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 > 都市 > 重生之时代先锋 > 第两千七百章 华语乐坛衰败的开始

杨梓心心念念的大老板第二天就见到了,但看到和没看到几乎没区别,因为根本没机会打招呼说话,大老板一来就一头扎进了会议室中,直到杨梓在公司呆到下班都没出来。

好吧!

其实杨梓来公司不是来上班的,因为像她这样的大牌艺人有自己的工作安排,根本不用像特训班的学生那样每天都要准点打卡上下班。

她来公司的原因是因为听到大老板来公司了,于是连忙跑来看看能不能说两句话,和她有一样想法的海纳艺人有不少。

基本上在燕京的,且得到消息的艺人差不多今天都跑到公司来了,这让每天都在外面忙活通告,隔三差五才会出现在公司的大牌艺人,今天差点没有把公司给挤爆了,出勤率堪比年会。

可惜大部分都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因为大老板可没空和他们一个个都聊两句,年底时候杨东旭的时间本来就紧,这次来公司也是因为公司音乐部门的业绩看似繁花似锦,但却有种外强中干的感觉,他这个大老板不得不亲自出面过问一下。

其实对于华语乐坛的衰败杨东旭也没有解决的办法。因为不单单是音乐产业,各个产业都有自己的高峰和低谷,就好像波浪一样,你达到过浪峰的高度之后,注定要进入一段时间的低谷,然后蓄力再次去攀登高峰。

话语乐坛从七八十年代开始崭露头角,然后一路高歌猛进达到巅峰,进入2000年之后更是百家争鸣,之后还开辟出网络歌曲这个符合现代新环境的赛道,可以说成绩斐然。

而嫌早的熠熠生辉的成绩就是巅峰,所以之后的滑落是必然的,其实早在08年的时候,就已经是华语乐坛的一条分界线,这一年很多曾经辉煌的歌手和乐队逐渐淡出,新人的崛起也未能填补这一片空白。

这一年也被后世人称作是华语乐坛诸神的黄昏,现在眼看都要到12年了,华语乐坛的表面依然繁花似锦。

不得不说杨东旭对于网络音乐的大力扶持,以及对网络歌手的大力提拔真的出了不少力。不然现代人们逐渐转变的听歌方式的大环境下,老式的发唱片之类的营销模式,早就被各种网络盗版打击的体无完肤了。

但即便他能看清楚未来音乐发展的方向,成功引导华语乐坛走上了正确道路,但也仅仅只是续命了几年而已,巅峰期过后迎来的必将是滑落,这是无法阻挡和改变的大趋势。

所以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春江水暖鸭先知作为华语乐坛的顶梁柱,海纳音乐部门这边已经开始嗅到了不同寻常的气息,再三确定之后还是请自家大老板来一趟公司。

毕竟自家大老板除了是公司大老板之外,曾经还是金牌制作人,绝对是内行人中的内行人。

来到大会议室中,会议室中这边已经坐满了人,来之前杨东旭已经看了一下会议大体内容,以及快速突击了一下这几年音乐部这边的数据。

所以他坐下之后也没磨叽直接开会,先是音乐部的负责人汇报了一下工作,然后是现在所面临的问题,慢慢的问题向着整个华语乐坛延伸,整个部门的人面色都开始变得越来越凝重起来。

还是那句话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现在在华语乐坛的繁花似锦,就是外行人看的热闹。

这种虚假的繁荣其实也是杨东旭缔造出来的,当然不是他主动‘造假’故意制造这种虚无的繁荣。

而是这种情况是网络音乐兴起之后所带动起来的热闹,以前无论是创作人还是歌手,想要发行歌曲,需要去专业的录音棚去录歌,还要找专业的音乐公司用人家的发行渠道去发行。

这种发行方式虽然会让发行的歌曲质量很高,毕竟这种发行方式成本很高,没商人会做赔本的买卖脑抽的弄一首垃圾歌曲发行。

但因为发行渠道的限制,无法做到普及,这就导致一些有音乐天赋,但没机会去音乐学院进修,也没有被音乐公司发现的人才就这么被埋没了。

网络歌曲平台兴起之后,发行歌曲的成本大大降低,并且你想要发行自己创作的歌曲根本不用找什么专业的录音棚,也不用什么音乐公司。

只要会一些乐器,自己大致配一下乐,然后唱出来找手机录制好往音乐平台上一上传就能搞定。颇有一种全民都是歌手和创作人的既视感。

这样的情况虽然导致歌曲很多都是良莠不齐的残次品,但因为参与的人太多颇有一种音乐大兴的既视感。

当然这里面也的确有人才,不少网络歌手凭借一首歌爆火全国。甚至大浪淘沙之后还能余下不少真正的天才音乐人,比如说庞龙、刀郎、YY音乐三杰等等。

但这些金子也只能为华语音乐续命几年而已,也就是杨东旭率先更换正确赛道,国内音乐市场又多繁荣的这几年。

当这些金子被筛选出来之后,剩下的也就是看似全民参与的热闹,实际上却是表面繁花似锦的外强中干。

因为筛选出来的这些金子,远远无法弥补那些淡出音乐圈的歌手和创作人留下来的空白。甚至有一部分有也跟上不上现在听歌的人日益不断改变的歌曲需求。

总之就是市场在改变,以前是卖方市场,音乐公司发行什么歌曲大家就听什么歌曲,毕竟那些歌曲为了赚钱质量都还行。

现在这是买方市场,听歌的人不再是你发什么我就听什么,我只找我喜欢听的。没喜欢的听的,我可以去看电影、可以去玩游戏、实在不行我还能去到贴吧灌水。

现代人的娱乐方式太多了,而能创作出抓住听众耳朵歌曲的创作人和歌手又太少,这可不就音乐市场开始变得越来越萎靡嘛。

而且这一萎就是好几年,直到短视频平台的兴起,短视频 配乐,才让滑落谷底的华语乐坛再次势头上扬。

但这种上扬直到杨东旭重生回来也没重回现在的巅峰时刻更别说超越了,甚至那个时候还有不少人再骂。

“现在网上的音乐简直就是在给听众喂屎。”

“不是八零九零听歌太挑剔,主要是之前吃的细糠太好,现在吃不了猪食。”

“唯独音乐和电影没有辜负八零和九零后”等等言论。

可见即便到了那个时候,借助爆火的短视频平台,音乐这个板块依然没从巅峰滑落的虚弱中缓过劲儿来。

因此面对这种大趋势,其实杨东旭也没太好的办法。他能做的就是把目前通过网络音乐平台筛选出来的金子抓在海纳的手里,先维持住海纳音乐的金字招牌再说。

至于友商的死活,华语音乐如何拯救。杨东旭只能说死道友不死贫道。

拯救华语音乐的事儿,海纳音乐没倒已经是在救了。其他同行拉胯死翘翘,海纳音乐独木难支,一群猪队友不给力不说还拖后腿,我也没办法不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