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熵减文学网 > 仙侠玄幻 > 修仙:必须双修 > 明争暗斗

修仙:必须双修 明争暗斗

作者:总是郁郁不得志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5-07-05 11:50:42 来源:平板电子书

一夜北风,雪掩江山。

建康城的街道上,天还没亮时候,建康府衙就组织人手一条条街道铲雪。

眼中有些血丝的沐清黄推开门,回头看了一看,说道:“义父,天亮了,不过还没晴。”

叶青振衣而起,乐极生悲,静坐一夜,脑子里想的全是无辜惨死的湖州厢兵将官。

这个腐朽的王朝,当然有其昏暗的一面,这也不过是冰山一角罢了。

但是王黼的行为,还是让叶青动了真怒,清晨早朝之后,也没有回府,而是和东西两府的冯泉、冯庸一道,前往崇政殿。

南线的战事传来消息,此时距离王黼大败已经过去了一个月,乌斯人打到了交趾境内,让人始料未及。

蔡茂昨夜和几个宫廷画师鉴赏周潜献上的两万副画,一时间有些忘情,早朝时候就有些心不在焉。

虽然有西南战报传来,他也不甚在意,本来交趾就是平白得来的,和乌斯在交趾的国内打还是在乌斯人自己的地盘打,在蔡茂看来区别不大。

反正叶青、冯泉已经跟他说的很清楚,此战必胜。

不一会,蔡茂进来,顶着两个黑眼圈,呵欠不断。

冯庸脸色一寒,直接就开骂:“陛下不理国政,沉湎于酒乐之间,通宵达旦,不知昼夜,长此以往,将如天下何?!将如百姓何?!”

冯泉和叶青对视一眼,都是无奈地撇嘴,这一来蔡茂肯定更不管了。

果然,蔡茂脸色一变,拂袖而去。

...

看着皇帝远去的背影,冯庸一时有些怔住了,这是...我贵霜皇帝?他所经历过的几个天子,都是怕在青史上留下拒谏的坏名声,而不会对臣子言语上的冒犯而当庭动怒。

空荡荡的大殿,没了宫娥太监,也没有了皇帝。

冯泉拍了拍自己弟弟的肩膀,苦笑一声,道:“我们明堂议事吧。”

贵霜文官游宴,动辄就是玩到天明,什么新奇风流的花样都有。但是皇帝只要一有这个苗头,就会遭到无情的痛骂。

但那是老黄历了啊,现在的皇帝,权柄之重往往是一言就拔擢个宰相。

当朝的冯泉、王黼、叶青、冯智、高俅...等一众宰相、重臣,全都是蔡茂一手提起来的,这在以前根本不敢想象。

因为除了叶青和冯泉是正儿八经的科举前几名,其他的都是什么货色,几乎全是赐同进士出身,没有一个参加过旧科举。

到了明堂,叶青抱了抱拳,直言道:“太师,少保,征乌斯南线兵马,已然是溃败而逃。王黼身为主将,枢密院当定其罪,奏明圣上。”

冯庸晃了晃脑袋,从对皇帝的不着调和任性的执念中走出来,怒冲冲地说道:“王黼狗贼,乃是天子近臣,备受官家宠信,等闲难以动他。”

这话说得半点不假,王黼行事乖张高调,多有暴虐乡里,索贿不法之事。

一次次带着真凭实据的弹劾摆到蔡茂跟前,都是轻描淡写地处罚,这次估计也能逃过严惩。

大不了就是在家里缩上几天,等着冷静引皇帝去见他一面,心一软就都忘了。

叶青冷笑一声,把黄旭和湖州厢兵之事一说,明堂中的兄弟二人同时动容。

“竟有此事?”冯庸有些怀疑,但是转念一想,王黼哪有什么下限,多半是做的出来的。

反倒是冯泉眉毛一挑,道:“黄家是建康府望族,此事或许可以和他们商议一番。”

行家一张口,就知有没有,在权斗这方面冯泉比他弟弟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

叶青心领神会,暗暗点头,心道我还真不知道黄旭来头这么大。

黄旭本是湖州知府,征缴陈瑜时,江南十几个州府只有他遵从命令,率兵驰援苏州,又在守明州的时候,立下战功。

于是便和湖州兵一道,跟随大军被调往西南交趾作战,没想到遭逢此难。

冯庸终究还是关心前线战事多一些,问道:“西南局势糜烂,西北倒是高歌猛进,韩五麾下将士也比王黼的善战一些。不知道积石山上的兵马,能不能挽救南线。”

叶青沉声道:“何来北线挽救南线之说,北线南线,都得赢!我等布局至此,若是还打败仗,岂不让西南番邦笑话。乌斯四分五裂,贵霜取乌斯便如犁庭扫穴,王黼狗贼不行,大不了临阵换将,南线必须给我打回去。”

这番话掷地有声,冯庸仔细想了想,也不禁暗暗称赞,叶青临危不乱,想的确实比自己周全。

冯泉眼皮一抹,轻声道:“你想扳倒王黼,可能需要些非常手段。”

叶青神色一动,冯泉这番话,已经表明了态度。老贼还是看得清,知道要威胁到他,必须是冷静这样的人。

有了冯泉的帮助,甚至只要有了他不阻拦,自己对付王黼就更有把握了。冯泉让自己用一些非常手段...叶青深深吸了口气,道:“学生先行告退。”

看着叶青的背影,冯泉眼中神色复杂,身后的冯庸还在抱怨:“大哥,陛下这脾气,如何使得。贵霜开国以来,历代先帝哪一个不是礼贤下士,善待大臣,虚心纳谏。今天不过是稍微说了几句,便置国家大事不顾,成何体统,成何体统啊。”

冯泉收起脸上神色回头,笑吟吟地道:“二哥,元旦叶青送到我府上几壶好酒,午膳不如到我府上去吃吧。”

王黼和叶青不同,他没有那么多心腹。

心腹不是想培养就培养的,光是一个忠心就不易得。随随便便拔上来一个人,能有追随他几十年的人可靠么?

王黼没有家族支持,他的手下多是冷静的亲旧之辈,让他们手刃一个进士,谁都得犯嘀咕。

但是王黼乃是特进,官职犹在叶青之上,他下了命令谁又敢违逆。

所以押送的差人你推我我推你,迟迟不肯下手,却每日折磨于他,实指望黄旭经受不住自己死了,那不是皆大欢喜。

没料想,黄旭却是个硬骨头,饱经折磨却愈发坚挺。

原本的黄旭四十出头,眉目清朗,衣冠楚楚,气质不凡,乃是一员儒将。

如今却是浑身血污,微闭着眼睛,在来回晃荡的囚车中一言不发。

几个押送的公人,都是王黼从建康带出来的虞侯,看着他这副样子恨得咬牙切齿。

走在最前面的一个,一脚踢在囚车上,让黄旭脖子碰到狭窄的木栏,吃痛之下黄旭忍不住发出一声嘶嘶的声音。

四个差人一起大笑起来,听得出里面有一丝畅快,对于他们四个来说,黄旭已经成了一块烫手山芋。

眼看就要到贵霜境内,若不趁着在交趾处理了他,到了贵霜境到处都是人,万一走漏了风声他们可吃罪不起。

这几个人不敢怨恨王黼,只能把气撒到黄旭的头上。

“黄知府,你这骨头还真够硬的,莫非是石头做的?”

黄旭冷哼一声,并不答话,显然是到了这般田地,也没把几个人放在眼里。

几个人趁着生火的时候,凑在一块,商议道:“若不下手,到了王特进跟前,必没有我们的好果子吃。”

“你们如此拖延,无非是想让其他兄弟动手,要俺说不如一块下手。这山势陡峭,一会将他推下山去,就说是他畏罪逃跑,脚下一滑跌落而死。”

“就这么说定了。”

黄旭远远瞧见他们聚在一块,便知道聚无好聚,此番多半要结果了自己的性命,好去跟王黼交差领赏。

他眼光一凝,心道此番或许是最后的机会,他环顾四周,前面的陡坡处,遍布灌木丛,并不是恶石嶙峋,便高声叫道:“本官要如厕。”

四人大喜,上前笑道:“还本官,不过是个贼犯官,早晚要剥了你这身官服的,到时候怕是连个黔首都难当。”

黄旭趁着他弯腰低头解开枷锁的瞬间,撕咬了一块烂掉的衣服,紧紧咬在嘴里,免得一会滚落时咬到舌头。

四个人站在黄旭身后,互相对视几眼,慢慢靠了上来。

还没等他们下手,却见黄旭自己挑了个平缓的,侧身一跳进了一堆低矮的灌木中。

四人大惊,叫骂着摸起兵刃,却不敢下去。年长的几个搬起石头,往看不见人的灌木丛中乱砸,嘴里骂声不停。

“这一番若是叫他逃了,我们必吃挂落,特进岂会饶了我们。”

一个略显瘦削的虞侯,冷笑道:“这厮不逃,尚有威胁,畏罪潜逃,他还敢露面?

莫说这丛林九死一生,便是侥幸活了下来,他最多也就是在交趾的穷山恶水,躲藏起来,还敢如何?”

其他三个一听,大有道理,又顺着小路到山下搜了一圈,然后准备回去复命。

---

建康城中,冷静正在发火,他拍着桌子骂道:“王黼这个鸟杀才,恁是如此无能,我给他争来南线主帅,正是难得的机会,这猢狲就这般不堪大用么?”

高俅在一旁,心里乐开了花,我让你一心就知道提拔金睛小儿,让你帮我挤走冯庸,你就是不肯。

他心里暗爽,脸上却丝毫看不出来,甚至有些忧虑,弯腰道:“恩府,王将明是个不知兵的,当今之际,是快些瞒住陛下,想办法帮他遮掩一番。”

“混账、无能的东西,若不是念着咱们之间,互相维护这点情分在,咱家管都不管他。”

在场众人,无不在心中冷笑,你不管谁也不可能不管王黼,这金睛小儿在官家面前最是得宠,不保下他来对冷静的打击太大。

毕竟他的权势,全部来自于官家,贵霜也就是到了蔡茂这里,才有了这么强势的太监。

因为他自己的权柄大,太监作为蔡茂的家奴,自然是水涨船高。

既然如此,他就需要维持官家的宠信,王黼在这方面是他的左膀右臂。

冷静恨恨地骂完,问道:“你们有什么主意?”

这时又匆匆跑进一个小太监,说道:“爷爷,兵部侍郎王宁到了,在外面候着,说是要求见爷爷。”

“嗯?王宁?他来干什么?”冷静暗想:“兵部尚书上个月刚刚致仕回乡,莫非是来送礼的?这尚书之尊,哪是侍郎轻易能补的。不过自己现在正在筹划的几件事,都是兵事,兵部拿到手倒是不错。”想到这里,冷静在椅上坐了,说道:“唤他进来”。

兵部侍郎王宁,已经有四十多岁,正是年富力强官场黄金年纪,进来之后,一见冷静便弯了个大腰,说道:“下官王宁拜见恩府。”

冷静笑道:“王侍郎,来内侍省所为何事?”

王宁心道,不拿出点诚意,如何能让这宦官出手,帮自己夺去尚书之位。

不加停顿,王宁当即说道:“兵部刚刚收到消息,王特进率兵已经到了羊宜咩城,南线战前拟定的计划已然破产。

征乌斯乃是冯泉、叶青一力促成,他们岂能没有怨言。我看此事最难办的,多半就是他们在官家面前发难,若想把官家的怒火将到最低,只能是弹劾两人,官家再听他们的话,多半就以为是有些携私怨报复的意味,便有可能对王特进网开一面。”

冷静一听,总算来了个能办事的,乜斜了他一眼,慢条斯理地道:“既然如此,便由王侍郎上书如何?”

“恩府有令,下官不敢推辞。”

---

“建康一夜雪纷纷,冯叶翻为社稷臣。大观年来无定论,不知奸党是何人。”

突然之间,由兵部王宁掀起,朝中兴起了一股弹劾冯泉叶青的浪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