就在9000万左右。

这还是人类世界极为重视科学研究的结果。

而此刻,自己麾下专职进行科研的克隆体全部加起来,数量足有3000万左右。除此之外,就算是那些从事工业生产的克隆体,其脑力也可以被自己暂时调用。

并且,人类世界的科研学者存在多少交流与沟通障碍?存在多少学术壁垒和利益纷争?

自己的3000万名科研克隆体,其科研实力加起来至少也有整个人类世界9000万名科研工作者的十倍。

是的,没错,自从李青松的最大意识连接数从1000万暴涨到1亿之后,李青松的科研实力和工业实力,就已经将拥有百亿人口的人类世界远远甩在了身后。

目前自己唯一的劣势,仅仅只是时间太短,积累不足而已。

但没关系,积累不足,可以用更高的质量和数量来弥补。

人类世界能掌握的技术,自己也一定可以掌握!

于是,在如此庞大的工业系统充足的资源供应之下,李青松操纵着自己麾下的克隆体们,再度展开了几乎不计成本,且涉及到几乎每一个学科的科研攻关行动。

一次次耗资巨大的实验,说做就做。反正木星系统的资源极度充沛。就算木星系统供应不上,还有整个太阳系。

需要做数值模拟?需要科学计算?需要超算?

先造它100个再说!

反正现如今由克隆体们构成的“人类社会”,除了极为有限的自身生存需要之外,就再没有了别的消耗,正好将工业社会大量富余出来的资源投入到科学研究之中。

在这种情况之下,李青松只耗费了十年时间,便再一次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适用于水星级战舰的核裂变推进器终于造了出来!

总质量仅为14吨,燃料综合利用率相比起上一代再度提升了20%!

在李青松记忆之中,人类世界之中最先进的小型裂变推进器,甚至于原来深空号飞船之中使用的推进器,其技术含量和综合性能也就如此了,甚至还略有不如。

这意味着,至少在推进器方面,自己已经追平或者略微超出了人类世界。

但这仍旧不是终点,李青松仍旧打算向更高的高峰冲击。

他希望能将裂变推进器小型化到让星际导弹也用上!

一枚星际导弹总质量不过几百千克,最大的也不过区区两三吨而已。

它太小了,便只能使用化学燃料。

而……一旦让星际导弹用上裂变推进器,那么,它的加速突防能力将会暴涨到什么地步?机动性又将高到什么地步?

综合来看,它的战斗力又将强到哪种地步?

要将整个裂变推进器缩小到仅有几百千克,甚至不到一百千克的地步,就真的有些像是天方夜谭了。

这种玩意儿究竟存不存在可能性,李青松也不知道。毕竟自己已经没有了样本参考,就像是当初的人类世界之中,对于原子弹究竟是否具备造出来的可能性也有巨大的争议一样。

但没关系,先研究着再说,万一能成呢?

推进器技术的极大发展,综合效率极大提高,极大程度上改变了李青松现有的太空运输格局。

在巨大的工业生产力之中,最先进的裂变推进器迅速发展出了多个不同的型号,分别适用于各种大小不一的飞船,迅速得到了全面应用。

于是,李青松的化学燃料用量出现了肉眼可见的降低。

去年一整年,李青松总计消耗了约10.6亿吨化学燃料。

在发电所需能源已经由裂变电厂作为主力的情况之下,这些化学燃料基本上都是飞船运输消耗的。

但今年,伴随着裂变推进器的广泛应用,化学燃料用量便急速降低到了仅有6.2亿吨。

到了明年,估计还会降低50%以上,降到不足3亿吨。

这意味着大量的工业力量和运力被节省出来。反过来看便是,李青松的工业实力又进一步得到了增强。

此刻,使用新型裂变推进器的水星级战舰、金星级战舰也造了出来。但李青松并未现在便使用悟空AI再次开展大规模的实战演练。

原因很简单,此刻的战舰仅仅推进方面达到了人类世界顶尖水平,但其余所有方面都还差得远。

这样一种畸形战舰的演练并不能真实反映战场情况。它们生成的数据对于悟空AI来说不仅无益,反而有害。

身为除了玉皇AI之外,李青松最为看重的一个AI,他无法容忍这种事情出现。

“是时候研发全系统都能达到甚至超越人类顶尖水平的战舰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